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一切,为祖国为民族求生存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3cbb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27年以后的10年间,朱德成为国民党悬赏缉捕的“要犯”。国民党当局的封锁,使朱德与亲友隔绝了书信联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朱德出任八路军总指挥,从此以后才得以与四川亲友书信往来。烽火岁月里,家书抵万金。民族的存亡,亲人的牵挂;战斗的艰辛,打了胜仗的喜悦;抛弃一切,为祖国为民族求生存的抗战决心,被一封封书信连接起来。
  “我们有信心并有把握打胜日本”
  1937年9月上旬,朱德率八路军总部奔赴山西抗日前线。途中,他寄四川南溪的前妻陈玉珍并给四川亲友的第一封信:
  玉珍:
  久别甚念。我以革命工作屡(累)及家属,本属常事。但不知你们究受到何等程度,望你接信后将十年情况告我是荷。理书、尚书、宝书等在何处?我俩(两)母亲是否在人间?你的母亲及家属如何?统望告。
  近来,国以(已)亡三分之一,全国抗战已打了月余,我们的队伍已到前线,我已动身在途中。对日战争,我们有信心并有把握打胜日本。如理书等可到前线上来看我,也可以送他们读书。我从没有过一文钱,来时需带一些钱来我用。自别后了你,我的行动谅是你们知道的,不再说。
  此问近好。
   刘钟
  九月五号
  这封信的信封上,朱德亲书:“四川南溪县探交陈平南先生转陈玉珍女士启,玉缄。”又批写:“来信交山西河北八路军总指挥部转。”发信邮戳是“民国廿六年九月六日。” 收信邮戳是 “四川南溪九月二十五日”。从信封上“探交”二字可以看出是朱德多年来没有与对方联系过,更不知道对方下落。陈平南是陈玉珍的弟弟,在封建社会里,男人的地位和名气大于女人,由他转交是理想的人选。信封上批注的来信地址,说明了朱德所率八路军总部住址没有固定的地方,这是战斗的环境和需要所致。事实上,八路军总部当时在山西境内迁徙达60多处。
  信中内容主要有三:一是朱德誓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他把受到敌视,株连家属,视为预料之中的常事。揭看这段史事,让人痛心:朱德作为红军总司令,威震敌胆,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拿他没办法,便拿他四川亲属是问。国民党当局一方面在川内四处巡捕朱德的儿子朱琦和女儿朱敏,害得他们隐姓埋名,四处颠沛流离,没有容身之地,后来经过党的地下组织艰辛努力,方才将兄妹二人分别找到。另一方面派军队到朱德老家仪陇县捕亲属、挖祖坟,做丧天害理、绝灭人性之事。这些罪恶行径,朱德在当时却不得而知,只能做为常事对待。但是作为一个血肉之躯,朱德又无不牵挂自己的亲人。信中提到“理书”即朱德二哥朱代凤之子、“尚书”即朱德大哥朱代历之子、“宝书”即朱德的儿子朱琦;“两母亲”一词,系指其生母钟氏养母刘氏,落款“刘钟”便是以两母亲姓氏做化名,表达了朱德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儿女情长,人皆有之,舍小家为大家,表现出一个革命者无私无畏的品德。二是告之抗战形势:国土已被日寇侵占三分之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朱德率八路军已奔赴前线。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我们有信心并有把握打胜日本”。在朱德率部开赴前线之前,朱德题写的抗日誓词也充分体现了打胜日本的信心和决心。“我辈皆炎黄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三是作为职业军人,官至指挥千军万马的“总司令”高位,朱德却没有薪水,身无分文。这既反映了共产党人不为个人利益,而为革命献身,为真理奋斗的无私精神,又反映出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以至于要亲人筹集钱财来前线,这在以后的信中也多次反映出来。
  “欲爱国牺牲”者“无妨多来”
  朱德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八路军总指挥的消息,通过媒体已传遍各地。陈玉珍也知道了朱德的一些消息,于是她在未收到朱德于9月5日写给她的那封信之前,于9月12日给朱德发出了信件,朱德于9月27日收到之后即回信给陈玉珍:
  玉珍:
  九月十二日的信于二十七号在前线作战区收到,知道你十年苦况,如同一日。家中支持多赖你奋斗,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想(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我的母亲仍在南溪或回川北去了,川北的母亲现在还在否,川北家中情況如何?望调查告知。庄弟及理书、尚书、宝书、许明扬等,现在还生存否,做什么事,在何处?统望调查告知,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战线,决不要误此光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可办好。昨二十四五两日,我们的八路军参加上打了几个小胜仗,夺得大炮一门,弹两千多发,战车七十四辆,打死敌人千多个,俘二百多,得军用品很多,全线士气为之一壮。如各军都同我们一样,那就不难打退敌人和消灭敌人。平南飞陕尚未见面,是否来山西还不知道。以后不宜花去无用之钱来看我,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家庭累事均由你处置,我从不过问。手此致复。并问亲友均好。
  朱德
   九月廿七
