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国癌症村”地图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8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20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40万;我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在全国不少大城市,恶性肿瘤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第一死亡原因。
  前不久,一张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微博上疯转。该地图罗列的癌症村数量超过200个,涵盖20多个省份,江苏盐城、无锡、镇江三地5个村,重庆市梁平县4个村“榜上有名”......一时间,“中国癌症村“地图在网络上引起网友广泛围观。那么,如何看待网络上那份触目惊心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其命名是否科学?面对日渐高发的癌症,我们又应该怎样预防?为此,本刊特别邀请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高玉堂研究员,为大家解析这些问题。
  大众医学: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微博上疯转,公众应该如何看待?
  高玉堂:癌症是我国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现今,治疗癌症还有一定难度。因此,这张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微博上一经发表,立即引起网友转发和热议,也就不奇怪。我们认为,网友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生存环境,这是好事,体现了主人公意识。但是,对于这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大家需要持谨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癌症村"地图并非由肿瘤专业机构、肿瘤专业人士科学评估而制成,在该地图“榜上有名“的江苏盐城、无锡、镇江三地5个村,以及重庆市梁平县4个村,经官方证实均不属实。所以,可以认为,“中国癌症村"地图缺乏科学依据,有待核实。
  大众医学:专业机构有没有制作过类似的"中国癌症"地图?公众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相关信息?
  高玉堂:20世纪70年代,中国肿瘤权威机构曾组织众多肿瘤专业人士开展全国死因回顾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曾出版过“中国癌症地图”,该地图详细描绘了中国癌症发病的“地域“特点,为我国防治癌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岁月变迁,各个地区的“癌症谱”已发生很大变化,有些过去高发的癌症已经降低,有些过去少见的癌症逐渐增多。虽然此后中国肿瘤权威机构没有再出版“中国癌症地图”,但是,我国许多地区建立了恶性肿瘤登记制度,国家癌症防治机构每年发布癌症死因、发病等相关信息。因此,网友可以到我国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以及各省市肿瘤防治机构的官方网站查看相关信息或查阅发布的肿瘤发病、死亡资料,获得相关知识。
  大众医学:在专业上,有没有“癌症村”这个说法?
  高玉堂:在一些人眼里,所谓“癌症村”就是哪个地区多了几个化工厂、药厂等,多排放了一些污染物或污染水,附近的村子多出现了几个癌症病人,就说这是一个“癌症村”。实际上,确定癌症是否高发,是否病人增加,是否为“癌症村”,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定标准。所谓高发是指与一般人群的发病水平比較而言。经过多年时间的观察,如果按当地一般人群的癌症发病、死亡水平进行估算,这些村子癌症病人的实际发生数和死亡数确实比估算的预期发生数和死亡数高,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騐有显著性意义,我们才可认为这些村子是癌症“高发区”。当然,还要看是哪些癌症高发,而不是泛泛的癌症高发。由此可见,“癌症村”的说法有哗众取宠之意,网友不可全信其图上所标示的具体村落,要组织专业人员核实,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大众医学:癌症“高发”是否与附近的化工厂、药厂等一定有关?
  高玉堂:在癌症病因研究中,找到癌症“高发区”仅仅是第一步,后面还需要专家做大量工作,才能确定“高发”是否与附近化工厂、药厂有关系,因为癌症的发生是很复杂的。例如,调查证实,云南省某锡矿,其矿工中肺癌病人很多,属于“高发”。专家经过长时间病因研究后发现,除暴露于氡子体电离辐射、砷等化学物质外,矿工中90%以上的矿工都抽烟,而香烟与肺癌的关系早已明确。职业暴露和吸烟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危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交互作用,危险性成倍地增加。此外,如果某些地区的人口主要是老年人,那么,该地区多发生几亇癌症病人可能是正常现象。现在,有些地区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从癌症发病率看,老年人比中青年要高得多。如果病人不是患同一种癌,譬如说发生几个肺癌、几个乳腺癌、几个大肠癌等,也不能说,这个地方癌症高发一定与某化工厂、药厂污染有直接关系。当然,如果确实有证据认为附近的企业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即使尚未出现癌症高发,当地有关部门也应负起监管责任,不能放任不管。
  大众医学:目前,我国比较公认的癌症“高发”区和高发人群有哪些?
