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zhang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更加重要。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应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就激发学生兴趣这一话题,浅谈几点体会。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产生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时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情况:
   1.增加问题情境设计,激起课堂高潮
   在对一堂课进行设计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并进行问题的情景设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同学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2.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师生感情
   课堂40分钟学生如果一味地听老师讲,学生肯定会很疲倦。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我们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留给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了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情商。
   三、重视操作,及时鼓励,发展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好表扬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可点头表示肯定,说“好”或者“对”,表示赞许,也可以说句鼓励的话“真好”“真会动脑筋”,还可以用大家鼓掌或插上小红旗等形式,对学生的进步表示祝贺,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极大鼓舞。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其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师者,不要吝惜表扬,根据不同的孩子及时地把自己的“情”和“爱”传递到孩子们的心中去吧,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关爱中点燃进步的火花,增强必胜的信心,使孩子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四、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人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我把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作为教好数学的首要任务。通常,总有一部分孩子往往惧怕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他们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相信“我能行”。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数学。有的学生再信心十足,最终也成不了数学尖子。教师一定要客观地对待这种差异,对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评价,更不能横向比较,必须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每个学生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就应该承认他是能行的。有的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了60分,我却像对有些学生得了100分一样为他们感到高兴,给予表扬。教师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才能看到孩子们在学习数学中的点滴进步,才能真正鼓励孩子们都能说:“我能行!”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主要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的具体帮助,让孩子在体验中逐渐形成的。
   数学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兴趣关系密切,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热爱学习,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镇滏阳学校)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即交往”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热门的话题。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维系着教学关系、管理关系等多个层面,对教育活动的质量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师生之间融洽的氛围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去记忆背诵。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教育合力,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
新课标强调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变成了传授个人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缺乏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这也是造成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英语教师要对此进行改革,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互动方式  1.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主动参与  要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