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生之学”与“师之教”和“言”与“文”之间的矛盾,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导入法,引导学反复朗读,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将“言”与“文”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使文言文教学生动化、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特级老师钱梦龙语:“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新课标也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目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足见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文言文教学存在两大难:
其一是“生之学”与“师之教”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文言文远离现代生活,缺乏语境,既然文言文如此晦涩难懂,学生自然视之为畏途,怕学厌学。于是教师便“善心大发”,可谓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唯恐学生遗漏一词半句;而学生整天听教师打“字词持久战”,又觉得“很没意思”!如此恶性循环,“教”与“学”便陷入两难境地:教师若不“串讲直译”,怕学生“吃不透”文章;若“字字计较”,又担心学生养成依赖与惰性心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其二:“言”与“文”之间的矛盾。过去,工具论一统天下,文言文教学唯“言”独尊,着眼于应试,教师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除了背还是背”;对“文”则是轻描淡写,即便顾及,也是蜻蜓点水。如今人文论大行其道,于是不少人又披着新课改的外衣,或扛着“人文大旗”,结果矫枉过正,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文言课俨然成了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的品德课。 长期以来,从根本上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文言文教学,就在这两端间行走,在“两难”中冲撞,始终走不出低效之轮回,以致今日还在尴尬中寻找出路。
那么,如何才能使文言文教学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结合自己工作以来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言”与“文”有机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很浅近,但是是最根本的。”文言文是以“文言”这种古代规范书面语(而非现今的交际语言)写就的,人们在解读文言文时,首先得扫清语言文字的障碍,——也就是做好“释义”工作,词义理解等语言基础工作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完成语言工作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文”“言”关系,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当下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价值:(1)解读文言文本:因言释文。 “文言”这一独特的语体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其准确而智慧的文字组合,为后人展示了汉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果能通过“言”的解读来阐释它所承载的内容,或许就能捕捉到作品的象外之意,弦外之音。(2)阐释文言作品:因文悟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时,焦虑程度就会偏高;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就会降低,学起来也会轻松。鉴于此,教师若能以“文”为引,从中挖掘出新的内涵,或许就能以“文”带“言”,融“言”于“文”,最终引领学生领略到另一番风景。
二、采用多种导入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好的导入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由彼及此法。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事先读过的课外文言中提到的匡衡,并让其写出“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再启发他们写出“悬梁刺股”和“囊萤映雪”,然后抛出问题:知不知道明初的宋濂是怎么勤奋学习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开始议论和翻阅课文了。
2.故事导入法。用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制造悬念。如:“关羽的勇猛众所周知,最后败在谁的手里?”以这样的悬念引出吕蒙,学习《孙权劝学》,学生应该是兴趣高涨的。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引出《木兰诗》,同样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气氛渲染法。同样以《孙权劝学》为例,一上课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首主题曲.雄壮的乐曲很容易将学生带入三国的纷争当中;在同样的背景音乐中,诵读课文.学生当是兴趣盎然。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各种音频视频资料很容易获得,如果做个勤快人、有心人,多搜集一些保存下来,这将成为用起来省心舒心的宝贵资源。4.实物引入法。实物包括教学挂图、字画墨迹等.直观的东西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文言文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异彩纷呈读课文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就应该重视诵读训练,让学生从实践中触摸古诗文的美。例如:(1)采用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2)采用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进一步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3)进行适当的诵读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才能理解古诗文的意思,把握作者复杂的感情,品味其中的韵味,感受古诗文独特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变得长于诵读,乐于诵读,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四、各抒己见议课文
教文言文一般不宜逐句串讲,只在文章的紧要处或疑难处,酣畅淋漓地讲解即可。这样,由于教学中不是死抠词句,嚼得过细。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
五、生动活泼仿课文
学以致用。文言的学习同样要密切联系实际,特别是要尽量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可以在学习中积累相关素材用于写作,也可以用夹杂文言句式的表述方式练笔,还可以在学习生活当中比拼运用文言的能力。
六、身体力行,感染熏陶
现代学生中的一股坏风气就是经典阅读太少,人文素养缺乏,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的优秀,自以为很现代,老子、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都没有用了,课余时间可以整天对着电脑,却没有工夫静下心来读一本经典名著,甚至不屑于去读,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大量阅读,带领学生个性化解读文言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能依据自己的具有个性的解读向学生示范,让他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也定然学着去做。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只要我们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文言文就会充满无限的魅力。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
