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内容要“打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习作要写自己想写的话”,要“感情真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新课改中强调“三维一体”中就有“情感和价值观”。显然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流露真情说真话。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坦露自己的真情呢?
  一、习作内容要“打假”须与生活共进
  习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与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视内在自我时的新奇和敏感的精神写照。习作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习作的活水。脱离生活,习作成为无源之水,只能无病呻吟。刘国正深感于此,提出了习作教学的任务是交给学生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他说,“中学生,十二三到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阅历很多却视而不见,因为他们误认为面和盐非精金美玉,不值得去关注。一旦换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他们如同骑在神鸟的背上降落于奇茫的山谷,忽然发现身边有数不尽的珍宝。”学生不能闭门造车。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踏实的生活根基,就只能是无病呻吟。“春山洽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淡,冬山惨淡而如睡”是审美需求与人文欣赏同语言艺术的完美结合,可它们的根扎在“生活的大课堂”。脱离生活的习作唯有抄书抄杂志,容易出现主题偏离,内容东拉西扯。《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写作教学部分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以生活为基础,用联想和想象,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应将习作与生活间的血肉关系有机联在一起,拒绝生活等于“缘木求鱼”。
  二、习作内容的“假”是应试异化所致
  语文学科是升学必考科目,成绩的好坏决定着教师的地位。特别是上毕业班的语文教师被认为是一线的所谓“骨干教师”,他们经常研究语文习作试题,习作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语文成绩的好坏。在新课改的倡导下高考或中考习作题目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仍改变不了猜题估题押题的怪象,原因是成绩考得好的,家长敬着,领导抬着,社会捧着;考得差的,家长小视,领导轻视,社会鄙视。各种管理体制以成绩为核心。领导看的是分数,语文教师盯的是分数,学生要的是分数。对语文学科人文关怀不够。更有甚者把分数与教师的福利和其它切身利益挂钩,施行淘汰制,“三年”最低,对不起,另谋高就。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处于次要地位的考试评价功能不能再被抬高,本处于主要地位的信息反馈和测量功能更不能被极度弱化。学生的灵魂一步一步被禁固,伤害学生的自尊与创新。
  三、习作内容要“打假”,应在人格中完美自己
  人格,《辞海》解释:“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习作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习作的题材必须丰富,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习作中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可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习作内涵丰富,思想品位高,既有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也有外国优秀文化的“拿来”。语文教师在授习作课时利用好现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以公认的健康人格为参照,规范学生的习作习惯。同时在习作教学目标及其评价标准上,不能只考虑“分数”与“应试”,还要考虑到文化品位与审美意识。习作课上,教师将学生的佳作在班上展示,着力点评,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能达到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的作用。
  总之,要做到学生习作内容的“打假”,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办到的,需要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习作文教学中认真总结经验,共同努力。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一定会开创学生抒写真情的新局面。
  熊训,教师,现居贵州道真。
其他文献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是教师指定现成的习题,让学生作答,然后教师进行批阅。这样的作业只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却往往忽略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忽略了2011版语文课程指标所倡导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获得知识的过程。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任务,绘本教学作为越来越重要的阅读载体,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语文课堂中,绘本以其独特的特点,较大程度弥补了语文课堂的单调乏味,学生在学习绘本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   一、绘本的内涵   (一)绘本的定义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英文名为“picture books”,
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部编语文教材,大大提升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这部教材要求初中生每个年级每学期必读两部名著,并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推荐了四部作品。用温儒敏教授的话来说,这部教材“专治不读书”。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的要求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消息传来后,初中学生们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早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欢欣雀跃,认为
一抬头  白云飘蓝天  一放眼  碧水托紅莲  一启航  卷起千堆雪  一挥手  白鹤舞翩翩  一划浆  清香醉心间  一放歌  鱼儿戏水面  一回首  笑脸喜相逢  一转身  心儿在留恋  雷池美哟胜画卷  千年故事谱新篇  古人  不越你一步  今人  畅游好梦圆
古诗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切入点,促进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掌握古诗内涵、形成情感共鸣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一、营造诵读情境,促进情感启发。这里“诵读情境”,主要是指与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相符的背景气氛。而“诵读”,主要是以此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所以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情感启发作用的发挥,教
写作是学生独立感知世界、激发思维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不外乎写作兴趣不高、教学方法无序、语言积累不足等问题。笔者立足当前初中作文现状,从训练、积累、展评三方面来营造作文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渐进提升。   一、明确作文教学目标,细化作文训练体系   初中作文教学,不能功利性、随意性,要制定明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完善作文训练体系。作文教学目标,要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
很多教师忽视课堂小练笔的落实,导致学生对写话有畏难情绪,一提到写话,便愁眉苦脸。其实,课堂是写作教学的主阵地,想让学生敢写话,善写话,需要在语文课堂上灵活多变地安排“小练笔”。   一、发现精彩点,模仿学写   仿写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体悟,还要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精彩点”,进行模仿学
新课改历经多年以后,社会各界界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本在于回归学生,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应该是从儿童立场出发,回归学生的真实情感,关注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感悟到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堂的灵魂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产生公鸣。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本真的语文课堂,才能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和本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都是快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主题式阅读是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大量的文字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趣味性,因此许多小学生对主题式阅读并不感兴趣,阅读教学成效也迟迟不见提升。而可以集声光电于一身的信息技术则能够有效突破这一教学困境,帮助教师进一步丰富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从而有效实现优化阅读教学成果的目的。  一、主题式阅读教学  主题式阅读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某个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而语言学简而言之就是关于语言的一门系统学问。虽然语文教学偏重实践和运用,语言学倾向于理论,但两者有着相同的对象:语言文字,关系极为密切。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但我们在考察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语言学参与语文教学的程度并不高。鉴于此,本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