  高玉堂:中国死因回顾调查发现,胃癌、肝癌在东南沿海一带较多;从江浙到福建、广东、广西一带,江苏的启东、广西的扶绥,是传统的肝癌高发区,不过现在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不吃霉变食物、改水等后,发病率已明显下降;长江以南、尤其是广东是鼻咽癌的高发区,所以,鼻咽癌有“广东瘤”之称;食管癌北方高于南方,河南林县是著名高发的地方,近几年发病率也有所下降。此外,不同的癌症与不同生活习惯、职业有关。如吸烟,不仅容易引发肺癌,它还会诱发口腔癌、膀胱癌、食管癌、胰腺癌、宫颈癌、肾癌等多种癌症。某些职业人群,一些癌症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白血病是儿童的多发肿瘤。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宫颈癌、胃癌,农村高于城市。
  大众医学:这些地区,癌症“高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高玉堂: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要强调的亇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过多攝入含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以及体力活动少等;职业环境中暴露于致癌物;大气、水、土埌中致癌物污染;有些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个体遗传易感性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近70%的癌症发生是和吸烟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联的。至于公众关心的环境污染,近日,我国环保部公开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显示:“我国有3千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可见,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大众医学:有网友说,“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地下水已经化验出100多种污染物”。饮用这样的水,是否会增加癌症发病率?
  高玉堂:近年来,媒体陆续报道了“松花江苯泄漏、广东北江镉污染”等消息,近日,更有山东潍坊被疑有企业往深层地下排污。这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遭遇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急性水环境事件,除了出现饮用水危机,还引发了公众对水现状与癌症高发的忧虑。水污染与癌症发病率的关系要通过长期的调查观察和监测才能确定,如 污染前与污染后(需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并排除其他因素的可能影响)人群的发病率是否有差异,喝被污染水与不喝被污染水人群癌症发病率是否有显著差异,水中是否含有明确的致癌物和必要的实騐证据。“水污染”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大众医学:公众应该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
  高玉堂:随着人口老龄化,癌症发病率不断增加,预防癌症刻不容缓。戒烟和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在癌症的预防中尤其重要。研究表明,每天吸烟支数越多、吸烟年限越长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越大。英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从70年代起开始着手控烟,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两国吸烟率显著减少,肺癌发病率也明显下降。还有研究证实,吸烟对人群肺癌的危害程度比大气污染更严重。此外,防治肥胖也可以减少患癌风险,应避免过度贪吃美食,尤其是避免长期贪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还要注意保持体力活动及运动。我们还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对预防癌症也有作用。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科学院何传启研究员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其中推荐的“中国人参考食谱”中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量大大超过国人的需求,因此见诸媒体之后,许多专家对此说法表示质疑和批评。为此,本刊采访了国内外营养和公共卫生领域众多专家,通过本文力图客观告诉大众“我们到底該怎么吃”。同时,本刊也邀请专家教你如何鉴别科普信息的真伪即是否符合科学性。阅读之后,希望大家不妨尝试用自己的判断力来为健康生活作抉择。
