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di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分析08年、09年泉州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入手,结合近几年阅读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中考考场上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知识量,用最准确概括的语言来答题。具体说来,在阅读时就要能够读薄、读细、读透文本,在回答问题时更要懂得巧妙地在原文中寻找原原本本的答案、答案的变形以及找出原句作为例子加以分析、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方法;答题技巧;原文语句
  
  《2010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现代文阅读约占百分之三十,合45分。近几年来,现代文阅读所占的比分越来越大,是中考语文中除作文之外所占分数最大的一块。能否做好现代文阅读,直接关系着中考语文分数的高低。那么,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好文章,并且轻松自如地应付各种题型的考试呢?我认为,就阅读文章来说,至少要走以下三步:
  
  一、边读边划
  
  考场上的阅读要区别于平时“跟着感觉走“的课外阅读,要做到“跟着重点走”,所谓“重点”,就是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包括体现结构层次、中心的句子;议论、抒情的句子;过渡句、独立成段的句子、反复出现的句子和重点关联词等。在第一遍阅读时就把这些关键的词句划出来,以便答题时一目了然。如果能将一篇千余字的文章用几十个字来概括,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二、认真审题 题干归位
  
  很多人听到“认真审题”这样的字眼就耳朵起茧,其实,在考场上,因为不认真审题而丢分的情况屡屡发生。常见的失误有:读题不全、读题不准、抓不住要点,忽略隐含信息等。认真审题,就是要“跟着题目走”,先弄清楚题干中要求回答的内容是什么,得答几点。这里有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看分值答题法,一般情况下,试题只有一问,偶数的分值如2分或者4分意味着其答案可能包含两点,答题时要尽可能分成两点列出,奇数的分值3分意味着答案可能是三点,答案最好能用序号标出。所谓审题要严谨,也就是最好把题干分解成几个答题点,然后再决定从哪几个方面去解答。题干归位,说的是针对分析的答题点和第一步骤中所划的重点字词,在原文中找出题于对应的相关的字词段,很多时候答案就在问题的隔壁。
  
  三、锤炼语言认真作答
  
  从语言的形式来说,就是要求准确、全面、简洁地表达。从语言的内容来说,现代文阅读有个总原则,就是到文中找答案。即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具体说来,题目中有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写上,没有明确要求的不能机械照抄原文的语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性词句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和适宜的角度作答。这种方法尤其使用于现代文阅读中三大题型的答题,即要点概括类、感想启迪类和概括议论文论点类。
  下面结合2008年和2009年泉州中考试题及其答题情况论证以上观点。
  2008年泉州中考语文试卷三题现代文阅读题目分别是《奥林匹克精神永传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走一步,再走一步》,2009年的是《苏州园林》、《圈子决定你的未来》和《蚂蚁唱歌》,总分都是43分,占试卷总分的百分之三十,这六个阅读题共有25题小题,其中有十三个题目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或者答案的变形,占百分之五十二,超过一半。这样的数字,是不是有些惊人?我们来看看具体的题目。我将十一个题目按照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形式,从原文中就可以找到原原本本的答案,这样的题目有八题。
  如2008年中考第10题题目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按照命题人给的答案,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而第二个就是标题的变形,即把主谓结构的短语改成动宾结构即可。第11题,“结合第4段内容,简要说说为什么国家和个人都需要奥林匹克精神?”答案在原文中的第四段,只是用肯定的语气换一下原文中本来的否定语气即可。第18题,“揣摩文中的我的心理变化”按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空作答。第20题,“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问为什么“忘不了”,答案就在原文中的最后一句。同样的,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第9题,第12题,第17题和第20题,也是属于同样类型的题目,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原原本本的答案或者答案中的关键词句。
  第二种形式,找出原句,有得分,再分析原句,另外得分,这样的题目有两题。如2008年第14题“昆虫参与自然选择起到重要的作用,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加以说明”;2009年第10题“假山池沼的设计更注重艺术”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加以简要分析。这两个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找原句,再分析,考点都是说明文中举例说明的用法及作用,答题的技巧是根据原文语句或段落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提示作用,概括作答。这种题目,哪怕不会分析,只要能找出原文中的例子,至少也能得题目分数的三分之一。
  第三种形式,题目属于要点概括类的题型,这样的题目有三题。分别是2008年第17题,第19题和2009年的第16题。2008年第17题“本文所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第19题“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2009年16题“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个题目都是属于要点概括类的题型,这样的题型一般都在每个阅读文章的前面,是送分题,在文章中都能找到原本的答案或者答案的变形。
  综上所述,如何才能在考场上沉着应对现代文阅读呢?万变不离其宗,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首先要会读,第一遍读时边读边划出重点,第二遍读时把题干和原文联系起来,确定答题方向,第三遍就是组织语言,尽量用原文中的关键性词句来回答,做到既简练又准确。在答题时不忘现代文阅读的总原则,那就是“到原文中找答案”,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从正反面答题、瞻前顾后这样一些答题法,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现代文阅读不仅在考试中占重要地位,在平时我们的阅读、知识的积累中也至关重要,其方法肯定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再探究。
  