  由于陈玉珍的这一封信是在没有收到朱德的前一封信之前写给朱德的,所以朱德在回信中再次询问家乡亲属情况。所提到的“庄弟”即朱德幺弟朱代庄、“许明扬”即朱德姐姐朱秋香之子。信中再次提到二哥朱代凤之子“理书”、大哥朱代历之子“尚书”及自己的儿子“宝书”朱琦,并表示要“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战线,决不可误此光阴”。但同时强调“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绝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良规”。这是这封信的精髓。信中还特别提到“昨二十四五两日,我们的八路军参加上打了几个小胜仗”,这就是朱德率八路军开赴山西与日寇打的第一仗——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斗。1937年9月23日,朱德在五台县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收到阎锡山电告:二十二日夜间日军突然奇袭平型关阵地,发生激战,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这时,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正向平型关附近开进,朱德与彭德怀立即电令林彪、聂荣臻率领的一一五师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24日夜,第一一五师主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右侧高地。25日7时许,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附近对日军第五师团(即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发起伏击,激战至13时,战斗胜利结束。此役歼敌1000余人,毁敌汽车79辆、摩托车三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这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开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样一次震惊中外、令日寇胆战心惊的战斗, 在朱德这位运筹帷幄、身经百战的指挥员面前,也只能算作“小胜仗”而已,表现出他和人民军队藐视敌人的胆略和正义之师抗战必胜的决心。
  “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
  平型关战斗一结束,朱德便率领总部的一些同志到一一五师驻地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做出了我们与日寇的战争“在战略上,我们打的是持久战,在战术上,我们打的是速决战,而混合使用运动战和游击战”的论断。随后,朱德根据中央的部署,迅速将八路军各部由集中配置改变为分散配置,实行大规模战略展开。他指示各部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机动灵活地袭击,不断消灭敌军。
  1937年10月中旬,朱德指挥八路军同国民党友军配合,展开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作战规模最大、对日军打击最沉重的一次战役——忻口战役。在这一阶段,朱德日夜辛劳,奔忙于总部和各部及友军之间。在此期间他又收到了陈玉珍的数封来信,辛劳之中,他于1937年11月6日给陈玉珍回信:
  玉珍:
  由南溪来信数封均收到,悉一切情形,又家中朱礼书来信亦悉。
  许明扬近到我处,见面亦谈及家中情况。十年来的家中破产、凋零、死亡、流亡、旱灾、兵灾,实不成样子。我早已看到封建社会之破产,这是当然的结果。尚书死去,云生转姓,后事已完,我再不念及。惟两老母均八十,尚在饿饭中,实不忍闻。望你将南溪书籍全卖及产业卖去一部,接济两母千元以内,至少四百元以上的款,以终余年,望千万办到。至于你的生活,望你独立自主的过活,切不要依赖我,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年来坚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现时虽编为(革)国民革命军,仍是无薪水,一切工作照旧,也只有这样才能将革命做得成功。近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即将来亦无宁日。我这种生活非你们可能处也,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我虽老已五十二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万望你们勿以护国军时代看我。
  望你独立自主,决不宜来前方,亦不应依赖我。专此布复。并望独立。
  朱德
  十一月六号
  山西昔阳县
  时局的变幻无常,不知陈玉珍何时能收到这封信,也不知两位老母何时能收到陈玉珍的接济款。对母亲的牵挂,无时无刻不在做儿的心头。不久,川北老家来人向朱老总再次诉及悲伤的家境,让人心碎。1937年11月27日,朱德在山西洪洞战地,又给老家学友、滇军时期在朱德旅部做军需工作、居住在泸州的戴与龄写了一封求援信,以着力解决两位母亲的生活困窘。信中写道:“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健康,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
  从数封陈玉珍的来信和川北仪陇老家侄儿朱理书的来信,以及外侄儿许明扬已到山西八路军总部,向朱德谈及的情况,是他早已预料之中的。由于封建没落社会制度的腐朽和天灾人祸造成家中破产、凋零、死亡、流亡,又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连祖坟都被人挖,儿子朱琦(即信中提到的“云生”)也转姓四处流亡,可谓惨不忍睹,不成样子。死者已往,后事已完,再不念及。然而,家中两位80多岁老母却还在饥饿之中,实不忍闻。真乃千古伤心,断肠人语啊!因此,朱德再三嘱托前妻陈玉珍变卖南溪书籍和产业,并向老友发信求助,接济川北老家的两位母亲,让她们以终余年。
  面对让人呜咽流涕的家中惨状,和革命工作的艰难困苦,朱德没有被击倒,没有退却,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支撑着他。当时的朱德,既不是护国战争时代的朱德,也不是军阀混战的大革命时代的朱德,而是为国为人民而奋斗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的朱德。“我决不能再顾及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及我革命。”“我虽老已五十二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決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这就是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是最崇高的民族精神。“不管敌人怎样残暴,怎样强悍,在抗战到底的进程里,最后的胜利终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我们不但有着这样坚决的信念,民族解放的灯塔亦在这样照耀着我们走向最后的胜利!”
