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发学生数学思考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234567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然而,教科书里不可能完全展示知识的发现过程和曲折的数学思考过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就可以了呢?我个人认为,引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比呈现知识本身更重要。我们要让学生不仅知道数学结论,更要学会追本溯源,让学生看到知识背后的知识,还有那知识背后的数学思考。我们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下揭示数学本质,引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那么,如何揭示数学本质,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呢?
  1.抓住数学的实质问题。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存在的价值以及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二十四时计时”这一课时,在学生都了解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的前题下,教师编造了一个简短的故事:太阳公公中午很累了,叫月亮爷爷1时整叫他起床,可是月亮爷爷叫太阳公公起床时,太阳公公很生气,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公公为什么生气吗?是的,月亮爷爷把太阳公公所说的1时整理解成了凌晨1时,所以用以前学的十二时计时法会给我们带来不便,为了方便,我们还得创造一个新的计时法——二十四时计时法。通过这样一个简短的故事揭示了十二时计时法的弊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计时法——二十四时计时法,这样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二十四时计时法在生活中运用的价值。
  2.关注学生的体验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学会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多角度观察、思考、交流、联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验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建立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以“观察—猜想—应用”为主线,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各式各样、大小各异的三角形,还有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进行验证,经历量、拼、折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整个探究过程学生是自主的、积极的,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反馈等环节真正经历了有效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这些体验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思维的发散中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皆数学。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离开了生活的数学将会成为无本之木,失去了数学的生活那更会成为无源之水。基于此,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要引领他们在分析与总结中学会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在平时,我会鼓励学生多写数学日记,学生通过多写数学日记,寻找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初步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增强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各种思路中,有时确实存在某种方法比较简单,故在教学中,我常采取先发散后集中的策略来调动学生展开思维。所谓集中就是比较各种方法,并说出哪种方法简单,但不能强加于人,要让学生自己比较和选择。如比较分数的大小有三种方法:方法一是,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后,再比较;方法二是,先通分再比较大小;方法三是,与同一量比较。显然第一、三种方法要比第二种方法简单,但要让学生自己有这种体验,由他们判断何种方法简单,到底选择第二种方法还是第三种方法要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并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要从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入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寻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知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游城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理念、人格与能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作为一所乡镇学校校长的我,该如何助推学校的发展呢?走特色办学之路,成了必然的思考和选择。  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书法教育,确立了书法特色,打造墨香校园。  教师是全面实施书特色学校的人力资源保障。我以为,单单重视具有一定书法技能的个体教师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目标的,必须全方位培养一批具有书法技能的教师群体。我们鼓
我们从读书到教书,从初出茅庐到白发苍苍,谁都知道学生做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教师在“教学六认真”要求中跋涉,习惯用各种作业代替对学生学习的强化,什么课前预习作业,什么课
那克塔民族村位于霍尔奇镇政府西部17公里处,自然条件险恶,交通信息闭塞,全村共303户1115口人,有5个民族(蒙、汉、满、鄂温克、朝鲜族),其中少数民 The village of Nakta is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海南省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在全省干部大会、在各地调研时等多个场合提出,为了改革开放和海南的发展,要敢于把官帽子放在一边。这不仅仅是一
鄂晚9号是我所用香血糯与中粳84-125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国标二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3月已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尼勒克县委在农村党组织推荐和考察的基础上,精心筛选了12户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村党员户,建立了首批 On the basis of recommendation and inspect
主题研讨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教学中的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渠道的校本教研方式。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机制,是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校本教研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定好研讨主题,让教研有的放矢  定好主题是研讨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研讨的主题,校本教研的组织者要从学校、学科、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大家需要的、有价值的主题,这样研讨的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数学学科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读懂教材的能力。  1.读懂例题。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材生活性、类型典型性、格式规范性是它的特征所在。从数学学法指导的角度来说,例题教学具有理解基础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完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
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他又说:“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从中可以看出,精读和略读作用不同,却一样重要。但在公开课中上使用略读课文的教师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难以把握尺度。那么,教学中如何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做到略教丰学呢?笔者想结合《梅花魂》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1.大
缺铁性贫血(IDA)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儿童营养性疾病;影响该病流行的因素复杂多变,探索其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对预防儿童IDA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