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精义,“课”入人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a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248-01
  一、微课撬动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这符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的教学要求。
  二、初中历史微课设计与制作
  (一)确定主题
  一般来说,历史微课选题一定要选择当堂课重难点进行突破,必要时需将知识点进行分割。重难点确定应该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等四个维度,选取最有价值的重难点为主题,且一个微课只说一个知识点。
  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的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张骞通西域及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教师可以把“丝绸之路”作为主题制作历史微课,学会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又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的第9课《宋代经濟的发展》中,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是重点,教师就可综合选择以“宋代的海外贸易”为历史微课主题,了解其表现、原因、技术即影响等内容。
  (二)整理素材
  教师在准备整理微课素材时,可以着手准备配乐、纪录片、影视作品、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及活动游戏等,创设情境还原历史真实场景供学生体验、感悟。
  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的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介绍玄奘西行,可由艺术文学作品《西游记》的唐僧导入人物,讲述玄奘西行的“惊险自由行”“厉害留学僧”“千年菩提种”三个主题。利用《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线路图》、《玄奘西行路线图》、那烂陀寺、新疆、西亚、印度等取经之路艰难险阻等图片,玄奘塑像实物史料、民族背景音乐和影视作品《玄奘之路》、6935天翻译佛经1335卷等大量文字史料和数据,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从而升华主题,领会玄奘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伟大玄奘精神。
  (三)设计脚本
  在微课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编剧与演员的双重角色。教师可以多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及创意的脚本。合理的脚本设计能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道理等语义知识,不仅增强学习者的体验感,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的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中,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西周分封制,教师以学生讨论、展示、游戏、活动、解疑为主,进行脚本设计。围绕“分封制”创设情境,使用灵活多样化的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为什么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就会赶来?这得从分封制说起。”“如果受封的诸侯去世了,由谁来继承?假如该诸侯有三个儿子,长子为宠妃所生,次子为正妻所生,幼子为正妻所生。大家猜猜看,到底谁有资格继承王位?”此时微课出现停顿键,供学生思考判断。接着,微课再做进一步解释“正妻所生的大儿子时嫡长子,以嫡长子为核心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相辅相成,诸侯去世后,嫡长子可以直接继承父业。”
  (四)制作视频
  首先,微课开始的页面要介绍主讲教师的基本情况与课程信息,包括点明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背景。
  其次,版面设计上,字体和背景的颜色、大小要搭配调整好,体现层次性与美观性。适当的知识点需强调的,要用颜色线标识,用符号图形标注。
  再次,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视频中的干扰因素,如不要出现教师头像,鼠标不要乱晃,视频不要抖动,画面简洁,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最后,增强微课艺术性,教师录音声音要做到清晰、干净,恰当使用背景音乐。避免出现教师一直讲授,学生一直被动听讲的状况,要始终秉持“学生是课堂的活动中心”的宗旨。
  初中历史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帮助一线教师提高资源开发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运用能力,并能实现优质微课资源最大限度的辐射与共享。所以,身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需求,不断学习更新、充分利用、借鉴身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每单元或每课一微课的海量素材库,辅助教学,为师生服务,实现教学相长。
  [ 参  考  文  献 ]
  [1]刘蓉芳,崔应忠.《历史微课<丝绸之路>作品赏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10月.
  [2]王珏.《好微课,必要“三精”》[J].《技术与应用》,2018年10月.
  [3]钱建林.《初中历史微课制作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4月.
  [4]吴永军.2004《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齐世荣.201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6]沈正彭.《微课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7月.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观念的改进,在教学方法创新中注重科技方法的应用。因而本文基于微信的视角,对微信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如何彰显微信魅力、优化英语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初中 英语 微信 影响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十分倡导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新型学习模式,而针对高中生,通过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此,本文基于合作学习,研究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仅供参考。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教学方式 变革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234-01  高中
期刊
【摘要】 高中物理可谓是学科中抽象派的代表,理论性较强,其中很多结论都需要结合实验来进行研究,进而得出结论,因此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面。本文主要对高中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论述,以提高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实验 创新能力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然而仅仅靠课内文章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 英语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238-01  在英语
期刊
【摘要】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阅读教学开展方法。群文阅读从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是需要进行大量阅读的,同时还需要阅读主题相同或者相近、风格相同或者类似的组文,以便通过阅读实现对于某种问题的共识。在此我们对高中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中国传统文化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期刊
【摘要】 高中数学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一直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而类比推理作为一种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青睐。本文从类比推理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如何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类比推理。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类比推理 作用 应用   【中圖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
期刊
【摘要】 普及九年义务免费教育是我国提出的惠民政策,但在农村学校辍学现象普遍存在,大大影响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社会、家庭和学校因素是影响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和策略,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特色活动改变现状;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控辍的方法,降低农村初中生的辍学率,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過实践研究寻找适合实际可操作的控辍策略,以促使控辍率达标。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辍学现
期刊
【摘要】 兴趣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是认识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發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就会激发出无穷的力量,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笔者觉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迅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学生 化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
期刊
【摘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那么,历史教学在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应该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言,
期刊
【摘要】 高中生物实验微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对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做精准的指导,微课的聚焦性更强,以探究和启发式为基本,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实验中的创新操作,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拓展教材实验,对于提高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实验微课 研究性学习 生物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