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ful_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
  1. 互联网能丰富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信息库,教师可以从中选取切合教材知识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增加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和效果。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范围广,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学生通过互联网很快就会知道,尤其是近年来微博这个新型网络传播工具的普及,使得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但随时也可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先从互联网上下载或在课堂中进行实时的连线来获得相关的文档、图片和音频视频等,有利于更好地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由于常接触互联网对相关的信息可能有所涉及,就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获得情感认同,乃至确立相关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只要再加正确的引导就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知、情、意、行相结合的目标。可见,运用互联网平台来进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2. 互联网开拓了中学生的视野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的低廉、传播迅速、去中心化、扁平化和主体的平等化的特点,任何人都可轻易地通过互联网来获得相关即时的信息。“据统计,在众多的网民中,其中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8%,是仅次于18-24 岁年龄段的第二大上网群体。”而“青少年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获取各方面的信息,比例占58%;其次是获取学习资源,占53%;娱乐,占 43%;还有聊天和交友分别占 23.3%和 21.3%。”这说明了互联网已融入并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和易得性大大地开拓了中学生的视野,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互联网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互联网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正确对待它,为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其不良的影响,除了配合政府做好互联网的规范工作外,教师和学校应从以下几点来开展工作。
  1. 提高教师网络的应用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以互联网为主要交流媒介的时代,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通过学习或培训来掌握计算机技术,提高应用互联网的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网络来进行教学。学校方面除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技能外,还应注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按实际情况定期对年长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相应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让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互联网的信息在教学的应用
  过去那种教师基本掌控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讲解的信息或案例来源的情况,在互联网时代将难以实现,因为对于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信息是否属实,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快就能搜索到;另外,学生一般对于陈旧的案例不感兴趣,反而对网络发生的新鲜事很有探求欲,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要怕自己的权威性受到怀疑,相反要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信息的功能,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大大地拓展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增加彼此间的共同话题,这有利于教学相长;倘若教师能在课堂和课后就相关的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本的知识点相融合与学生进行探究,听取学生的意见并进行合理引导,既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更能使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大增。
  3. 教师应与家长配合,引导中学生的网络行为
  浏览互联网和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表达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中学生自然也少不了这样做,但过于沉迷网络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在课堂上,应严禁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同时应积极和家长沟通,要求其配合监督中学生的在家的网络行为,比如控制其上网和游戏的时间,最好能引导其多浏览一些对学习和生活或对身心健康有帮助的网站,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一、铺垫性练习艺术引入,激发课堂活力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把问题设计合理,“并留有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神秘感。”除了教师发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我常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孜孜不倦的学习意志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语文的教学中,点燃学生兴趣的火焰,显得至关重要。  一 、身体力行——教师榜样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源泉  有人说,“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小学生向师性强,教师的思想、行为往往成为小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一个语文教师,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也逐渐完善,其中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公共卫生系统的经济健康稳定的发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思品课教师要提高教学实效,就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激活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主发展的能力,使他们对思想品德课乐学、善学、会学。  一、创设情境,点燃求知欲望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课堂上,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 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最头痛的恐怕就是作文教学了,翻开学生交上的作文本,看到的不是内容空洞,词汇贫乏的,就是只有虚假,不根据实际乱写一通,千篇一律的作文。作文中所描写的事情不是学生亲身经历的,都不是真心话,只是从一些作文刊物上抄下来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与方法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几年来
有效的德育离不开有效的德育管理。所谓德育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检查等手段,把德育与其他教育活动内容、时间、方法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统一协调起来
高校德育要想增加其亲和力,取得最优化效果,道德体验是必由之路,是其亲和力之源。笔者试图以道德体验为切入点,对道德体验是高校德育亲和力之源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探讨增强高校德育
评价是教学与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的通力合作,尤其需要教师的精心规划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评价进行之前,教师就应该对将要进行的评价
随着我国本科教育收费并轨的实施,研究生招生收费改革在近几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要求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大家对研究生教育收费的负面影响担忧。本文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