如何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应试能力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axi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科在高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其学习的难度系数也较大。面临的各类考试和竞赛也是越来越多,但考察的多数是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这也是对我国教学质量的一个检验和检测。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提升高中生物理应试能力的策略,希望能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 应试能力 考试 策略
  对于高中物理各类试题测试来说,是为了构建我国高中教育的质量监督体系而设立的,这是为了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一般情况下,考试采用书面考试和操作考试两种方式。高中物理考试测试,虽然考察的多数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如果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注意这些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也是很难考出理想的等级的。为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深入浅出,讲解完整
  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同时还应该“怎样做”的地位,让学生的静态学习和动态发展相互统一,注重将解决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例如在讲简谐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首先演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Y轴上的投影点运动轨迹,并描绘出该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形式,并根据数学知识,初步猜测其对应的函数形式。其次在运行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弹簧振子虚拟演示,描绘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与之前的投影点的运动轨迹图像对比,猜测此图像的函数形式。最后在通过真实的实验演示弹簧振子的运动。进而验证计算机演示出的弹簧振子“位置-时间”图像是否与真实的物理过程相符合。这样一来,知识体系变得明了、清晰、学生很快就可以从中发现所需要学的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大为提升,并且由于这个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二、强化学习引导,构建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认识结构的完善,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头脑了所建立的知识结构,有序、完整。虽然说知识是解题的基础,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知识量越多解题的能力就越强。因为一个人解题能力的高低还取决于它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关。举个例子,一个人在解题过程中能否迅速的将头脑中所储存的只是提炼出来,并迅速运用于正面临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而从头脑中所储存的知识,是否能够快速提炼出来,这主要是跟知识的储存方式相关,换句话说也就是与知识点的联系有关。有序、完整的储存方式明显要比那种杂乱、零散的知识,更易于提取、运用。为此,物理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例如将知识点,以及之间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预先呈现给学生。对这一点,在很多章节内教师都可以将知识点,做成一个形象的示意图,进而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给学生。或者在教学中时常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映像,同时强化知识点。又或者对类似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构建有效、使用的知识结构。如匀速加速度的公式包括: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有用推论Vt^2 –Vo^2=2as,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末速度Vt=Vo+at,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等,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总结归纳给学生。
  三、落实素质教育,整合启发性和探索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高中物理教学要开展探究式学习,作为物理教师必须给与足够的和清晰的认识,转变滞后的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践行启发性和探索性的统一。探究式教学,前提是有探究的问题和知识,这需要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巧妙的设计,探究式的问题设置除了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兴趣之外,还要能挖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和探索精神,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消化和吸收。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和探究性,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尊重学生,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析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探究问题的乐趣和满足感,长此以往,学生的解题能力必然会大大提高。
  四、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探索性实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
  例如:课本安排有一个验证“玻马定律”的分组实验,我将这个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在讲到“气体的等温变化——玻马定律”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用实验来探索出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从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三个状态参量出发,思考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先研究温度不变(即等温)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然后列出提供的实验仪器,要学生考虑怎样利用这些仪器来探索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善实验方案,以及在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是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和体积成反比的关系”。将教材安排的两个课时的内容,在一节课里完成,既提高了效率,也利用探索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学生在做探索性实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实验原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及处理实验结果,使学生进行思维,比按课本的步骤来一步步进行实验操作的验证性实验在学习要求和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探索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设计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春霞.高中物理考试技巧之我见[J].新校园,2012(4)
  [2]万小军.高中物理解题能力提高的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2(1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无论对数学教师的思想认识,还是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这些又是决定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对于初中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也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本文从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意义入手,在分析了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
作者对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36例>60岁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以期探讨其临床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
对比分析了2010年10月-2011年7月期间Jason-1卫星高度计与南海北部近岸海域3个浮标的风、浪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近岸海域, Jason-1卫星高度计与浮标的观测结果有较高的
【摘 要】任何一门语言的发展都与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英语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文化背景。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外,还要对英美文化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文化背景下学习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学修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的教学有助于让学生适应国际化交流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渗透 英美文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与
通过Cybex等速器中CPM系统对2名肢体Ⅱ、Ⅲ级肌力患者作多种角速度的测试,证实此测试方法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可重复性,为临床评价Ⅲ级以下肌力提供一种客观及较精密的方法,可供临床和科研应
【摘要】随着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推进,怎样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面对实际教学中有些不协调的种种,造成了笔者在教学中的困惑。对此,笔者认为从下几方面进行思考:一、协调好课内与课外,二者相互促进。二、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有利于语文的整体提高。三、协调好方法和结果,有利于统一教师的立足与学生的提高。四、协调好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课内与课外 深度与广度 方法和结果 语文和其它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爱国主义教育宏伟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学政治内容相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贯穿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中。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教育。学校是
为探讨维吾尔语和汉语双语失下特点及春机制,按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检查法》对54例病前掌握维吾尔语和汉旗号珠脑血管病双语失语患者进行检查,结果:运动性 语症(25例)和皮质下双语
《转型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8年16卷第1期第85~112页刊登了Zhang,linqin与Dong,xiaoyuan合作的一篇题为“中国产业工人工资的性别歧视:来自企业数据的考察”(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