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听写变得更有趣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33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位教师,并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另一个新领域的开始。我很喜欢那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竹子之所以长得那么青翠、挺拔,是因为它每走一段,都能自我做一个小“结”。下面,我就对我在语文教学上的思考和探索来个小小的总结吧。
  听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日常活动,它是落实识字、写字的任务,巩固识字、写字效果的一个好方法。可是,我发现我们平时所进行的“教师报字词,学生写字词”的听写方式太公式化了,太平淡了一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怎样才能把枯燥的“听写”变得生动、有趣,做得让学生喜欢,让学生觉得有意思,从而更好地提高识好字、用好字的效果呢?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学校的一次会议上听到了“头脑听写”这一说法。经了解,“头脑听写”是将要听写的词语用实物投影投放出来,学生闭着眼睛听教师报词语,在大脑里迅速地“过电影”的做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学生可以睁开眼睛去看,及时记忆。这种听写方法利用了心理学上所说的瞬间强化记忆,利用这一做法,孩子可以即时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在短时间内强化记忆,在接下来的书面听写时,能相对地减少他们的出错率,予以他们一定的成功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头脑听写法”这一做法让我耳目一新,雀跃不已,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上,也让学生眼前一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里翻腾:能不能对传统的听写方法来个大的改革,让听写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呢?
  
  一、丰富听写的方式
  
  (1)做动作猜词语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到15分钟左右,所以适当时候让孩子在课堂中动一动,有利于让他们在学习上的关注点更长点。做动作猜词语听写法是教师进行动作演示,学生猜词语,然后写下来。比如,学习了生字“捏”。听写的时候,教师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自己的鼻子,让学生猜词语,然后写。
  (2)根据词语的意思进行听写
  教师说出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词意,明确具体的词语,然后写下来。比如:学习了“热火朝天”。在听写的时候,教师说:“农田里,大伙有的锄草,有的施肥,有的浇水,有说有笑,一片热闹、开心的景象。”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结合所学的课文,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场面,写下这个词语。这样一来,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巩固了对它的掌握。
  (3)谜语式的聽写
  谜语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既然孩子们喜欢,我就从这入手,用谜语的形式进行听写。例如,在听写“告”字的时候,我给孩子出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并且告诉他们因为要先猜再写所以这个是加分的题目,马上孩子们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这样的游戏,学生喜欢,不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还巩固了对生字的掌握,可谓一举三得。
  (4)与语文训练基本相结合的听写
  中国的文字中,有很多像“兄弟”一样长得非常相像的形近字;有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同音字;也有意思上相近的近义词;还有意思完全相反的反义词,这就是中国文字的丰富与博大精深。但是要学生一下子在课堂上去掌握这些复杂多变的生字并且很好地运用,却是一大难点,但是能不能在听写中也融入这方面的训练,让课堂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呢?我在课堂上大胆地尝试了这一做法,例如在学习同音字“扬”和“杨”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一句话进行听写:看见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走来,杨老师高高地扬起了她的双手,并大声地召唤着。也就是尽量让训练点一起出现在听写中,让学生去思考,辨析,掌握,运用。
  (5)“句子填空式”的听写
  语文学习要掌握大量的词语,要很好地运用这些词,必须理解其中的含义。了解词义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查字典理解;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来理解。我从第二种方式着手,设计了“句子填空式”听写:给学生一个句子,句子当中空出了一个本课需要学习的词语,让学生先猜,猜对了再写在本子上。
  例如:学习“隐隐约约”一词,我给学生听句子:早上,雾很大,我( )地看见远处有几座小山的影子。
  学生先听,然后猜出是“隐隐约约”,再把这个词写在本子上。这一做法在课堂上一运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猜词语过程中,他们如有异议,可以展开讨论,这样对词义就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记忆比较深刻。
  
  二、丰富听写的内容
  
  从以往的听写生字词、句子,我扩大到让学生听写故事。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觉得教学上有难度,而学生刚刚作文起步,怕写作文,主要是因为心里没有谱,脑袋里面没有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因此,除了平时让学生每天作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外,我加入了故事听写这一做法。在课外,我为学生挑选一些简短的、有教育意义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让他们听写,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快速记忆,快速复述,快速笔记。
  例如,可以给孩子一段200多字的小故事,给他们念三遍。第一遍让孩子们听,了解故事的梗概,第二遍让孩子听后讨论或者在内心里“消化”,第三遍听后让孩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写在自己的积累本子上。这样在倾听、快速记忆、快速复述、快速笔记的锻炼下,点点滴滴的积累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孩子的智慧就如同一座休眠的火山,只要我们教师能积极地去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去点燃孩子的创作火花,他们便会喷发出无穷的创造能力。一个小结,又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我相信,努力,就会做到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使其因为排拒诗性和诗意而变得干枯、丑陋。但目前我们遭遇的最大尴尬可能就是应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美、增加人文素养的同时,还需要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得到了如下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一是授之以鱼,重在积累;二是以渔捕鱼,锻炼能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 积累 训练    就美学而言,深藏于诗歌(尤其是古诗)中
时代的发展,洗涤着人们的思维,更新着人们的观念。回顾过去,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新课标的颁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从而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在新课标下,作为教师,尤其是一个语文教师应如何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呢?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
摘要:学校教育是完善人的素质的教育,这种完善是指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对其精神、性格、心理的良性引导。由于语文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的特殊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有着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作品分析 课堂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
目的:探究和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的患者总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情感的载体,美的化身。在西方,诗最初指的是艺术、审美。因而我们讲的“诗化”就是指艺术化、审美化、浪漫化。人需要“诗化”,正如德国的著名学者狄尔泰说:“诗是人类栖居的精神家园,人需要诗意的栖居。”而作为担当育人重任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诗化”。简言之,语文教学的“诗化”,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美的内容,运用课程自身美的感染力、召唤力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审美眼光  来欣
情景: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听完几位科任教师的唠叨,心里对那几个调皮蛋“恨之入骨”,怎么办呢?老方法,写作文,听听心声。班会课上,我便先上“政治课”,再讲写作要求,然后布置全班以“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写作。突然,“调皮蛋”小朱举起手,在我的示意下把一张纸条郑重地交给我——“老师,那天的事是我错了。可老师,您可以当一回学生吗?”  “假如我是学生……”从教12年,10年的“老班”称号,我还是
摘 要:本文主要是要求学生对函数概念有正确清晰的认识,以熟练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培养辩证思维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概念形成 函数表示法 辩证思维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函数理论是高等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因此数学中也必须研究变量和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函数就是应此而产生的数学概念。中学阶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使语文教学出现了“高耗低效”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学已慢悠悠地由传统的知识论转向现代的主体论,由侧重结论性知识的传授灌输转向注重对知识的体验感悟。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同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以提高读书的能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