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和谐的心灵空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內容提要:
  和谐有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给心灵带来祥和与温馨,面对心灵的迷雾,只要运用准确定位法,自我暗示法,审美提升法,积极地导之以法,就能打造心理优势,让心灵沐浴阳光,塑造和谐美好的心灵空间,使其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目标持久的奋进,唱响一曲育人之歌。
  关 键 词:和谐定位暗示审美
  塑造和谐的心灵空间
  恭城中学邓金兰
  一、案例陈述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学期过半,细数身后点点滴滴,不禁叫人怦然心动,其中,林某更是让人百思不放。
  记得那是开学第二周,我刚上完课,心里一阵释然。突然,手机响起,接通后,一声很焦急很无奈的声音传来:“老师,我是林某的妈妈,林某又不想去学校了,咋办?”我一惊,忙问:“他有什么问题吗?” “有,他有问题,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只听电话那头林某的妈妈急不可待地说,“在高三后半期他就这样了,尤其是高考失利后,学习情绪极不稳定,选择复读刚开始,学习热情极高,可刚过没几天,整个人却变得很颓丧,又不想去读书了,像他这种忽冷忽热的情绪,道理讲了很多,又不敢再施加压力,只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的是让人无所适从,毫无办法呀”。和着这一声声无助的叹息,我只能是一边安慰,让她冷静,一边沉思:如何稳定情绪,如何坚定目标,如何给他一颗阳光的心态,塑造一个和谐的心灵空间?
  二、案例分析
  林某同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都很优异,在高三后半期,由于压力很大,几次模拟考成绩都不理想,于是自卑感加重,学习信心越来越不足,总认为自己不应该成这样,这其中又隐含不肯服输的自负,在几经徘徊与迷茫中慢慢地迷失了方向,学习的意志一点一点地被消蚀,走在了心理崩溃的边缘。究其始因,一直以来,父母和老师对他的期望很高,尤其是他的父母,每次考试成功后都给予大大的物质奖励,这种做法,从短时间来讲,确实是刺激了林某的学习热情,但长期以往,这种学习的外因“诱惑”却是极大地削弱了学习的内部动机,抑制了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发展。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的学习确由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这两部动机共同发生作用,但外部动机的作用较弱而短暂,内部动机则较持久且强烈地推动学习。
  三、对策运用
  针对这种不能自控的情绪多变症,只有拨开心灵的迷雾,才能使其摆脱失败的阴影,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目标持久的奋进。
  (一)准确定位法。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劣,提出合理的期望值,确定适宜的人生目标,并据此目标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要苛求自己,以免最后落得学业未成,心理崩溃。对林某这种不愿面对失败的现实,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倾听了他对自己的看法,让他面对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勇敢地找出自己的弱点,让他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从而让他理性地看清自我,勇敢地忘记过去,面对现实,走向未来。
  (二)自我暗示法。巴甫洛夫说过“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在实践中,我指导林某经常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我会成功”等,乐观接受挑战,相信并感受自身的力量和价值,相信自己只要努力进取,就会获得成功,从而转化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学生经常暗示自己什么都能学得好,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会真的很好,学生经常接受“我能行”,“我聪明”等积极暗示,就会产生自信心,一旦目标定位,他就会义无反顾地向前程激励,朝着目标奋进。“前面就是一片艳阳天,胜利属于你,成功属于你!”把这一心理暗示的目标期望值加到他身上后,唤醒了他那种自我价值的意识。
  (三)审美提升法。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渗透审美、思想教育。孔子说:“兴与诗,立与礼,成与乐”,“志与道,据与德,依与仁,游与艺。”孔子认为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振奋精神,有利于立志;学礼可以使人了解做人的规范,使人在社会上立住脚;乐与诗、礼中的审美情趣一并可以使人产生对审美理想的追求,理解什么是崇高,什么是美丑,什么是人性、人道。我作为林某的班主任,同时又是语文科任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审美、育人”的特点,努力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时利用早读的时间,我有针对性地找出一些美文让他大声地朗读,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提高他的理解能力,陶冶他的思想情操,如:賀敬之的《雷锋之歌》:假如现在呵,我还不曾/不曾在人世上出生/假如让我呵/再一次开始/开始我生命的航程/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呵/哪里是我/最迷恋的地方?/哪条道路呵/能引我走上/壮丽的人生?/诗意激发他对人生、对生命的探求与热爱,在对生命的感悟中不由升华出一股神圣的使命感,珍惜与奋进的情势在心中升腾。有时我还找一些训练题与他一起共同探讨,让他说出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鼓励他大胆地评判作者的观点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既培养了他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又提升了他审美的能力,从而达到思想品德的教育的目的,真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伴着关爱的春风,在引导与探索中,林某的那种情绪失控症有了明显好转。“目标坚定,乐观自信”从他对自己的评价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一颗曾经迷茫的心终于变得坚强起来,目前,他的学习情绪很稳定,学习成绩很优异。
  四、案例启示
  (1)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和心理活动的协调。学习情绪波动,自控能力不强,对这很具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门必须积极面对,耐心教育,善于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只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调动内在需求的动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让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自我。
