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字串深情,牵发动全身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回忆我的母亲》篇幅比较长,不可能是通篇全讲,笔者抓住这篇课文有一个独特的字“还”, 用一个关键词去连缀写作内容,营造文章结构,突出文章主旨,抒发文章感情。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理解,从而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
   【关键词】  还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257-01
  【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粤北农村初级中学,这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班级,这是一堂临时接到通知的公开课,这是一群刚刚接手的学生。昨天教研组长临时通知我说今天要开一堂学校的公开课,并说要请摄像师随堂拍摄。完了,只有半天的时间准备,太急了!公开课倒是上过不少,但面对摄像机还是头一遭,学生们也是如此,并且时间这么急,有点赶鸭子上树的意思。没办法了,只好抓紧时间搜集资料、备课、制作课件。
  【教材分析】
  紧承第一单元硝烟弥漫的新闻题材的作品,本单元呈现出让世界充满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让人感受到朱德那份爱母之情,敬母之意。
  【案例描述】
  上课的第一次钟声响了,同学们纷纷走进教室,教室后面齐刷刷地坐着一排领导和老师,这阵势真的是有点让人“毛骨耸然”。原本活跃的班级在他们的“火力覆盖”下变得战战兢兢、鸦雀无声,就连三分钟诵读活动也没有了,这让我费了不少力气,努力调动课堂的气氛。
  上课铃再一次响了,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帮忙。这时,学生们满脸疑惑,老师竟然要我们帮忙?于是,我顺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帮老师读一读这一个字“还”,用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字来导入新课确实很不错,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从而打破了刚才的恐惧心理。其实这个问题我并不要求学生给出准确的答案,只不过想调动一下气氛,并给学生建立关于“还”句的初步印象。接下来好戏开场:今天,我们准备抓住文中反复使用的一个词语来学习全文,同学们猜猜是哪个词??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还hái”字。请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还”字的语句。此时同学们火烧火燎的你一言,我一句把“还”字句全部都找出来了。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还有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同学们在找孩子句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潘欣同学大胆的提出来了,这些“还”字句一串起来就是写出了文中人和事。多么用心的人呀。同学们竟然已经把我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都说出来了,我感到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感觉到我成功了,我感觉到学生超越自己。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又抛出了一些问题:请同学们把“还”字句分类,并讨论以下问题:1、结合上述的还字句分析母亲的形象。2、讨论有关写我的还字句有什么作用。3、品析文中怎样用“还”字句写其他人来深化母亲形象。小组讨论分析。课堂此时十分活跃,同学已忘记了课堂了有老师听课,刚才的恐惧心理也忘得一干二净了。接下来我又抛出讨论问题:文中还有些句子、段落写出了母亲对我影响之大、教育之深,请找出这些句段并激情朗读。此时学生争分夺妙的回答着,学生全部进入文本之中,这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表演。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去理解课文我又抛出抢答题。1.抢答:写其他人的还字句写出了他们什么共同特点?2.提问:文中还有哪些人具有勤劳的品质?同学们纷纷的讨论:写其他人的还字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勤劳,还有许多大家庭中的其他人、许许多多的贫苦农民都是勤劳的,同时也无形中从写母亲慢慢过渡到作者所要表达之意。多么深刻的见解呀。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最后我抛出一个实际性的问题: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母亲。这个问题提出来后,一会儿课室里鸦雀无声,一下子沉默了,因为同学们最怕说与自己相关的事,再加上大多数事留守儿童,对母亲了解甚少,问题又来了,我引用了孟郊《游子吟》谈起了自己的母亲。话题说开了,同学们此时跃跃欲试的抢着说,把自己的母亲说得有声有色,言语中表露出的是埋怨的少了,对母亲理解的多了,从而也道出了对母爱的理解。“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现在初步体念到了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从母亲的生活中小事写起,通过写母亲是为了歌颂千千万万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们,抛出问题文中写许多和母亲一样具有勤劳品质的劳动人民,这样写有何好处?让学生领会以小见大的写法。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叙事散文让学生谈谈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如何理解,梁美凤说:形是抓住母亲生活中诸多小事,是通过这些小事来歌颂母亲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爱憎分明、识大体、明事理、深明大义,勤劳朴实的品质。同学们都能紧扣原文分析。最后,老师又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了本课的随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抢答的过程中,一位平时被学生们称为“傻子”的同学表现十分积极,所以我又引导学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得出这位学生满脸的欢喜,我想,学生的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我最后总结:常言道: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素材,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是巨大的。當前农村教育,主要是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的问题。由于身处叛逆期,学生缺乏父母的管教,爷爷奶奶不是过份溺爱就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给学校在安全,思想方面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课堂的尾声,将学生的情感教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参  考  文  献 ]
  [1]郑金洲的《案例教学指南》、《科技视野》2014年第19期.
其他文献
【摘要】 高中生物实验微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对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做精准的指导,微课的聚焦性更强,以探究和启发式为基本,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实验中的创新操作,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拓展教材实验,对于提高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实验微课 研究性学习 生物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248-01  一、微课撬动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这符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提倡教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音乐高考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同时随着音乐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艺考的竞争压力增大了。相对于发达地区,一些落后的地区该如何合理开展好音乐高考的备考工作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支教经历,进行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 支教 音乐高考 音乐生 音乐基础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
期刊
【摘要】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化实施,名著阅读成为一项必考的内容。通过考查名著,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阅读那些经过了无数岁月积淀而成的经典,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素养积累,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使得文化的传承得以可持续进行。在此我们对巧借思维导图提高名著阅读教学效果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教学效果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
期刊
【摘要】 高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问题导入、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活动导入、动手操作导入,无论采取何种导入策略,都要结合方式方法探究其有效性,因为只有如此,新课教学的效率才会有所提升。高中数学教育难点和重点都比较突出,所以新课导入的时候也存在难易之分,因此,导入策略的选择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来考量、计算。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新课教程 导入策略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期刊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数感水平是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几个教学案例,从“重视合作交流、引导认真观察、设置高效问题”几方面,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数感 课堂教学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獻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因此,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目前中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欠缺的问题,本文以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为例,提出转变教师观念、创设情景体验、优化评价方式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等实践策略,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观念 情景
期刊
【摘要】 新课改明确指出,语文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需面向所有学生,让全体学生获得语文基本的素养。语文的重难点在于写作,同时它也是很多学生比较薄弱的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此阶段打好作文基础,是发挥启蒙性作用的最有利时机,在此教师必须加强对作文训练的重视。本文以神湾特色为背景,针对生活中及乡土素材方面如何选取作文素材,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素材 选取技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核心素养的提出,结合了学科知识的特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和情感等多方面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教师教学应当以核心素养为指挥棒,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核心素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期刊
【摘要】 十九大中提出我们处于“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进了“互联网+”的具体实施计划,这意味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及创新成为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记忆能力,并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形象,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更高效,更好玩。因此,本文以《圆的面积》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