  参考文献
  [1]宋明镜《读出显性要求审出隐含信息——谈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审题》《语文报中考版》2007年218期
  [2]曾完一《到原文中找答案——现代文答题总原则》《新读写》2007年10期
  [3]徐百艳2009年5月14日《名师谈语文中考答题技巧》www.yuwenl23.com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考机制的不断深入,体育中考成绩作为总分计入成绩。学校把体育考试项目全部纳入到体育课教学计划之列,使得原本生动的体育课变成了所谓的迎考,复习,训练课,学生将如何应对这样改革机制呢?  【关键词】体育中考 体育与健康教学 新课程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中考也立竿见影地纳入到学生中考的总分之中,不但初三要考,就连初中各年级都要进行过段和过程性考试,成绩全部划入将来的中考成绩,因此给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60-02  摘要:提高课堂身体练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对于体育课的教学相当重要。本文通过在初一年级体育教学中引入男、女生竞赛的方法作为教学实验,探讨了男、女生进行竞赛的可行性,分析了男、女生竞赛对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学生运动素质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大规模引入男、女生
春游是成人永远记得的回忆,是体验童心最佳方式,是他们小时候作文的题材。“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到大佛水库去春游,小二娃摔进了水库中,是班主任老师把他提了起来。”现在家长在跟孩子们说故事:“第二年,我们又去了,这次是唐春兰把脚崴了。”故事说到一半,班主任打电话来,说是要组织孩子们野餐,征求家长的意见。  说故事的家长只有一句话:“在保证孩子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我同意。”  班主任打电话请示校领导。校领导说:
【摘要】所谓“自主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体支配和控制的能力。“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所以要让孩子习得知识、本领,就要让他们自主性的学习。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学会自主的学习、研究、探索,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关键词】  自
[摘 要]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是很多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问题。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 数学 教学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概述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主人公的名字。传说皮格马利翁是一个国王,擅长雕刻。他曾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苏教版实验教材的亮点之一,率先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独设置为一模块进行教学的。有人认为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做出如此较大幅度的创新安排,编者考虑一方面基于彻底改变“一例一类题”的呈现形式,避免分类型套模式,而编排一些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以达到对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的反思及批判,另一方面基于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有机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这样的角度看
高三复读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刚经历了高考落第的挫折。在短时间内难以走出沮丧的阴影,特别是高分复读生因为志愿填报过高而掉档,其低落的情绪较之一般更为强烈,在秋季开学,望着昔日的同窗背起行囊奔赴理想的学府,而自己却要拾起本准备尘封的课本,拖着疲惫的双腿重新回到起跑线上,个中滋味谁能体会?  去年秋季,我兼任了我校理科复读班的物理教学,对于上复读班的课我是毫无经验,一开始上课我便像对待应届班一样进
与小学生沟通其实很不易,现在的孩子大都会说:我们有代沟。其实不论哪个时代师生都存在交流的难题。跟不同性格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与成绩不同的孩子交流也要有不同的方式,性别不同也要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特别是现代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任性、自私,这都给教师们带来了交流的困惑。非常有必要研究和探讨师生交流的方法。以下是自己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以下三种交流方法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    一、真诚的微笑和
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予人规矩的基础上使人“巧”。所谓的予人规矩是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修词、逻辑、文理等有关的语文基础知识;所谓使人“巧”,就是让学生在掌握语言、修词、逻辑、文理等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获得写作的相关技能与技巧。因为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不一定写作能力就强,他必须通过长期的、经常性的训练、强化与运用,“巧”才能有效地生成。但要做到“巧”,可却不是一早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的
背景分析: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在民间有不同的版本,嫦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形象。苏教版第九册《嫦娥奔月》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使老百姓免于受害,吞下仙药升天奔月的故事,并由此有了一个美好节日——中秋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纲要》提出:“教材只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如何让学生抓住一些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感悟词语的温度,体验和理解嫦娥的牺牲与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