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积累、展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学生独立感知世界、激发思维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初中作文教学的难点,不外乎写作兴趣不高、教学方法无序、语言积累不足等问题。笔者立足当前初中作文现状,从训练、积累、展评三方面来营造作文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渐进提升。
   一、明确作文教学目标,细化作文训练体系
   初中作文教学,不能功利性、随意性,要制定明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完善作文训练体系。作文教学目标,要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习惯,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期,有计划的设定作文训练目标,开展针对性训练内容。如每学期要设置“自由写作、规范写作、自主写作”教学计划,特别是在初一,要倡导自由写作,尽量减少写作限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进入初二,要强调规范写作,特别是融入一些写作要求,设定写作目标,把握学生作文教学方向。进入初三,作文教学要强调自主,要提倡个性化写作,突出学生的写作意识,自主意识。当然,作文训练无论是在哪个阶段,都要讲究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要启发学生参与写作,从不断的写作训练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具体来讲,比如某作文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半开放题“越长大,越
其他文献
“千古文章意為先”,而构思立意平淡乏味似乎已成作文之痼疾。怎样使记叙文的构思新颖呢?要摒弃思维惯性,充分运用逆向思维、延展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综合思考,构造出新颖的构思。  逆向思维就是沿着与原来判断或结论相反的方向进行思维活动。它能从反面结果引出正面观点,既不落俗套,又能创新思路,是构造新颖构思的首选。延展思维是以一个目标或思维方向为起点,让想象者沿着不同的方向,顺应各个角度
作为中国古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文言文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的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纵观目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教师传授,学生记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传统模式依然占据言语交流的首席位子。教
2017年全国卷I作文试题是一道典型的“交际写作”文题,有关中国的十二个关键词的有机组合,给学生作文提供了选择的多种可能。抓住文题特征和要求,增强读者意识,明确写作任务,选择耀眼的中国元素,借助情境的精心创设、材料的精心组织、波澜的精心设置,以雍容的中国气度,我们可以演绎出精彩的中国故事。  【真题回放】  2017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卷I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
鲁迅逝世八十余载,“鲁学”一直是显学;关于鲁迅的文字,汗牛充栋。披沙拣金,去芜取精,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简称《忆鲁》)已然被经典化。如果它是一坛酒,鲁迅提供了原料,鲁萧二人的感情是酵母,萧红酿造了它,时间发酵了它,读者品尝了它,认可了它。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怀念鲁迅的文章中,它仍然不会被湮灭。  然而当年端木蕻良看了,却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  在端木蕻良(包括我)的初读印象里,这确
目前为止数量庞大的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研究当中,很大一部分侧重于对整本教材或整个教材体系的分析与研究,偶有几篇论述教材某个板块的,也大多集中在“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这类热门话题。事实上,作为教材内容中的“钉子户”,课后习题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课后习题是巩固学习内容、强化学生语言能力运用的重要工具。如果能够充分合理地将课后习题运用在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确定教学内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是教师指定现成的习题,让学生作答,然后教师进行批阅。这样的作业只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却往往忽略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忽略了2011版语文课程指标所倡导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获得知识的过程。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任务,绘本教学作为越来越重要的阅读载体,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语文课堂中,绘本以其独特的特点,较大程度弥补了语文课堂的单调乏味,学生在学习绘本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   一、绘本的内涵   (一)绘本的定义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英文名为“picture books”,
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部编语文教材,大大提升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这部教材要求初中生每个年级每学期必读两部名著,并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推荐了四部作品。用温儒敏教授的话来说,这部教材“专治不读书”。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的要求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消息传来后,初中学生们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早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欢欣雀跃,认为
一抬头  白云飘蓝天  一放眼  碧水托紅莲  一启航  卷起千堆雪  一挥手  白鹤舞翩翩  一划浆  清香醉心间  一放歌  鱼儿戏水面  一回首  笑脸喜相逢  一转身  心儿在留恋  雷池美哟胜画卷  千年故事谱新篇  古人  不越你一步  今人  畅游好梦圆
古诗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切入点,促进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掌握古诗内涵、形成情感共鸣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一、营造诵读情境,促进情感启发。这里“诵读情境”,主要是指与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相符的背景气氛。而“诵读”,主要是以此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所以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情感启发作用的发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