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思维,享受快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66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本身是有活力的,有创造性的,更具备多方面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本性和个体发展的要求,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跨世纪新人的要求与目标,更能体现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感触浅谈几点体会。
  
  一、准确制定学习目标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确定学习什么(教学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确学生应该达到什么。”这里,其实,就是强调了学习目标。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清楚教学达到哪种水平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而且还应考虑个性发展方面的要求。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一课时,除基本知识掌握外,我还制定出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运算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虽然,教学内容是围绕一些已知的除法性质与运算定理进行小数除法的简便计算,但这两条目标则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高层次目标。在针对一题可能出现几种解决问题方案,学生必须进行类比、归纳,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最佳方案予以采纳,这一过程,是学生享受数学知识的筛选,也是学生对自己自信心的挑战。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要达到认知和个性发展的双重目标。首先必须以基础认知的传授为本,再注重个性思维健康发展;继而培养学生创新、求异、开拓的精神。这对课堂教学提出较高要求,在平时的实践中我认为尤其要做好这两点:
  (一)课堂提问要具有探究性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探究性直接关系到数学课堂能否给学生享受探索知识的快乐,,进而也影响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解答“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行了164千米与乙车相遇。这时甲车离两地的中点还有15千米,已知乙车每小时行48.5千米。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小时?”这道“相遇”问题应用题,按常规想可按照,“甲车行的路程 乙车行的路程=两车相遇行的全程”的等量关系列方程:“164 48,5x=(164 15)×2“来解。可此时我引导同学们再次审题,找出是否还有新的等量关系可加以利用?同学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中点“这个词上,展开思索。经过学生的尝试探索,终于发现“中点”也就是甲的路程 15”与“乙的路程-15”之间等量的体现,由此列出了“164 15=48.5X-15”的较简易的方程。学生通过一番思考,取得成功,创造性的思维也由此得以充分发挥,成功也给学生带来快乐,探索创新的过程更多地给学生思维空间的享受。
  (二)巧设课堂练习,提供思维空间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与学生的创造力紧密相关的。而课堂练习的设计就必须留在思维的余地,让学生在增大信息量的同时,进入深层思考空间,从而从更高的角度让学生享受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么一题:“一个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500吨,二月份与一月份生产的同样多,三月份生产化肥550吨,____?”要求根据这些条件,补出求平均数的问题,看你能补几个?学生几乎都首先想到“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这个问题,继而又展开思考,还能补,补什么呢?在小组开展讨论后,有的同学想到可求“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并考虑到二月份既有28天,又有29天这个事实。在我充分表扬肯定后,学生的思维信心提高了。思维的闸门一旦开启,许多回答源源而来。有“平均每小时生产化肥多少吨?”的,有“平均每星期生产化肥多少吨?”的,更有“第一季度平均生产化肥多少吨?”的,而后,学生根据自设的问题来口列出算式。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操练学生的思维,在思维的空间里享受数学的神奇,更开拓了学生创造奇迹的能力。又如在“小数除法”的巩固练习后,我出示了这么两道题“50÷2.5÷□=□”与“□○(4×0.8)=□”,请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3L’陕?其余的学生争做裁判。学生依据这节新授课内容填出“50÷2.5÷0.4=50”、“4÷(4×0.8)==1.25”等可简便计算的式子。更可喜的是充分利用“0”与“1”的特殊性,填写了“50÷2.5÷1=20”、“0÷(4×0.8)=0”等有创意的式子,从而真正达到计算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在互评、自评过程中,不仅闪耀着思维的火花,还让学生体会到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愉快。
  
  三、善于激发学生想象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思维的材料,鼓励学生勤思善问,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当学生们通过动手剪拼得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相应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由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这时,有位学生想出自己的想法,他以为也可以用s=a÷2×h来求三角形的面积。当时,许多学生都不明白,个别学生甚至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位同学只是把s=ah÷2这个公式简单变形。可是,这位同学坚持己见,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三角形的是相应长方形的一半,所以半个长方形的面积也就等于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而求这半个长方形面积如果以长a来划分一半的话,就是s=a÷2×h(h指的是长方形的宽)。或许有许多同学有保留意见,但我大大赞扬了她的想法。我以为,有想法就是好,先不去管这种想法是否适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思索,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开端。有了这种想的愿望,并能持之以恒,那何愁培养不出优秀的思维品质呢?据此,我在学生中更鼓励独立思考,大力提倡求异思维,不要人云亦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也要具备一些想象力,有些想法完成之后不仅解决问题,而且提供出最佳的方案。在应用题中,当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就可通过再造想象,把问题转化为图形式图式,依靠图形或图式的感知支持抽象的思维活动,增加对题意的理解,清楚揭示和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侧如,“小明和小华分别从电影院和学校同时相向而行。