20岁以后,女性进入人生最美丽、最丰满的岁月。30年的光阴,女人从恋爱、婚姻、孕产、育儿,一路走来,逐渐从青涩到成熟,从青春到衰老。怎样在青春岁月里美丽动人?怎样即使年华逝去却依旧风华无限?看看这一路上会经过的“关口”吧,不走上歧途,不迷失方向,你就会是因自然、健康、自信而美到极致的女人。  30年风华路,女人会经过的9大“关”  20岁~30岁 青春靓女三大“关”  二十岁,是一个如花的年龄
65岁的张阿姨患有糖尿病,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好。近半年来,她又被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搞得心烦意乱,整天唉声叹气。她不明白,为什么吃了那么多药,这小小的尿路感染就是好不了呢?  70岁的李阿婆一个月前因突然出现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尿路感染。吃了几天抗菌药以后,她感觉尿频、尿急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便自行停了药。几天以后,她又感觉不舒服了,便重新开始服药。服药几天以后,见不适症状有所改善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放弃饭店、餐馆的美味佳肴以及超市中便利的半成品,选择自己动手,买菜做饭。怎样才能练就“火眼金睛”,买回安全、健康的天然食材呢?  1 主食类  总体而言,粮食和豆类等植物种子积累污染的能力较低,但它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还有除草剂、生长调节剂、杀菌剂等农用化学品的污染。  因此,选购米、面、豆类等主食时,如果能够选择
2010年上海世博会持续时间长,自5月至10月绵延半年之久;规模大,参观人数众多,估计约7000万国内外参观者光临。这几千万人“吃”在上海,既要满足他们对美味佳肴的需求,还要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安全,无疑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倡议,大家要及早做好准备,防止世博会期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细数食品安全6隐患    上海世博会期间,食品供应品种复杂,食品来源既有国内的也有国
老百姓常有“冬练三九”的说法。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在“冷刺激”作用下,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增强抗寒能力。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天冷怎么练”的问题,别着急,就请专家为您支招。    攻略1:在恰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锻炼    不少人喜欢在冬季低温环境中健身,但是,人们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各有不同,想准确界定多少摄氏度属于低温,多少摄氏度适合锻炼就很困难了。国外有研究发现,如果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最佳环境
近年来,“食物相克”的说法广泛流传,不仅是过去的一些“相克”食物如“大葱加蜂蜜断肠”“柿子加螃蟹中毒”被反复传说,而且还把很多日常吃的食物如“土豆烧牛肉”“黄瓜炒鸡蛋”,也贴上了“相克”的标签,变成了禁忌的食物搭配。所谓的“太医”“大师”们在电视上信口开河,不负责任地大讲“食物相克”;“食物相克”类图书成了畅销书,小报小刊以及互联网相关报道更是比比皆是,搞得人们一头雾水。很多人在问:“食物相克”是
自古以来,酒与人类之间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人们用饮酒来抒发感情、品味生活。“李白斗酒诗百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逢知己千杯少”等广为传颂的诗句都与酒有关。在中国,饮酒已成为一种文化,喜庆节日、朋友聚会,都少不了它。在大家熟知的饮酒“经验”里,“不空腹饮酒”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一条。为什么不能空腹饮酒?或许大家会回答,空腹饮酒容易醉。不过,空腹喝酒仅仅是“易醉”那么简单吗?不是。  最近,我在
生活实例    89岁的罗先生患脑出血病后,一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近日,罗先生因肺部感染到医院就诊,医生逐给予青霉素治疗,用药3天后病情好转。可没想到的是,在用药的第4天上午,当液体输入10分钟时,罗先生突然出现阵挛性、强直性抽搐,后呈中度昏迷。虽然医生采用各种方法抢救,可罗先生的病情仍没有好转,反而昏迷加重,于36小时后死亡。最后,医生考虑罗先生的死与他年龄较大、体弱多病,大剂量静脉滴注青
一天上午,我正在看门诊,一位病人急匆匆地走进诊室,对我说:“医生,我一大早就来挂号,但搞错了科室,挂到别的科去了,那边的医生说不能看,要我找对症的专科加号,您能不能给我加个号?”我很为难,告诉他说:“我今天已经加了很多号了,你若要加号的话,需要等到最后看,或者,你可以换一天再来。”病人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在那边排的是第2号,挂错号是你们分诊护士的问题,怎么能让我等那么久呢?必须让我先看!”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