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疑激思策略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h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在当代,加强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相当重要。如何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历史,问题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是问题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激活课堂的钥匙。本文主要从提问切入点、提问方法、提问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努力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问题教学;策略;有效性
  设疑激思,问题是关键。问题设计的质量与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关联性。问题贴近生活,接地气。问题联系时政,有效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问题的质量、数量、梯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问题教学,重在问题设计。以下笔者尝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讨如何运用适当策略设计有效的问题,提高教学的实效。
  一、找准提问切入点
  问题教学法首先考虑问题设计的角度。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实效。根据教材、考纲、课标、学标等资料选择问题、设计问题尤为重要,切入点要细、要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还要紧扣时政热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设计,马虎不得。根据教材、学情加以分析,设计恰当的问题贯穿课堂,优化各个环节,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推动问题探究的深入,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历史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切入提问,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一)承上启下,温故知新
  历史课教学内容中的单元、课、目要素之间往往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新旧知识的过渡衔接,由已知到未知,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因此,好的导入,可能起到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作用,体现历史的系统性,问题作为线索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巩固旧知识,消化新知识。
  (二)着眼趣点,引发思考
  设疑激趣,是突破历史课堂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以趣引学,事半功倍。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当下重要时政等各方面的素材更为关注,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历史意义、人物的评价等较为厌烦,听课时更打不起精神。教师则需想方设法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经过学习探讨进而产生共鸣。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家国情怀等方向设计问题更接地气。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顺口溜记忆法或谐音趣味记忆法记忆,也可以把教材中没有的,但可为教学所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引入课堂,问题贴近学生,话题引发思考,产生共鸣。
  (三)针对疑难,激发思维
  课堂内学生交流是否充分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指标,好的活动需要有好的问题驱动。灵活而有深度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历史问题要有深度和高度,历史素材要有年代或时代感,问题组之间需要有衔接与过渡,切忌范围跳跃太大,时间跨度太长,难度太大。只有问题符合学生的能力范围,并注意知识的迁移,方能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会提问,学生合作,并大胆向老师质疑,激发求知欲。那么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呢? 教师给学生筛选出一些背景材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强对课堂的调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可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加强互动。
  (四)排除障碍,突破难点
  突破难点,需要巧妙设疑引导,化难为易。学生遇到难点时,感到无从下手,往往会陷入沉思,伴有畏难情绪。教师在难点突破上巧花心思,通过设计通俗易懂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激发思考,达到预设的效果。立足于基础知识,明确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注意线索记忆,问题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五)画龙点睛,落实要点
  集中力量落实教材重点是历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重点处花心思设计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重点知识虽然重要,却往往無趣,学生难以把握,仅靠教师的讲授无法达成教学目标。筛选有用的历史图片、故事、素材、漫画等来设置问题,效果更理想。这时教师应在点睛处巧妙设疑,学生围绕着问题,以探究的方式突破重点。
  二、巧用提问方法
  提问是一门艺术。巧提问是成功的关键,也是问题教学的关键。提问方法多种多样,如故事诱导法、直接提问法、焦点引导法、反问法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前三种。
  (一)故事诱导法
  用故事诱导开启课堂教学,适当设疑,引领学生们思考、参与,容易实现教学目标。用引人入胜的故事,给人智慧、悬疑,因其有趣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课程为例,《秦王扫六合》一课提及到,因秦皇残暴,历经14年的秦王朝皇销声匿迹,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都城市场内捌棍成了抢手货,鞋子却没人买?学生产生了好奇心理,带着问题找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为下一节课安排教学伏笔。
  (二)直接提问法
  直接提问法可以直奔主题。直接提问法优点是针对重难点设计问题,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纯粹的课堂教授,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通过集体备课,引入当下的热点话题,结合微课、微视频等资源,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开门见山,有的放矢。直接提问,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研究与把控,需要有多年教学经验且长期开展问题教学的历史老师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三)焦点引导法
  焦点引导法需选准历史事件与当下热点结合来开启课堂,激发学生思考与参与的兴趣。比如分析课程《鸦片战争》中的几个问题:鸦片战争前中国、英国贸易情况有何不同?鸦片战争引起的原因与林则徐虎门销烟有关联吗?香港岛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割让给英国的?鸦片战争最惨痛的历史教训是什么?把这些问题与近期香港黑暴问题联系起来,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更好的巩固历史知识和深刻理解历史。
  三、有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驱动教学,以问导学,问题是核心。高质量的问题贯穿课堂,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学有所得。为促进初中历史课堂实效的提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情来设计问题,并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以提高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有适当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加强教学互动,以问题激活课堂教学,对历史事件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学习时,教师在课前首先提问学生“新中国诞生后,收回台湾是中国内政的问题,那如何收回?”,用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接下来教师以“党和政府在对待台湾问题上有什么转变?为什么转变?”导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首先提问“两岸关系改善这期间,有没有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这一简单的问题,随后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如“哪些因素严重影响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那我们收回台湾还有希望吗?希望在哪里?”等,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学生有了成就感,一步一步地向前学习,进而有效掌握历史知识。
  (二)要有针对性
