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欣赏的教学艺术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aini1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艺术欣赏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音乐艺术欣赏的教学艺术:
   一、标题欣赏法
  1.要求学生解释自己命名的标题含义,并说说音乐旋律、节奏、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特点。欣赏音乐,设计标题,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和音乐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在欣赏音乐前根据乐曲标题的提示,进行想象,理解音乐内容,然后再欣赏音乐。如欣赏我国传统名曲《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标题的提示,说说音乐表现怎样的意境。由于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想象能力,通过讨论他们都能回答出:音乐表现了一幅春天、江水、鲜花、月亮、夜晚的美好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特点。
  二、主题识记法
  主题是乐曲的主要思想,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当我们想到一首乐曲时,我们总是忆起代表和象征那首乐曲的主题旋律,为此,在欣赏旋律性较强的作品时,可以通过听、唱、奏等途径让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进一步分析主题旋律的音乐特征,为全曲的欣赏作好铺垫,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我让学生哼唱“爱情主题”“共读共玩”以及“封建势力”主题,并通过片段欣赏,让学生说说各段音乐的特点,学生不难听辨出优美抒情的爱情主题,欢快、活跃的共读共玩主题和凶残蛮横的封建势力主题,然后结合主题欣赏,讲解奏鸣形式结构,最后让学生欣赏全曲。有的学生听后说道:“原来交响音乐的写作发展是很有规律和逻辑的。“反之,学生定会觉得交响音乐杂乱无章、不可捉摸而听不懂。因此,主题识记法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把握音乐的发展变化,深入细致地感悟音乐语言。
  三、对比欣赏法
  对比欣赏法就是指通过聆听、思考、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创作与演奏过程中的对比因素,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对比是音乐家创作、表演音乐的重要方法,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地分析、比较音乐,抓住存在的对比因素,理解音乐发展与变化的特点,无疑会加深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具体在教学中,对比欣赏有以下四个方面:
  1.同—首乐曲中各部分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并且想象这种对比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意境与形象,而不必去划分段落、解释各段的音乐内容。
  2.同—首乐曲的不同表演形式之间的对比。音乐作品中有许多经典名曲往往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若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听不同的演奏(唱)形式,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在内心与作品形成共鸣,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不同演奏版本的对比。通过比较欣赏,学生不难发现不同的指挥和乐团在演奏这一首作品时风格上的不同特点,在速度、音色、力度变化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这种欣赏还可以逐步把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引向深入,从而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4.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欣赏。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题材、体裁、民族、年代以及种类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如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作用,在一节音乐课中,我让学生欣赏了《梅花三弄》和《一个华沙幸存者》两首作品,要求找出两首作品音乐语言(即旋律、节奏、和声、调式、音色等)、音乐形象、作品风格、音乐情感、作品意境五个方面的不同,由于这两首作品存在着鲜明的对比,通过聆听、比较,学生均能做出正确的解释,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四、音乐评论法
  例如在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后,我问学生对音乐有何感想?有位同学说道:“这首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贝多芬坎坷、不幸的人生和他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的音乐和他的人一样,充满着英雄的气概,人生无坦途,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音乐评论可以是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评论的角度可以是乐曲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音乐特征、表演风格等。不要求文章的体裁、字数,只要求有真情实感,结果同学们大都能认真完成。
  但是,运用音乐评论法须注意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情感体验,能与音乐形成强烈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而发。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演示或进行课堂表演(师生演唱、演奏、舞蹈、配乐诗朗诵)等多种途径与方式进行教学作为铺垫,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评论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參与到音乐作品欣赏活动中,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欣赏。
  “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
  总之,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性,充分体现音乐本身的愉悦性、感染性、情感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只有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在兴趣中学习,才会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教师教好学生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也才能学好物理。下面笔者对如何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对原有的教育
国际电信联盟(ITU)官网消息,在通信生态系统中,为了保障服务质量(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快速成长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诸多复杂挑
初中《化学》(课标版)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是中考重点考点之一。此课题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重点是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本课题的关键是做好教材中的几个活动与探究实验。我在教学中发现,对其中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做一点改进或补充,课堂效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根据新课标要求,充分利用实验仪器设备,引导学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原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教材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物理课堂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课堂教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使之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学欲望  七年级学生初识历史知识,往往会感到比较陌生。第一堂历史课,教师不必系统地、完整地、专业地介绍历史线索及其重要意义,而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出发,设置一些简要而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本文探讨了提高专利审查能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强调了提高专利审查能力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对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而在当前的义务教育中,很多班级里普遍存在大
最近我听到几个工程学研究生聊到他们目前的研究工作.我曾经不得不专注于晦涩难懂的数学的细枝末节,因此我产生了一种想法:这些工作真的很困难,可能最后的收获并不大.
期刊
笔者在从事数年的音乐教学工作中,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各级各类音乐公开课课型丰富而活泼,但却很少看到音乐欣赏课。原因是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为什么音乐欣赏如此遭人冷落?音乐欣赏难道就只能高高在上,令人难以亲近,不是音乐专家就不能窥探究竟吗?  事实上欣赏是一项需长期训练体验的教学內容,其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鼓励学生勇于
仪表是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整个组成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中控系统即中央控制系统,现场仪表部分和井口的控制盘等三方面,本文将这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仪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