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直荀给弟弟的信(节录)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直荀(1898—1932)又名克明,湖南长沙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在学生时代,柳直荀就受到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影响,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他任湖南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他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六军政治委员,1932年9月被害,时年34岁。
  
  瑟虎弟:
  各次寄我的信都收到了。上海此刻已到了国民革命军手里,不知情形怎样?或者一切的事也和汉口的英租界一样较前腐败十倍。但这是国民最初管理政权必有的现象,望弟对此抱乐观的态度。国民政治能力是要从实际上训练得来,读了政治书而不亲身管理政治,那种学习是靠不住的,在行动中去学习,在学习中去行动。
  近来农协事务颇忙,乡村中打倒土豪劣紳之运动,颇为激烈。我们现在是主张乡村中要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想不久即可实现。
  ……
  近来省城不独无钱可借,并且有钱也无处可存,这种现象大约要到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候才能解决。
  兄直荀
  注释:
  ①此信写于1927年3月29日。
其他文献
刘占魁,1922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鄄城县大埝乡西店村,现在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  1945年秋,刘占魁参加了邯郸战役,并亲手活捉了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四十军军长)马法五。这是他一生中最为荣耀的事件,也是他后半生常对后人提起的事。近日,刘占魁老人向笔者讲述了在邯郸战役中活捉马法五的经过。   抗日战争中,刘占魁在老家当自卫队队长,1940年3月,鄄城县成立了抗日县政府,并成立抗日区队,原
期刊
拿起由张之华先生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祉兹翰墨拾遗》一书,在封面淡雅的水墨山水间,一位睿智的老者目光如炬,透过历史的云烟,向我微笑。张祉兹先生名锡福,字祉兹,以字行,四川雅安人,生于1889年,卒于1961年。诚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在本书的序中所言:“他是近现代中国的一个爱国的和积极参加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分子,一个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一个积极拥护和支持党的各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始终回响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主旋律。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些登高而呼、运筹帷幄的伟人风采,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烈士精神,同仇敌忾、血火拼杀的战斗场景,更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之魂,如奇峰巨峦,绵延不绝,波澜壮阔,蔚为奇观。伫足回望,令人心生敬仰,遐思无限。  平型关,便是这样一个承载了民族不屈精神、见证了八路军英勇抗击侵略者的伟大的名字。  众所
期刊
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共党史期刊必须积极参与、展示自己功能的宝贵时机。《党史文汇》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从今年第一期起开始了“党史文汇杯”征文活动,并在刊物上开辟栏目,进行报道。从目前读到的刊物看,这一活动出场声势大,开篇有韵味,所发文字凝重新颖,先声夺人,相信它必将是一场有始有终有影响有实效的党史宣传战役。  计划周密,设想全面。从去年第4期起,该刊
期刊
中国近代历史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民族不独立;第二,社会未能工业化、现代化。它们一起把中国、把中华民族拖进了濒临死亡的境地。抗日战争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这个根本转折,一是中国第一次取得了反侵略的全面胜利,二是人民抗战决定性地改变了中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抗战胜利准备了新中国与旧中国的决战。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人民解放战争很快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随之诞生。新中国代替旧中国,标志着中华民
期刊
1958年,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围绕设置“长波电台”问题发生原则分歧,中苏“蜜月”结束。  赫鲁晓夫主张中苏两国共同建立、管理和使用长波电台  1958年初,苏联核动力潜艇试航初步成功,实现了潜艇舰队脱离海岸进行远洋航行的愿望。这就意味着苏联海军可以埋伏在海洋深处随时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远洋潜艇与本土指挥部的通讯和联络问题,那时没有卫星,必须依靠无线电台。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苏联海
期刊
正如金子不是黄土它总会发光一样,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尽管开始并不为人们所了解,所认识,但经过历史的沉淀,终究会显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自身的价值。回顾山西革命历史,当年被贬称的“沁州路线”,其实是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沁州精神”,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大力发扬。  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以薄一波为首的中共山西公开工委,在北方局刘少奇的领导下,与山西当局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统一战线关系。他们遵照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
期刊
在毛泽东一生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无数个第一。毛泽东任命的第一位县长王次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  王次淳是遂川县西庄村人,1902年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都租田耕种的佃农家庭,家贫如洗,唯一的家当就是用来栖身度日的一栋破草屋。因为穷,他虽然身强力壮,老实忠厚,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还是娶不上媳妇。过去他不明白穷人为什么穷,只是自怨自叹自己命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穷苦线上挣扎度日。  1
期刊
友人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寄来一部新出版的《平鲁人物志》精装本,大16开,全本532页。从公元585年出生的唐代名将尉迟恭(门神爷)起,到2009年止,在1400多年的历史长廊内,共选出770人入《志》,可谓沙里淘金,群星璀璨。  令我吃惊的是,翻阅到《志》的71页至73页上,有10位抗日烈士的英名被依次排列在一起。他们生前是同乡、同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在党的隐蔽战线上工作,同在1942年
期刊
胡厥文(1895-1989)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在改革开放之初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切交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1年初,胡厥文调查了江苏省常州市工业发展的情况。常州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工业基础薄弱,既不如无锡,更比不了上海,但为什么能在改革开放后的很短时间里,工业便得到迅速发展,走在全国中、小城市的最前列?胡厥文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他认为常州的工业建设走出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