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同化学习策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ov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运用同化学习策略,在小学生头脑中首先形成了“立意”能力结构图式,从而减少和避免了小学生作文中的“跑题”,记“流水账”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同化 策略 小学生 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训练是困难较大、问题较多的一个薄弱环节。多少年来,人们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这些探索对推进作文教学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文教学直至今日,还有一大难题没有解决,写作文需要学生的诸多能力,如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篇章结构能力、详写略写能力;开头、结尾的描写、叙述、议论等能力。作文能力训练繁多,这些能力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有无内在联系,多数教师很难走出迷谷,找到其内在的联系,使教者无从下手,按规律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致使学生的作文出现“跑题”,记“流水账”等现象,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缓慢。
  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不清楚学生形成和发展作文能力的心理机制,因而缺乏作文教学的计划性和策略性。
  任何错综复杂的事物,一旦被人们揭示出内在的规律,都会变得简单明了,便于把握。科学史上,进化论的诞生,使人类起源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世界物质元素的存在状态变得一目了然……我们之所以要把同化学习策略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就是期望它能帮助我们捕捉住作文教学的种种内在联系,使多年一直头绪纷乱的作文能力训练和培养工作,看起来简单明了,做起来立竿见影。
  几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我们试图通过应用同化学习策略的智能发展原理和方法,来统帅作文教学的众多复杂的因素关系,以有效确定作文教学的策略方法,已收到了初步成效。
  
  二、同化学习策略与作文能力训练的思想
  
  同化本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就是被吸收的意思。如果你喝了豆浆,豆浆中的营养被人体吸收了,也可以说被人体同化了。这是生理同化。我们原先认识了“小”与“土”,现在要学习“尘”字。原来头脑中“小”与“土”字的表象就会浮现在脑海中,这时“尘”字的意义就很容易被理解,“尘”就是土的极小颗粒,“尘”字被理解了,这一理解过程即同化过程。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让·皮亚杰把这一同化过程称之为心理同化。
  生理同化是凭借人体的内脏的生理功能。心理同化则不完全取决于人脑的心理机能,它是以人脑机能为基础,更多取决于人脑里原有的知识经验。原有的知识经验贮存于人脑里,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它对后来的知识与技能起着同化作用,之所以能起同化作用,就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根据同化作用原理,我们对作文能力训练的宏观布局思想进行了探讨,作文教学可以本着下列策略思想进行:
  1.在头绪繁多的联系项目中,先确定一个与大多数练习项目有同化关系的练习项目,作为整个能力练习的原有图式固定点,要保证这个图式在学生大脑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清晰性和可迁移性,以此去同化以后各项练习的图式。
  2.在后来的练习中,把新的练习内容(或图式)固化在已经相当牢固清晰的原来图式上,使新练习内容,有较可靠的固定点,以保证新的练习获得能力效应。
  3.在后续练习中,要注意在原来图式固定点的过程中,通过新旧图式的同化比较,促进新图式的获得,强化旧图式的保持。使新旧图式之间既有明显的可区分性,又具有有机的联系性。
  4.在促进新旧图式建立联系的过程中,逐步深化了旧图式;在联系中,深化了新图式。最终形成一个能力图式系统。这个系统是决定该人写作才能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变量。
  
  三、运用同化学习策略进行作文能力训练的具体做法
  
  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体现同化策略思想呢?经过实践我们认识到:从训练学生的“立意”能力人手,以“立意”同化“选材”,以“立意”、“选材”同化“结构”,再以“立意”、“选材”、“结构”同化“详写,略写”等,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带有规律性的、清晰而稳定的认知能力结构图式,可以取得较好的能力训练效果。
  1、立意能力对选材能力的同化。学生写作文记“流水账”等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不懂得立意、不懂得立意对材料的要求,显然训练学生的立意能力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训练。
  (1)读中学写,建立起立意与选材联系的观念。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立意,立意与材料联系的观念,必须从阅读教学抓起。结合阅读教学,是学生明确立意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写作目的。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好立意,立意与选材联系的观念,在学生学习《列宁与卫兵》一课时,我们向学生指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卫兵向列宁要通行证的故事,表现列宁自觉遵守革命纪律的精神。如果把文章题目改为《克里姆林宫门前的卫兵》,则就需要通过这件事把卫兵如何忠于职守,表达得详细具体。一篇文章写什么,不写什么,由作者立意决定。能表达立意的材料就写,与立意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就不写或简写。
  (2)写中有练,强化立意与选材联系的观念。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选材”的训练,因为学生写作文“跑题”,记“流水账”都是由于不会选材造成的。通过选材的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头脑中的立意,立意与选材联系的观念。在具体方法上我们采用了是非判断法。
  在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看图说话进行写作训练过程中,把作文的立意确定为:通过少先队员雪中送盲人的行动,表现出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在说清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后,如何取合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是非判断法进行取合训练。
  例1,在回家的路上,雪越下越大,天更冷了。一想到老人已经平安回到了家中,正在温暖的房间里,在亲人们中间,少先队员们的心暖烘烘的。
  (学生分析认为此段话可取!它表达了学生们“助人”之后“乐”的心情,正表达了作者的立意,)
  例2,在回家的路上,雪越下越大,象一片片鹅毛从天上落下来,路面上的雪越积越厚。小明说:“咱们打雪仗好吗?”小刚表示反对,说:“在路上打雪仗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虽然现在天晚了,不会有人制止我们,但是我们少先队员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才行。”大家听了小刚的话,都服气地频频点头。
  (学生分析认为这段话是不该写的,是一定要台弃的材料。因为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发生,也表现学生某种思想面貌,所以有些学生不愿意合弃。但它不能说明。助人为乐”的主题,所以是画蛇添足之笔。)
  经过一番是非判断之后,同学们明确了例1能够说明或者深化立意,勾画出同学们助人之后快乐的心情,所以材料可取。例2与立意无关应合弃。
  在学生了解了立意,立意与选材的联系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强化“立意、立意与选材”的观念,教师要进行归纳,归纳的语言要简明扼要,以便适合学生掌握。
  2,以立意选材能力图式同化作文结构布局能力,建立作文结构布局能力图式。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学生不会构思作文,不会拟定写作提纲,其根本原因是头脑中没有形成概括化的作文结构布局图式。发生的原因是平时作文练习频繁更换题目和题材。每次作文之间的结构都不一样,每次都留一点作文结构的印象,又不断为后来接触新的结构所冲刷,没机会形成清晰而稳固的作文结构图式。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利用横向迁移的方法,使学生头脑中“嵌入”作文结构布局的结构图式。而“嵌入”的过程是通过训练来完成的。
  学生训练过程:
  (1)向学生提出训练目标——要学会从几个方面写好事物。
  (2)向学生提出写作任务——去乡下奶奶家度假期间,写一篇乡下生活的作文。
  (3)借鉴范文。借鉴阅读《我爱我的家乡》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段做笔记,再把每一段内容联系起来,看看能从中概括出什么?最后用直线把各段内容连起来,处理成一篇文章的结构示意图。
  (4)该生体验生活后,写出一篇作文,题目为《我爱去奶奶家》。由于学生头脑中已经嵌入了作文结构布局图式,将对此产生横向迁移,使之在结构方面更趋于合理化,从而避免记”流水账“现象产生。
  