  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一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关键看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是解决重难点目标的有效手段。根据学生生源及年龄层次设计的问题,才是适合的教学方法,才是适合的教育。如在《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这一章节学习时,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今天的科学界如此推崇祖冲之?圆周率是谁发明的?从个人方面来看,为什么这些科学家、艺术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哪些治学精神呢?等等不同层次问题的设计,实现分层教学,这就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要有启发性
  问题应富有启发性,挑战性,不能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探究才能找到答案,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哪一年? ”之类的问题应该尽里避免,因为这类问题都是封闭性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高阶思维,不属于深度学习。如在《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当今时政与历史知识相结合,提问学生“世界各地有许多郑和的遗迹,他对世界有什么贡献?”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提问“郑和下西洋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与“一带一路”有联系吗?”等问题,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品质,深入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做到舉一反三。
  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渗透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等学科素养,重知识学习重素养培养。创设问题情景,能更好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在课堂,能让学生置身于其中进行换位思考,更好地达到历史认同。
  教师课前必须研读课标、教材,了解学情,围绕教学重难点设置问题,利用有效资源创设问题情景。问题情景的预设,需要源于生活,能体现思想教育价值,问题设置需条理清晰。问题设计切忌随意性,情景切记胡乱拼凑。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要提高课堂实效,应结合学生实际,科学设计研学问题,合理设置情境,加强合作探究,让学生寻找问题答案;并让学生深入生活发掘有用的历史素材,在学生深度学习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荷萍,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J], 2015年,第10期:40.
  [2]王团英,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中的有效应用·《课程与教学》[J], 2016年,第8期:27,
  [3]魏守幸,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 2009年,第18期:6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要改变以写作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而转变为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特殊情况,以学生的性格为突破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阅读英语上来。“一起作业网”能够迅速捕捉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个性化问题,通过数据挖掘,再结合国家的教学大纲,给出一个科学的路径,使学生能最高效地利用时间,最大化提高学生的
【设计思想】  本文节选自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七十回,讲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放风筝的趣事。学习本文旨在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愿望,让阅读变得顺畅有趣。基于此,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大致了解故事内容;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重点语句,运用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朗读对话内容等深入人物内心
【摘要】一直以来,问题导学都是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解题策略,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里突出了“问题导学”的重要性,强调在数学教学是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里抽象出数学问题,寻求最佳解题方法。然而,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却常常存在“滥用问题”的引导方式。而基于“理答”的问题导学,指的是根据学生回答的反应作出调整,关注学生解答问题的动态过程,深入问题中,绽放数学课堂的活动。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初中数
【摘要】古人曰:“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素养,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常怀感恩,平等、宽容时待他人,让自己的世界更加精彩。  【关键词】感恩;平等;宽容;引领  没有阳光、雨露,就没有生命的根基和世界万物;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情感的交融,世界终将与孤独为伍。如何教学生学会感恩,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做了以网呆索: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部分学生精力过剩或爱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对老师不可避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满。因此,上课时学生的“恶作剧”时有发生,怎样对学生的“恶作剧”进行有效的处理是关键。对学生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就要求老师对课堂能有驾驭能力,控制好情绪,这也是一个老师的应变能力。作为现今的教育者,要从课堂、与学生沟通、作业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让学生的负面情绪找到宣泄口,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尽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有效的初中地理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所有地理老师研究的方向。本文就如何更好的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目的,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浅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的几点创新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教学艺术  《义务教学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
【摘要】生活中的线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感受线条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我们应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有效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材施教,提升线描教学课堂实效,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知识量,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表现美的事物。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进行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干部的培养、班级制度的完善,把尊重学生作为基点,学生发展作为落脚点,并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班级干部;班级制度  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叛逆等特征。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需要在
【摘要】体育器材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提高体育锻炼是起到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改变枯燥乏力的传统模式,更有效的促进学校课余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练习兴趣,优化课堂内容,提升教学实效,保障学生练习的安全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课余体育专项技能和竞技水平。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器材;专项技能  一、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体育价值的核心阶段  学校体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范畴内所
6月29日,海丰县委宣传部、县创文办、县文明办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来到海丰县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教育学校的115名孩子送上了爱心礼物,呼吁更多社会热心人士,持续关心支持特殊儿童教育事业发展,传递爱心,为建设文明大爱海丰贡献力量。  此次由海丰县举办的“圆梦微心愿”网络公益活动,通过“网络 公益”的形式,经6月12日在“海丰宣传”等媒体平台发布消息后,社会反响热烈,群众纷纷点赞。不到两天时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