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的关键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b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应如何操作才能使高考复习高效呢?关键在于“通”,即开展“通史”复习,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一、开展“通史”复习
  1. 克服教材编排的缺陷
  当前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是采用中外合编、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内容虽然是一个相互关联有机的整体,但实践中按模块教学会割裂了原本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生的历史时序容易错乱,因果顺序上也很模糊,所以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学生对时空观的培养。此外,专题史编排只选择了历史现象的一个方面进行学习,缺少与其它领域内容的联系,造成了不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如必修一的第三单元讲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而其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则放到必修三才讲;又如必修一第八单元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而必修二第八单元才讲与其相关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其实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全球化”,都是一个多元化的历史概念,如果将它割裂开来学习是不科学的。因此,即使高三上学期复习完第一轮后,学生依然对历史的整体性缺乏认识。所以,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就要按时间构建一个历史知识网,而“通史”复习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这张“知识网”。
  2. 适应文综考试的需要
  2010年开始的广东高考文综历史题着眼于宏观历史线索与阶段特征的考查。在一个题目中围绕一个主题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就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从中国古代到中国当代,甚至涉及外国史。这充分体现了当前的文综历史综合性强的特点。
  3. 由第一轮复习的现状决定
  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按章节把各个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但一旦遇到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时,学生就不会把三本必修的内容联系起来,不会把众多的时间、事件融合贯通。如2012年广州一模38题(1)简述“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男孩)为大。”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学生遇到这个问题时,必须综合三本教材有关孟子所处的时期(战国)的内容归纳,然后按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提炼要点。第一轮复习后的学生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只能从其中一本教材下笔或只从思想方面考虑孟子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如果在第二轮复习中进行通史复习,学生就自然会从三个方面全面考虑这个时期所发生的史实。
  二、如何开展“通史”复习
  1. 理顺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构建大事件年表
  老师帮助学生把教材中的孤立的时间和事件并串起来,并引导学生去识记。历史大事年表的制作必须做到主干化、简洁化,并按中西对比的方式列出,便于学生比较记忆。从历史大事年表中,学生对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一目了然,其先后顺序可作为固定印象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此外,学生还可以看出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影响关系等。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推动“中国五四运动”及“中共的成立”等;又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又对中国1931的“九一八事变”、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起直接影响。如果考试出现“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哪些?”的命题时,学生可根据大事年表找到五四运动,然后向上追溯其之前国内的大事有: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国际的大事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大事就是五四运动发生的重要背景了。
  2. 以“特定大事”来推断某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纵观多年高考试题,罕见直接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那么学生可以灵活记忆一些“特定时间”或“特定事件”去了解该时期的社会总趋势和特征。这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复习到“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的日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特定事件”来理解日本在这一阶段的特征。1868年明治维新、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通过这几个事件,我们可以归纳出日本在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外交上:对外侵略扩张。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高校德育要想增加其亲和力,取得最优化效果,道德体验是必由之路,是其亲和力之源。笔者试图以道德体验为切入点,对道德体验是高校德育亲和力之源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探讨增强高校德育
评价是教学与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的通力合作,尤其需要教师的精心规划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评价进行之前,教师就应该对将要进行的评价
随着我国本科教育收费并轨的实施,研究生招生收费改革在近几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要求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大家对研究生教育收费的负面影响担忧。本文拟
一、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  1. 互联网能丰富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信息库,教师可以从中选取切合教材知识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增加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和效果。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范围广,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学生通过互联网很快就会知道,尤其是近年来微博这个新型网络传播工具的普及,使得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但随时也可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先从互联网上下载或在
如何针对当前高职教学体系的弊端进行改革,是一个值得从实践到理论上积极探索的问题。
二年级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期间的说话能力是中、高年级 “读写”能力的基础依托。借助说话的训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为二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一、立足文本,进行补白延伸  二年级的学生说话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想像力也丰富,但想象扩散的面不够广,相对应地,语言方面也较为贫乏,所以教师要立足文本,并且多抓住文本中一些可以补白的地方,引导学生多读文章并且通过理解文章
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农村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致富为根本目的,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途径、多样化的培训策略,发
众所周知,数学是基础学科的基础,数学的教与学比其它学科都枯燥,但探究抽象的问题和寻找答案永远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没有好奇,更没有数学的今天.数学教学就是为了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本质,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与寻找答案的兴趣,从而为发现和解决其它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要实现上述的目标,教学中必须首先寻找出需要探究问题的兴趣点,从而让学生产生好奇,在学生好奇的情境下再进行快乐的教
一、前言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近两年来.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屡见不鲜,而且一次比一次破坏力大,对网络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一旦网络存在安全隐患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阅读篇目约占了课文总数40%。阅读文言文,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然而,由于文言文年代久远,从古代演变到现代,其语义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能否有效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  一、解读法  首先,解读字词意。古文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距,要理解,务必先疏通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