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作弊药”骗局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jin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析乙肝作弊药的成分
  
  据了解,“乙肝体检作弊药”的主要成分就是丙种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干扰素和拉米夫定。那么,使用含这些成分的药后,到底是否能“体检过关”?
  
  丙种免疫球蛋白
  
  对乙肝的效果:是从健康人血浆、血清和胎盘血中分离提纯的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免疫缺陷病以及麻疹、水痘、腮腺炎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防治。它对乙肝病毒没有特异性,不可能使乙肝任何指标转阴,所以医生不会使用它治疗,预防乙肝,而只会作为辅助药物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
  结论:根本不可能在用药后完全查不出乙肝病毒。
  
  特别提醒
  丙种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血液制剂绝对不能滥用,否则对人体有害。
  
  乙肝免疫球蛋白
  
  对乙肝的效果: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结论:属于预防用药,对已经感染乙肝病毒者,不可能使用后就能实现表面抗原转阴。
  
  干扰素
  
  对乙肝的效果: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药物之一。干扰素治疗乙肝依靠其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两方面的作用。但是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只限于复制性乙肝病毒DNA,并不能清除存在于肝细胞核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模板,停药后病毒可以再现复制,且不能清除已经与宿主DNA整合的病毒基因。
  结论:无论用多少干扰素,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清除乙肝病毒的所有标志物。
  
  特别提醒
  干扰素虽然有抗病毒作用,但它的不良反应较多,如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恶心等,不少人难以耐受。
  
  拉米夫定
  
  对乙肝的效果:抑制乙肝病毒DNA作用较强,但在肝组织无炎症活动时乙肝病毒DNA难以转阴,转氨酶升高者e抗原血清转换一年不到20%。
  结论:数天的拉米夫定用药不可能使乙肝病毒DNA滴度下降,e抗原不可能转阴,更谈不上表面抗原转阴。
  
  特别提醒
  拉米夫定用法是每天一片(0.1克),即使这个剂量,使用不当也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乳酸性酸中毒和脂肪变性。如果遵照“乙肝作弊药”的用法,即一次服用5片,这是严重超剂量使用,极有可能引起患者造血系统抑制,肝、肾衰竭,后果不堪设想。
  
  总结
  
  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长期存在于肝细胞核内复制模板内,自我复制速度很快,大约每天可以生产1013个病毒体后代。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拉米夫定,长疗程治疗都无法使乙肝标志物转阴,数味药物数天用药,更不可能使乙肝标志物转阴。
  需要提醒的是,乱用药物会对身体产生很大损害。“乙肝体检作弊药”更是几类药物的拼凑,未经医生指导就胡乱联合应用这些药物。甚至超剂量服用这些药物,药物的毒副作用会产生叠加或扩大,将对服用者的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因此,使用后不仅不可能在数天后通过体检,而且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
  
