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內容提要:
和谐有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给心灵带来祥和与温馨,面对心灵的迷雾,只要运用准确定位法,自我暗示法,审美提升法,积极地导之以法,就能打造心理优势,让心灵沐浴阳光,塑造和谐美好的心灵空间,使其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目标持久的奋进,唱响一曲育人之歌。
关 键 词:和谐定位暗示审美
塑造和谐的心灵空间
恭城中学邓金兰
一、案例陈述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学期过半,细数身后点点滴滴,不禁叫人怦然心动,其中,林某更是让人百思不放。
记得那是开学第二周,我刚上完课,心里一阵释然。突然,手机响起,接通后,一声很焦急很无奈的声音传来:“老师,我是林某的妈妈,林某又不想去学校了,咋办?”我一惊,忙问:“他有什么问题吗?” “有,他有问题,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只听电话那头林某的妈妈急不可待地说,“在高三后半期他就这样了,尤其是高考失利后,学习情绪极不稳定,选择复读刚开始,学习热情极高,可刚过没几天,整个人却变得很颓丧,又不想去读书了,像他这种忽冷忽热的情绪,道理讲了很多,又不敢再施加压力,只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的是让人无所适从,毫无办法呀”。和着这一声声无助的叹息,我只能是一边安慰,让她冷静,一边沉思:如何稳定情绪,如何坚定目标,如何给他一颗阳光的心态,塑造一个和谐的心灵空间?
二、案例分析
林某同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很优异,在高三后半期,由于压力很大,几次模拟考成绩都不理想,于是自卑感加重,学习信心越来越不足,总认为自己不应该成这样,这其中又隐含不肯服输的自负,在几经徘徊与迷茫中慢慢地迷失了方向,学习的意志一点一点地被消蚀,走在了心理崩溃的边缘。究其始因,一直以来,父母和老师对他的期望很高,尤其是他的父母,每次考试成功后都给予大大的物质奖励,这种做法,从短时间来讲,确实是刺激了林某的学习热情,但长期以往,这种学习的外因“诱惑”却是极大地削弱了学习的内部动机,抑制了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发展。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的学习确由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这两部动机共同发生作用,但外部动机的作用较弱而短暂,内部动机则较持久且强烈地推动学习。
三、对策运用
针对这种不能自控的情绪多变症,只有拨开心灵的迷雾,才能使其摆脱失败的阴影,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目标持久的奋进。
(一)准确定位法。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劣,提出合理的期望值,确定适宜的人生目标,并据此目标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要苛求自己,以免最后落得学业未成,心理崩溃。对林某这种不愿面对失败的现实,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倾听了他对自己的看法,让他面对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勇敢地找出自己的弱点,让他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从而让他理性地看清自我,勇敢地忘记过去,面对现实,走向未来。
(二)自我暗示法。巴甫洛夫说过“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在实践中,我指导林某经常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我会成功”等,乐观接受挑战,相信并感受自身的力量和价值,相信自己只要努力进取,就会获得成功,从而转化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学生经常暗示自己什么都能学得好,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会真的很好,学生经常接受“我能行”,“我聪明”等积极暗示,就会产生自信心,一旦目标定位,他就会义无反顾地向前程激励,朝着目标奋进。“前面就是一片艳阳天,胜利属于你,成功属于你!”把这一心理暗示的目标期望值加到他身上后,唤醒了他那种自我价值的意识。
(三)审美提升法。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渗透审美、思想教育。孔子说:“兴与诗,立与礼,成与乐”,“志与道,据与德,依与仁,游与艺。”孔子认为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振奋精神,有利于立志;学礼可以使人了解做人的规范,使人在社会上立住脚;乐与诗、礼中的审美情趣一并可以使人产生对审美理想的追求,理解什么是崇高,什么是美丑,什么是人性、人道。我作为林某的班主任,同时又是语文科任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审美、育人”的特点,努力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时利用早读的时间,我有针对性地找出一些美文让他大声地朗读,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提高他的理解能力,陶冶他的思想情操,如:賀敬之的《雷锋之歌》:假如现在呵,我还不曾/不曾在人世上出生/假如让我呵/再一次开始/开始我生命的航程/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呵/哪里是我/最迷恋的地方?/哪条道路呵/能引我走上/壮丽的人生?/诗意激发他对人生、对生命的探求与热爱,在对生命的感悟中不由升华出一股神圣的使命感,珍惜与奋进的情势在心中升腾。有时我还找一些训练题与他一起共同探讨,让他说出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鼓励他大胆地评判作者的观点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既培养了他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又提升了他审美的能力,从而达到思想品德的教育的目的,真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伴着关爱的春风,在引导与探索中,林某的那种情绪失控症有了明显好转。“目标坚定,乐观自信”从他对自己的评价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一颗曾经迷茫的心终于变得坚强起来,目前,他的学习情绪很稳定,学习成绩很优异。
四、案例启示
(1)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和心理活动的协调。学习情绪波动,自控能力不强,对这很具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门必须积极面对,耐心教育,善于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只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调动内在需求的动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让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自我。
(2)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洛、罗杰斯等人的理论,人的自我实现与环境出现冲突时,机体的体验和自我概念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紊乱和不协调的状态,造成情感和理智的脱节。某种不良心理情结总是长时间积淀而成的,作为班主任,要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需要持之以恒的关爱,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艺术地加以开导,才能打造心理优势,让心灵沐浴阳光,塑造和谐美好的心灵空间,唱响一曲育人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