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设计:一方将涌动奇迹的热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把创新教育贯彻落实带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去,其中第一重要环节就是备课。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这些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时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与改造,要注意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感情的交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要想方设法设计出能培养不同学生个性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备课才有可能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
  【关键词】备课 素质教育 双边互动 个性
  素质教育理念比之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有突破性的进展,《语文课程标准》的文本要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效,也就是说文本要实现现实转换,主要有赖于语文教师。因为是我们每天面对学生,是我们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没有我们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再好的教学理念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文本只是文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课程改革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为教师是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转化者,面对新课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极实践,再次是努力创造”。那么,面对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备课呢?
  一、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学的改造与创新的过程。
  面对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备课迎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挑战,思想的挑战。这就要求备课的改造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在备课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而且许多都是首次出现,每一节课的形式都迥然不同。备课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因人制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案。我们还应积极倡导构建创新的备课评价机制。在教师的相互评价中,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备课注重规范,以锤炼青年教师备课的基本功;对中老年教师,应要求备课有创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优秀教师,则要求他们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念。在互评中,还要注重实用性,淡化应检性,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备课格式。如提纲式、随笔式、表格式和框图式等,以体现个性化教学的风格,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使教师从繁重的机械书写中解脱出来,使备课不再流于形式。
  二、备课的过程要注重师生双边互动式合作的方法设计。
  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作很好的铺垫,还能使教师预测到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三、备课的过程是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的过程。
  素质教育倡导打造教学基础,做好教学的前提工作,了解教学对象的差异──学生差异。而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解读方式,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思想观念是虚的,其实也是实的,它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可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举动都是思想的折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孩子们在多样性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
  四、备课的过程是教学资源科学配置的过程。
  素质教育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而我们语文教师手头的资料很多,该如何利用这些资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要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准则,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抓取好的、准的、科学的、实用的材料为我们备课服务。在此同时,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实际基础和需要来选取我们手头的资料。也就是对症下药,因地制宜,要懂得取舍。另外,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备课这一先进的资源和手段进行备课。这不仅可以发挥传统备课所不具备的资料保存方便、快捷、易修改等优势,把静态的文本教案变为动态的数字化教案,还能使教学资源达到共享,便于教师合作研讨,互相启发教学思路,促进群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备课的过程也是情感培养与投入的过程。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对于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培养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六、最后,备课也是课后总结,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过程。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在新课程的备课实践中,我们要坚信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说白了,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当然,素质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给我们带来困惑乃至迷惘。但素质教育所构建的理想的未来,正是需要我们带着困惑和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的。其实,创造新课程的过程也是发展我们自己的过程。我们将与素质教育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让初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注意力的集中。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习兴趣 学生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
语文教学的长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教材容量大,部分学生“消化不良”,教学时间紧,教师作业批改后个别辅导难也成为困扰广大小学教师的问题。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少数学生每天都需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另一方面教师进行辅导“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没有时间。这两方面构成了突出的矛盾,造成了部分极需辅导的学生得不到辅导而恶性循环严重,也造成了辅导教师心急、浮躁而酿成了许多负面效应。  如何解决个
摘要:老师要是想把高考中数列题所有可能出现的题型,涉及到的方法,技巧全都讲到,练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教师有很高的水平,这在时间上也是不允许的。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考题,结合学生实际,把出现频率较高,得分容易的部分,给学生讲好,练会。  关键词:数列通项公式不等式  
初中英语老师,都会面对中小学衔接的过渡阶段教学。本文所说的过渡阶段,是指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学习任务等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基本处于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前半段,有些学生因为心理年龄相对较小,度过这一阶段的时间可能略长一些。 本文为全文原
摘要:当下高中生在议论文素材的运用中存在诸多弊病,其根源之一是素材积累上存在问题。本文旨在探析学生在素材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并力图从教师引导方面着手解决素材积累这一本源的问题,使议论文写作成为"水到渠成"的思维创造。  关键词:积累 素材 阅读 生活    议论文写作,"论"是本体。议论文的价值就在于观点的独到、论述的深刻,在于理性的思辨。但是光有理论框架还不行,写作还要结合语文的特点,进行举
人本身是有活力的,有创造性的,更具备多方面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本性和个体发展的要求,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跨世纪新人的要求与目标,更能体现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感触浅谈几点体会。    一、准确制定学习目标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确定学习什么(教学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确学生应该达到什么
所谓转化策略,就是在解题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改变解題的方向,探讨解题的方法,使错综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在数学教学中,能否准确把握转化策略,灵活使用转化思想和方法,是衡量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转化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它是在处理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标志着教学媒体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促进作用。由于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是人脑思维活动的模拟,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把握,因此,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耍求。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多媒体  多媒体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
摘要:本文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定势,在引导学生集中思维的同时,合理地“因同发异”,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好地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 转化思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摘 要: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学生的再认识?再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性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课的有效性,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本文从“培养积极心态,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等起决定性作用的五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新课程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