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墙体抹灰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建筑施工和日常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居住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工业与民用建筑发展非常迅速,随之而来的建筑立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式多种多样,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品种日益繁多。房屋墙面装修要求越来越高。但建筑设计、施工、建材质量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往往成为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主要原因。
  1.墙体抹灰工程的几种裂缝、空鼓现象
  1.1基层过湿引起的裂缝
  饰面抹灰时,往往习惯于随抹灰随浇水湿润基层,有时由于浇水过量或末经晾干,在基层有浮水的情况下就急于抹面,容易产生流坠开裂。在雨季施工时,基层含水饱和,面层及易滑动,也容易出现裂缝。
  1.2基层过干引起的裂缝
  浇水不匀,局部干湿差别过大,面层也会因干缩不匀而产生裂缝;抹砂浆前,基层没有用水充分湿润,使抹上去的砂浆水分被基层吸收,脱水过快而出现干缩裂缝,造成空鼓,埋下渗漏的隐患。
  1.3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饰面裂缝
  1.3.1砌体墙面、混凝土墙面等基层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没有清除干净,光滑的混凝土墙面没有进行"毛化处理",使打底砂浆与基层粘结力差。
  1.3.2在干粘石、水刷石施工时,有时由于拍打过分出现翻浆或面层流动滑动而产生裂缝。
  1.3.3当基层偏差较大时,若局部一次抹灰太厚,面层也会出现裂缝。
  1.3.4当面层砂浆收水后,在失去塑性的情况下,再用力搓抹或纠偏,容易造成面层整体移动而脱离基层。
  1.3.5施工人员图方便,外脚手眼堵塞不密实;窗框顶的外墙不留滴水线;外墙抹灰分格缝不标准。
  1.3.6阳角结合处,由于抹灰时间间隔过长、操作方法不当,封口结合不好等原因引起的裂缝。
  2.基层打底砂浆过厚的原因
  由于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度控制不准,造成部分外墙打底砂浆过厚,施工中没有分层完成,而是一次完成,打底砂浆的自重量超出了与基层的粘结力而与基层分离,因此形成了裂缝,给雨水提供了容身之所。
  3.操作工艺
  3.1抹灰前未清理基面和充分湿润墙体。
  3.2刷胶浆的胶水比不当且与底灰操作不同步。
  3.3不认真分层。一次施工抹过厚(特别底灰)砂浆,本身重力大于或等于初始附着力。
  3.4砂浆使用时间过长,不随拌随用或一次拌和量大,短时间用不完,超过了砂浆的初凝时间。
  3.5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养护不当,导致面层龟裂空鼓。
  4.墙体抹灰工程中裂缝、空鼓的防治措施
  4.1对于砌体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首先,在砌体与梁、柱交接部位,用射钉固定300mm宽钢丝网,然后开始抹灰,防止由于各自的膨胀程度不同而形成的裂缝。
  4.2基层浇水要适时提前进行,要保证均匀适量,必须待晾干之后再开始抹灰。如遇雨季施工,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4.3对于基层处理问题。首先,基面层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用高压水冲洗,用钢刷刷。
  另外,对于光滑的混凝土,进行涂抹混凝土界面剂等"毛化处理"。另外,隔夜将基层湿润,然后再在基层面抹砂浆。基层表面要粗糙,抹灰要均匀平整。
  5.对打底砂浆过厚问题的解决方法
  5.1首先在基层抹第一层砂浆,然后待砂浆硬化后再在第一层砂浆面钉钢丝网,继续抹第二层砂浆。
  5.2打底砂浆应分二层抹,第一层厚度宜采用5mm左右,等第一层砂浆强度达到70%时,即可抹第二层砂浆,厚度约为8~10mm,砂浆面用木抹子打平压实成麻面。
  5.3对于脚手眼,打底前用细石混凝土缝补,再用水泥砂浆封堵密实,以防外墙渗漏透。对于外窗顶滴水线,在抹底砂浆时就应嵌入成品塑料滴水槽,另外,窗框四周应留5mm左右的凹缝,缝内打硅胶,杜绝了雨水从窗框边深入墙体的通道。
  5.4加强饰面的保护和养护。施工规范规定,水泥砂浆的抹灰层,应在湿润的条件下养护。特别在暑期施工时,饰面经暴晒后,常常因脱水过快而干燥发白,面层强度降低,严重者甚至强度完全丧失,饰面吸水性增大,一遇冻融,就会酥松剥落。
  5.5装饰抹灰整体性强,一旦出现问题,返工或处理都很困难。因而,施工操作时一定要按程序施工,确保一次成活。如一旦出现面层空鼓坠裂等情况时,即使不影响观感,也要返工重来,否则将会给饰面的防水留下隐患。
  6.施工注意事项
  工程质量通病的避免:
  6.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上等抹灰空鼓、裂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堵塞密实。
  6.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爆灰仔)。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气泡现象。在基层为混凝土时较为常见。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灰膏熟化时间短,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爆灰白)现象。
  6.3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其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浆墩、冲筋不认真,或冲筋后间隔时间过短过长。造成冲筋被损坏、表面不平,冲筋与抹灰层收缩不同,因而产生高低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6.4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等面灰接槎明显或颜色不一致,主要是操作时随意留施工缝造成。留施工缝应尽量有分隔条,最好留置于阴角处或门窗框边等位置。
  造成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原因较多。不能放松对各工序质量的监督,再者施工人员要认真按工序、工艺正确施工。用户要做好使用维护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彻底根治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质量通病,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开展创新教育,作为小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下面我就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让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索和创新  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必须
[摘要] 分层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及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的教育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它可以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全面提高英语成绩。文章从教育学的因材施教原则、心理学的多元智力理论、语言学的i+1理论和师生关系四个方面,探究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多元智力理论i+1理论师生关系    按照大学英
[摘要] 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为了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我国人文体育思想概念与发展历史的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发展需求,并就如何加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体育人文精神学校体育教育人文体育    体育是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应遵循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获得培养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 “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的要求。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以下就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简单地谈一谈。  一、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
大型古装潮剧《曹营恋歌》是潮州市潮剧团精心打造的一部精品剧目,该剧参加“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多个奖项,上京演出又获专家观众的好评。本文试图从剧本创作的角度――
一、营造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rn1.以愉悦的心态面对学生rn学生对任何新鲜事物总是给予高度的敏感和关注,对英语学习尤其感到新鲜、好奇,教师的表情、态度又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摘要] 本文借鉴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分析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动机和策略,指出:辜氏翻译选材是在其译者主体性尤其是文化意识形态作用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超越,而其译文中对原文的改写是当时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的结果。  [关键词] 论语操纵改写意识形态诗学    引论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翻译家。在晚清中国的知识分子推行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他却逆向而行,大力向西方传播儒家文化,成为第一个翻译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来文化走进中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大融合的发展局面。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列入“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2010年,中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