小明从电影院出发,每小时行4千米,小华从学校出发,每小时行2千米,4小时后两人相遇,小华相遇后还要经过几小时后达到电影院?”初审题意,许多学生认可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全程,而后算出小华行完全程要多少时间,再从中扣除已行的4小时。有几位同学通过思考,提出不同看法,列式为(4×4)÷2,如此一个简单算式是否正确呢?我建议这几位学生解释一下,说出自己想法。有位同学画出一张线段图,验证自己的想象:小华还要行几个小时才到达电影院?就必须知道小华还要行的路程,而小华还要行的路程正是小明已行过的路程。因此,求出小明已行过路程(4×4)就可知小华还要行的路程,再除以小华的速度就可解决这个问题了。在听完之后,许多学生恍然大悟,真是聪明的想法啊!其实,观察是思维的启动,想象则是思维的质的飞跃,鼓励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石,只有他们相辅相成,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的真谛。
  综上所述,创造性的思维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享受思维的过程更是精神的快乐。所以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个性发展规律,设计的数学课堂教学,同时教学要充分体现融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首次把 “丰富语言的积累” 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已经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兴趣 氛围 阅读能力 有机整合 搭建平台,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数学教学的难点,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和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揭示数学本质,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串 生命化课堂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为学习设计课堂”.解读其含义:课堂教学需要设计,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活动进行的原动力和牵引力。一节数学课,
课前预习——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这是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十分地注重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无非就是为自己 “讲授新课”是更容易,以便于学生能更快 “接受新知”。所谓如此方式,其实学生的学就十分的被动,就导致了学生在思维上的依赖性,因而也就违背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学原则,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逐渐丧失。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识字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周围事物,发展智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识字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采取有效地策略与方法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识字教学  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首要站台,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应得到语文老师特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快二十年了,其间,主要带毕业班。在复习中,每一届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对复杂的公式记不牢,尤其是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让我和学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怎么会出现这种共同的问题呢?我在寻找原因,走访了许多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数学老师。他们也碰到同样的问题,“对复杂的公式记不牢”。在五年级新知识教学时,尽管在理解、操作、演示、推导、总结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每班总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
[摘要]新课程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让初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注意力的集中。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习兴趣 学生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
语文教学的长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教材容量大,部分学生“消化不良”,教学时间紧,教师作业批改后个别辅导难也成为困扰广大小学教师的问题。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少数学生每天都需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另一方面教师进行辅导“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没有时间。这两方面构成了突出的矛盾,造成了部分极需辅导的学生得不到辅导而恶性循环严重,也造成了辅导教师心急、浮躁而酿成了许多负面效应。  如何解决个
摘要:老师要是想把高考中数列题所有可能出现的题型,涉及到的方法,技巧全都讲到,练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教师有很高的水平,这在时间上也是不允许的。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考题,结合学生实际,把出现频率较高,得分容易的部分,给学生讲好,练会。  关键词:数列通项公式不等式  
初中英语老师,都会面对中小学衔接的过渡阶段教学。本文所说的过渡阶段,是指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学习任务等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基本处于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前半段,有些学生因为心理年龄相对较小,度过这一阶段的时间可能略长一些。 本文为全文原
摘要:当下高中生在议论文素材的运用中存在诸多弊病,其根源之一是素材积累上存在问题。本文旨在探析学生在素材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并力图从教师引导方面着手解决素材积累这一本源的问题,使议论文写作成为"水到渠成"的思维创造。  关键词:积累 素材 阅读 生活    议论文写作,"论"是本体。议论文的价值就在于观点的独到、论述的深刻,在于理性的思辨。但是光有理论框架还不行,写作还要结合语文的特点,进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