  努力建立统一战线,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
  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中阐述抗日游击战争诸要素时指出:“要努力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群众的政治中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大家应该把自己变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发动和团结广大的民众起来抗日,起来自卫,在这样的行动中,把广大民众教育成为抗日战士。为了民族的存亡,驱逐日寇出中国,朱德的统一战线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也包含在与亲友的书信之中。1937年12月26日,朱德致故交许小鲁、刘挹清的信即是其中一例:
  小鲁、挹清两兄:
  十一月九日来信敬悉。吾辈幼年曾闻亡国之痛,彼此奔驰已数十年矣,至今吾辈即身尝之,此等滋味实不堪忍受。弟本此怕亡国之关(观)念,始终即与日寇作有顺序长期之抵抗,以期吾民族吾国家不亡耳。时至今日国之将亡,虽斗争数十年,罪过言之不及,何敢言功。但处此国家危亡之际,吾国人应尽匹夫有责之古训。大家努力建立统一战线,以期达到全民抗战之实质,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两兄在川,祈努力统一战线工作是荷。此
  敬礼
   朱德
  十二月廿六号复
  许小鲁、刘挹清均系仪陇人,是朱德青少年时期的同学,许曾任国民党部队的旅长;刘挹清曾在川康绥靖公署做事。 朱德这封信就是从山西洪洞县八路军总部寄到四川成都的川康绥靖公署的。朱德与戴与龄、许小鲁、刘挹清等同学就学于席聘三先生私塾时,经常听席聘三先生讲述太平天国革命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悲痛历史,萌发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顺庆府中学堂学习时,学堂监督张澜、教师刘寿川等都是曾留日归来的维新派人物,他们常给学生灌输救国救民思想,让他们阅读邹容的《革命军》、严复译的《天演论》等进步书刊,培养其救国救民的思想。后来,他们便各自投入推翻封建帝制的洪流中去……
  朱德为国为民族求生存,抛弃了自己的一切。家乡人民在他的誓言召唤下,在他的行为带动下,在他的精神激励下,采取各种方式,投身到救国救民的抗日统一战线中来。
  1937年9月,朱德致亲属的信中写道:“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11月,在致他同窗老乡戴与龄的信中写道:“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日夜不停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仗。”
  在朱总的号召和前线胜利消息的激励下,家乡青壮年踊跃应征入伍,随川军北上抗日。据仪陇县志记载:“在抗日战争中,全县有13353名青壮年参军,其中数千人为国捐躯。”不少仪陇籍战士在山西抗日前线,听过朱总司令给川军所作的报告和观看了以丁玲为首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为川军演出的抗日文艺节目,鼓舞将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狠狠打击日寇。入伍以后有不少战士被提升为排、连、营、团职军官,尤其是八路军中的许多仪陇籍官兵都是抗击日寇、完成各项任务的楷模。如仪陇籍战士陈学陶,1939年从炮兵技校毕业后,历任炮兵团排长、连长、营教导员等职,在太行山区参加过数十次战斗,在“百团大战”中立功,被晋升为山炮大队大队长;仪陇籍战士黎德祥,模范完成各项任务,后任八路军山西、河南先遣队司令部电话班副班长、班长、排长、通讯参谋 、第五军司令部架设干事、第八军电讯局局长,每次战斗中,他都及时、正确无误地完成了通讯任务,还在“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中立功受奖。
  1938年春,朱德给马鞍场旧友宁相齐写信,希望家乡能组织一支担架队,奔赴前线,支援抗日。消息传开后,不到半月,马鞍场和附近的青壮年就有2000多人报了名,选了1000人组成担架队。如此庞大的队伍要上前线,经费是一个大问题。于是,便派人到成都,请求仪陇同乡会予以募捐。这消息被《中央日报》公布后,遭到国民党政府的制止,使担架队未能如愿成行。朱德知道仪陇招民伕失败,又去信正在泸州的戴与龄:“与龄老弟,抗战一开始,前方很需要人,希望你在后方招募三千民伕来参加抗日战争。”与龄接信后积极动员组织青壮年,并多方筹集路费。但不久又收到朱德的信说:“我们在前线已把群众发动起来,当地人民踊跃参军支前,你就不要再招民伕了。”此事至今还在家乡人民中流传。
  抗战期间,朱德从前线寄发给四川亲友的这些信函,从字里行间体现了朱德受命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把党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个人一切的崇高品德和精神境界;充满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炽热的爱,对侵略者刻骨的恨;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嘱托、希望与要求;充分表现了朱德总司令努力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抛弃一切,驱逐日寇,为国为民族求生存,矢志不移的坚强信念;同时,这些信还真实地展示了八路军将士与敌人浴血奋战、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勇悲壮的历史画面。读来让人感叹不已,激奋不已,应成为千古流传的至理书信。
  如今,这些信件分别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和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充分发挥着特殊的“以物育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作用。
  (责编兴柱)
其他文献
中国近代历史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民族不独立;第二,社会未能工业化、现代化。它们一起把中国、把中华民族拖进了濒临死亡的境地。抗日战争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这个根本转折,一是中国第一次取得了反侵略的全面胜利,二是人民抗战决定性地改变了中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抗战胜利准备了新中国与旧中国的决战。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人民解放战争很快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随之诞生。新中国代替旧中国,标志着中华民