  (2)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洛、罗杰斯等人的理论,人的自我实现与环境出现冲突时,机体的体验和自我概念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紊乱和不协调的状态,造成情感和理智的脱节。某种不良心理情结总是长时间积淀而成的,作为班主任,要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需要持之以恒的关爱,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艺术地加以开导,才能打造心理优势,让心灵沐浴阳光,塑造和谐美好的心灵空间,唱响一曲育人之歌。
  
其他文献
摘要:老师要是想把高考中数列题所有可能出现的题型,涉及到的方法,技巧全都讲到,练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教师有很高的水平,这在时间上也是不允许的。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考题,结合学生实际,把出现频率较高,得分容易的部分,给学生讲好,练会。  关键词:数列通项公式不等式  
初中英语老师,都会面对中小学衔接的过渡阶段教学。本文所说的过渡阶段,是指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学习任务等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基本处于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前半段,有些学生因为心理年龄相对较小,度过这一阶段的时间可能略长一些。 本文为全文原
摘要:当下高中生在议论文素材的运用中存在诸多弊病,其根源之一是素材积累上存在问题。本文旨在探析学生在素材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并力图从教师引导方面着手解决素材积累这一本源的问题,使议论文写作成为"水到渠成"的思维创造。  关键词:积累 素材 阅读 生活    议论文写作,"论"是本体。议论文的价值就在于观点的独到、论述的深刻,在于理性的思辨。但是光有理论框架还不行,写作还要结合语文的特点,进行举
人本身是有活力的,有创造性的,更具备多方面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本性和个体发展的要求,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跨世纪新人的要求与目标,更能体现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感触浅谈几点体会。    一、准确制定学习目标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确定学习什么(教学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确学生应该达到什么
所谓转化策略,就是在解题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改变解題的方向,探讨解题的方法,使错综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在数学教学中,能否准确把握转化策略,灵活使用转化思想和方法,是衡量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转化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它是在处理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标志着教学媒体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促进作用。由于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是人脑思维活动的模拟,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把握,因此,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耍求。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多媒体  多媒体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
摘要:本文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定势,在引导学生集中思维的同时,合理地“因同发异”,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好地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 转化思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摘 要: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学生的再认识?再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性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课的有效性,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本文从“培养积极心态,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等起决定性作用的五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新课程 数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把创新教育贯彻落实带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去,其中第一重要环节就是备课。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这些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时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与改造,要注意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感情的交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要想方设法设计出能培养不同学生个性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备课才有可能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  【关键词】备课 素质教育 双边互动 个性 
2011年前三季度,受生猪供求整体偏紧及养殖成本增加影响,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其中6、7月份漲幅加快,于9月份达年内最高点。源于此生活背景,这里有一道高考模拟试题:  2011年"五一节"期间,某市的猪肉市场价格是每千克20元,截止今年10月底由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20%,导致猪肉价格变动20%。同期人民币贬值20%,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猪肉价格理论上应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