  正确看待乙肝体检
  
  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状态的初步检查。虽然项目少,检查简单,但是意义非常重要。应当积极看待乙肝体检,正确看待检查结果。乙肝病毒携带者不J必自卑和恐惧,由于很多携带者在求职、生活中遭受歧视,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有关部门已经规定:乙肝大小三阳及携带者均符合体检合格标准,与正常人一样享受公平的职业待遇,各类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不得进行乙肝项目检测,
  乙肝病毒携带者遭到社会歧视的根源是对乙肝认识不足。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血液、母婴和性,而同一办公室工作、同桌就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很大程度上,社会上的“乙肝歧视”为“乙肝作弊药”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应当尊重科学,消除偏见,那样也就不会有“乙肝作弊药”这类现象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
  “乙肝作弊药”能使乙肝五项转阴是骗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未批准过任何一种药,在服用之后,就能短时间内使乙肝五项指标全部转阴。网上宣传的“乙肝作弊药”是一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虚假宣传,谨防上当受骗。治疗乙肝的药物在临床中是严格控制的,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乱用会产生较大毒副作用,未遵医嘱将几种药联合使用隐藏巨大风险。
其他文献
2010年上海世博会持续时间长,自5月至10月绵延半年之久;规模大,参观人数众多,估计约7000万国内外参观者光临。这几千万人“吃”在上海,既要满足他们对美味佳肴的需求,还要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安全,无疑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倡议,大家要及早做好准备,防止世博会期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细数食品安全6隐患    上海世博会期间,食品供应品种复杂,食品来源既有国内的也有国
老百姓常有“冬练三九”的说法。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在“冷刺激”作用下,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增强抗寒能力。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天冷怎么练”的问题,别着急,就请专家为您支招。    攻略1:在恰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锻炼    不少人喜欢在冬季低温环境中健身,但是,人们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各有不同,想准确界定多少摄氏度属于低温,多少摄氏度适合锻炼就很困难了。国外有研究发现,如果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最佳环境
近年来,“食物相克”的说法广泛流传,不仅是过去的一些“相克”食物如“大葱加蜂蜜断肠”“柿子加螃蟹中毒”被反复传说,而且还把很多日常吃的食物如“土豆烧牛肉”“黄瓜炒鸡蛋”,也贴上了“相克”的标签,变成了禁忌的食物搭配。所谓的“太医”“大师”们在电视上信口开河,不负责任地大讲“食物相克”;“食物相克”类图书成了畅销书,小报小刊以及互联网相关报道更是比比皆是,搞得人们一头雾水。很多人在问:“食物相克”是
自古以来,酒与人类之间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人们用饮酒来抒发感情、品味生活。“李白斗酒诗百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逢知己千杯少”等广为传颂的诗句都与酒有关。在中国,饮酒已成为一种文化,喜庆节日、朋友聚会,都少不了它。在大家熟知的饮酒“经验”里,“不空腹饮酒”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一条。为什么不能空腹饮酒?或许大家会回答,空腹饮酒容易醉。不过,空腹喝酒仅仅是“易醉”那么简单吗?不是。  最近,我在
生活实例    89岁的罗先生患脑出血病后,一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近日,罗先生因肺部感染到医院就诊,医生逐给予青霉素治疗,用药3天后病情好转。可没想到的是,在用药的第4天上午,当液体输入10分钟时,罗先生突然出现阵挛性、强直性抽搐,后呈中度昏迷。虽然医生采用各种方法抢救,可罗先生的病情仍没有好转,反而昏迷加重,于36小时后死亡。最后,医生考虑罗先生的死与他年龄较大、体弱多病,大剂量静脉滴注青
一天上午,我正在看门诊,一位病人急匆匆地走进诊室,对我说:“医生,我一大早就来挂号,但搞错了科室,挂到别的科去了,那边的医生说不能看,要我找对症的专科加号,您能不能给我加个号?”我很为难,告诉他说:“我今天已经加了很多号了,你若要加号的话,需要等到最后看,或者,你可以换一天再来。”病人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在那边排的是第2号,挂错号是你们分诊护士的问题,怎么能让我等那么久呢?必须让我先看!”面对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20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40万;我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在全国不少大城市,恶性肿瘤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第一死亡原因。  前不久,一张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微博上疯转。该地图罗列的癌症村数量超过200个,涵盖20多个省份,江苏盐城、无锡、镇江三地5个村,重庆市梁平县4个村“榜上有名”......一时间,“中国癌症村“地图在网络上引起网友广
烈日炎炎,出汗多是必然的、正常的生理现象。可是对有腋臭的人来说,出汗多、穿衣服少,腋下不断散发出气味来,实在令人烦恼。现在社会上有关腋臭治疗的广告很多,患者往往感到困惑:到底哪些可信,哪些不该信呢?    读者情报一:  最近,我看到一则资料。上面介绍一种消除腋臭的“腋露”。这份资料上说,“B螺旋体真菌体”是产生腋臭气味的根源,而这种“腋露”可以杀灭“B螺旋体真菌体”,从而能够3个月内消除腋臭。而
汪小姐:  我今年刚刚30岁,最近单位组织体检,查出我血糖异常,虽然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已经离糖尿病不远了。同事们都说我身材也瘦瘦的,完全不像糖尿病的“苗子”。但因为我妈妈患有糖尿病,医生说我具有遗传基础。想想我的人生还没走到一半,以后的大半辈子就要被糖尿病所累,真的好无奈:难道我必须步妈妈后尘,加入糖尿病大军吗?    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临床综合病症。因为糖尿病患者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生
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会导致截肢吗  我今年65岁,患糖尿病十几年了,前几天左脚趾擦破点皮,有点红肿,涂了点消炎药稍好些。听说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不容易愈合,严重的还会截肢。是真的吗,应如何预防?  上海张伟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教授薛冠华:患糖尿病的人,由于血糖较高,如果擦破皮肤易发生感染且不易愈合。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患者的足部,称“糖尿病足”,感染极易扩散,严重者2~3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