期刊
1958年,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围绕设置“长波电台”问题发生原则分歧,中苏“蜜月”结束。  赫鲁晓夫主张中苏两国共同建立、管理和使用长波电台  1958年初,苏联核动力潜艇试航初步成功,实现了潜艇舰队脱离海岸进行远洋航行的愿望。这就意味着苏联海军可以埋伏在海洋深处随时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远洋潜艇与本土指挥部的通讯和联络问题,那时没有卫星,必须依靠无线电台。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苏联海
期刊
正如金子不是黄土它总会发光一样,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尽管开始并不为人们所了解,所认识,但经过历史的沉淀,终究会显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自身的价值。回顾山西革命历史,当年被贬称的“沁州路线”,其实是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沁州精神”,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大力发扬。  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以薄一波为首的中共山西公开工委,在北方局刘少奇的领导下,与山西当局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统一战线关系。他们遵照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
期刊
在毛泽东一生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无数个第一。毛泽东任命的第一位县长王次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  王次淳是遂川县西庄村人,1902年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都租田耕种的佃农家庭,家贫如洗,唯一的家当就是用来栖身度日的一栋破草屋。因为穷,他虽然身强力壮,老实忠厚,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还是娶不上媳妇。过去他不明白穷人为什么穷,只是自怨自叹自己命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穷苦线上挣扎度日。  1
期刊
友人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寄来一部新出版的《平鲁人物志》精装本,大16开,全本532页。从公元585年出生的唐代名将尉迟恭(门神爷)起,到2009年止,在1400多年的历史长廊内,共选出770人入《志》,可谓沙里淘金,群星璀璨。  令我吃惊的是,翻阅到《志》的71页至73页上,有10位抗日烈士的英名被依次排列在一起。他们生前是同乡、同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在党的隐蔽战线上工作,同在1942年
期刊
胡厥文(1895-1989)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在改革开放之初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切交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1年初,胡厥文调查了江苏省常州市工业发展的情况。常州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工业基础薄弱,既不如无锡,更比不了上海,但为什么能在改革开放后的很短时间里,工业便得到迅速发展,走在全国中、小城市的最前列?胡厥文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他认为常州的工业建设走出了一
期刊
柳直荀(1898—1932)又名克明,湖南长沙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在学生时代,柳直荀就受到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影响,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他任湖南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他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六军政治委员,1932年9月被害,时年34岁。    瑟虎弟:  各次寄我的信都收到了。上海此刻已到了国民革命军手里,不知情形怎样?或者一切的事也和汉口的
期刊
“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他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了党和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付出最宝贵的生命。  1947年11月3日,在山西省寿阳县宗艾镇,一位名叫尹灵芝的16岁少女经历敌人15天严刑之后,高呼“共产党万岁”,昂首走向铡刀。含苞待放的生命定格在这一刻。她的英勇就义,在身后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作为英雄尹灵芝的同龄人和发掘尹灵芝烈士事迹的参与者之一,这位女英雄短暂鲜活
期刊
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曾先后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的一生,正如周恩来所评价的:“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帜……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成就,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少年时就怀抱“科学救国的理想”  李四光,原名仲揆,字福生,湖北黄冈人
期刊
我怀揣朝圣般的心情,重新踏上了这条决定中国命运的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所在城市组织歌咏会,我参加的单位合唱团演唱的就是《长征组歌》之一“四渡赤水出奇兵”。那优美的旋律、胜利的豪情、沉雄的节奏,深深感动着我。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脑子稍有闲暇,雪山、草地、湍流,瑞金、遵义、贵阳,赤水河、大渡河、金沙江……一个个代表性的词汇就会纷至沓来,激起我的向往。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心愿:只要有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