  四、运用同化学习策略,塑造学生写作认知结构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效果
  
  人类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在世界心理学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派,其主要代表是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们,他们越来越重视思维加工的原材料”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的变量,提出了通过对主体认知结构的塑造和改造来改善人的学习策略和能力发展策略。
  为什么很多学者对认知结构都非常重视呢?如果我们把遗传素质、后天练习带来的神经变化和主体认知结构三者都作为变量来考虑的话,而后者是最活跃、最具开发潜力的重要变量。我们运用同化学习的策略,来塑造学生的写作认知结构,有目的地通过塑造学生清晰、合理而又稳定的写作认知结构,来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培养其写作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
  经过几年的实践,通过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比较。实验班的学生作文“跑题”、记“流水账”现象基本消失了,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做到了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实验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实验班的作文能力水平高于其他班。
其他文献
高三复读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刚经历了高考落第的挫折。在短时间内难以走出沮丧的阴影,特别是高分复读生因为志愿填报过高而掉档,其低落的情绪较之一般更为强烈,在秋季开学,望着昔日的同窗背起行囊奔赴理想的学府,而自己却要拾起本准备尘封的课本,拖着疲惫的双腿重新回到起跑线上,个中滋味谁能体会?  去年秋季,我兼任了我校理科复读班的物理教学,对于上复读班的课我是毫无经验,一开始上课我便像对待应届班一样进
与小学生沟通其实很不易,现在的孩子大都会说:我们有代沟。其实不论哪个时代师生都存在交流的难题。跟不同性格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与成绩不同的孩子交流也要有不同的方式,性别不同也要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特别是现代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任性、自私,这都给教师们带来了交流的困惑。非常有必要研究和探讨师生交流的方法。以下是自己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以下三种交流方法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    一、真诚的微笑和
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予人规矩的基础上使人“巧”。所谓的予人规矩是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修词、逻辑、文理等有关的语文基础知识;所谓使人“巧”,就是让学生在掌握语言、修词、逻辑、文理等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获得写作的相关技能与技巧。因为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不一定写作能力就强,他必须通过长期的、经常性的训练、强化与运用,“巧”才能有效地生成。但要做到“巧”,可却不是一早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的
背景分析: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在民间有不同的版本,嫦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形象。苏教版第九册《嫦娥奔月》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使老百姓免于受害,吞下仙药升天奔月的故事,并由此有了一个美好节日——中秋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纲要》提出:“教材只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如何让学生抓住一些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感悟词语的温度,体验和理解嫦娥的牺牲与付
[摘要]从分析08年、09年泉州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入手,结合近几年阅读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中考考场上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知识量,用最准确概括的语言来答题。具体说来,在阅读时就要能够读薄、读细、读透文本,在回答问题时更要懂得巧妙地在原文中寻找原原本本的答案、答案的变形以及找出原句作为例子加以分析、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方法;答题技巧;原文语句    《2010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考试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教师的教在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具有相互反馈作用。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
教育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永远要做的事情。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它反过来又影响社会发展的快慢和质量。教育的基本职能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传承,其核心是纯洁灵魂,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教育又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制约和困绕。因此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在不同的时期也一定有不同的热点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教育本身也就是在解决这些热点问题的同时完善和发展。本文就教育的部分热点问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本质时有一段精辟的见解,“‘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身心全顾的。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是学习语文的机会。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2010年3月30日、31日在章丘市举行济南市优质课评比,我有幸前往学习、观摩。通过听课,自己有很多感触。现将本次活动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30日,我听了6节课,31日听了4节课。共10节课。  我统计了一下:技术方面:我所听过的10节课,每节课都是用powerpoint,其中有3位老师插入了flash,8名老师插入了视频(很多不止一处视频),3位老师插入录音,这说明课件的技术含量在加重,有些素材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57-01  高一新生是刚刚步入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一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对学生以后的高中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高一新生地理学习的困难与对策十分有必要。    1、高一新生特点概况    1.1、孤独感   高一学生从待了三年的初中来到高中这样一个新环境、新集体中十分容易引起焦虑孤独感。来到新的校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