特级老师钱梦龙语:“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新课标也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目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足见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文言文教学存在两大难:
其一是“生之学”与“师之教”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文言文远离现代生活,缺乏语境,既然文言文如此晦涩难懂,学生自然视之为畏途,怕学厌学。于是教师便“善心大发”,可谓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唯恐学生遗漏一词半句;而学生整天听教师打“字词持久战”,又觉得“很没意思”!如此恶性循环,“教”与“学”便陷入两难境地:教师若不“串讲直译”,怕学生“吃不透”文章;若“字字计较”,又担心学生养成依赖与惰性心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其二:“言”与“文”之间的矛盾。过去,工具论一统天下,文言文教学唯“言”独尊,着眼于应试,教师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除了背还是背”;对“文”则是轻描淡写,即便顾及,也是蜻蜓点水。如今人文论大行其道,于是不少人又披着新课改的外衣,或扛着“人文大旗”,结果矫枉过正,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文言课俨然成了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的品德课。 长期以来,从根本上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文言文教学,就在这两端间行走,在“两难”中冲撞,始终走不出低效之轮回,以致今日还在尴尬中寻找出路。
那么,如何才能使文言文教学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结合自己工作以来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言”与“文”有机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很浅近,但是是最根本的。”文言文是以“文言”这种古代规范书面语(而非现今的交际语言)写就的,人们在解读文言文时,首先得扫清语言文字的障碍,——也就是做好“释义”工作,词义理解等语言基础工作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完成语言工作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文”“言”关系,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当下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价值:(1)解读文言文本:因言释文。 “文言”这一独特的语体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其准确而智慧的文字组合,为后人展示了汉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果能通过“言”的解读来阐释它所承载的内容,或许就能捕捉到作品的象外之意,弦外之音。(2)阐释文言作品:因文悟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时,焦虑程度就会偏高;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就会降低,学起来也会轻松。鉴于此,教师若能以“文”为引,从中挖掘出新的内涵,或许就能以“文”带“言”,融“言”于“文”,最终引领学生领略到另一番风景。
二、采用多种导入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好的导入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由彼及此法。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事先读过的课外文言中提到的匡衡,并让其写出“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再启发他们写出“悬梁刺股”和“囊萤映雪”,然后抛出问题:知不知道明初的宋濂是怎么勤奋学习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开始议论和翻阅课文了。
2.故事导入法。用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制造悬念。如:“关羽的勇猛众所周知,最后败在谁的手里?”以这样的悬念引出吕蒙,学习《孙权劝学》,学生应该是兴趣高涨的。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引出《木兰诗》,同样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气氛渲染法。同样以《孙权劝学》为例,一上课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首主题曲.雄壮的乐曲很容易将学生带入三国的纷争当中;在同样的背景音乐中,诵读课文.学生当是兴趣盎然。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各种音频视频资料很容易获得,如果做个勤快人、有心人,多搜集一些保存下来,这将成为用起来省心舒心的宝贵资源。4.实物引入法。实物包括教学挂图、字画墨迹等.直观的东西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文言文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异彩纷呈读课文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就应该重视诵读训练,让学生从实践中触摸古诗文的美。例如:(1)采用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2)采用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进一步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3)进行适当的诵读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才能理解古诗文的意思,把握作者复杂的感情,品味其中的韵味,感受古诗文独特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变得长于诵读,乐于诵读,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四、各抒己见议课文
教文言文一般不宜逐句串讲,只在文章的紧要处或疑难处,酣畅淋漓地讲解即可。这样,由于教学中不是死抠词句,嚼得过细。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
五、生动活泼仿课文
学以致用。文言的学习同样要密切联系实际,特别是要尽量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可以在学习中积累相关素材用于写作,也可以用夹杂文言句式的表述方式练笔,还可以在学习生活当中比拼运用文言的能力。
六、身体力行,感染熏陶
现代学生中的一股坏风气就是经典阅读太少,人文素养缺乏,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的优秀,自以为很现代,老子、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都没有用了,课余时间可以整天对着电脑,却没有工夫静下心来读一本经典名著,甚至不屑于去读,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大量阅读,带领学生个性化解读文言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能依据自己的具有个性的解读向学生示范,让他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也定然学着去做。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只要我们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文言文就会充满无限的魅力。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