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神显才情关照现实重素养长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08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点四面”和“核心素养”成为了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关键概念,彰显出大国情怀和精神素养。探究201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无疑会帮助我们有效把握今后的作文命题趋势,特别是教育部命制的三套课标卷以及引领全国高考的北京卷,为我们探析今后作文命题提供了重要窗口。
  新课改以来的作文命题,经历了众多变化的历程。2015年以前,均为新材料作文,这样的作文命题考生容易套作,不利于写作能力的真正体现,2015年课标Ⅰ卷适时改变,首次采用了书信这一传统命题形式,2016年又提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概念。仔细研究2017年课标卷的3道作文题目,可谓呈现大国精神,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关照对于现实问题的真实生命体验。
  一、2017年高考作文的表层解读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的命制大多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文化内涵,用鲜活而富有生命意义的作文材料引导考生树立崇高的精神素养,形成厚重博爱的人文情怀。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表层上呈现三大特点:
  1.核心素养,大国情怀
  201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大多呈现出关注考生的核心素养,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这一显著特征。这样的作文命题有助于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聚集民族正能量,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强大的文化磁力,促进民族的发展。完成这样的作文写作,考生必须拥有爱国情怀,拥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判断,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看待社会发展,用真情实感来行文,只有这样,作文才不会跑题,也只有这样,作文才会感人。
  2.平易直白,人文视角
  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表面上都展示出平易的特点,让考生普遍有话可说。这样的作文命题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又展现了自主选择的基本特征。在这种命题思想的指引下,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区间,不同的立意,进而表现出不同的写作水平。这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对考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区分,有助于对城乡差异进行有效的平衡,让偏远地区的农村考生同时也有话可说。
  2017年课标Ⅰ卷作文题目紧承传统命题形式,着眼于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旨在展现中国社会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这种直指现实生活的作文命题方式并不是新鲜事物,而是有章可循。题目要求从所给的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对中国的认识,进而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样立意的范围就较为宽泛,原则上不同的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话题。如“一带一路”和“中华美食”相组合,可以写中华文明的对世界的影响;“共享单车”和“美丽乡村”组合在一起可以写环保;“广场舞”和“京剧”组合可以写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组合可以写道德素养、承担意识等话题;“高铁”和“移动支付”组合可以写科技发展。对于农村考生而言,可能写不了“空气污染”等,但对于“美丽乡村”“广场舞”等还是有话可说的。
  一般而言,任何两三个关键词都是可以组合的,核心在于发掘关键词语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呈现出写作的主题。总体来看,无论怎么表达,这12个关键词总体上涉及到三个方面,即传统文明,目下社会,科技发展。
  3.哲理思维,深度启发
  2017年高考作文题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彰显出强大的哲理思维空间,阅读水平的不同将会直接制约写作的高度。如课标Ⅱ卷对于6句名言的解析,选择的名言不同,得到的结果会有所差异,(1)(5)(6)句组合,就可以写自信自强,这样的立意角度呈现出平面化的特征,作文属于单向立意,但如果把(1)(5)組合,就可以写“儒道互补”这一命题,这样的组合就会将作文引向深刻,让考生站在哲理思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同时也可以向历史延伸,分析“儒道互补”思想在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然,作文的立意视角有多个,考生需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
  二、2017年高考作文的深层启示
  研究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命题特征,不仅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更应该深度分析,找寻规律,寻找相应的应对策略。仔细分析2017年的9道作文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分析和思考。
  第一,增加选择空间,展现多元思维。2017年的高考作文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命题观念,让考生的选择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这样的命题形式有助于考生多元思维的形成,进而挖掘创造力。如2017年课标Ⅰ卷作文,要求考生从12个关键词中任选两三个进行立意,课标Ⅱ卷作文要求从6句名言中任选两3句进行立意,这样的多元选择形式是对以往“任务驱动作文”的合理改造,一方面增加了作文的限制性,即必须在所给要素中选择,同时又增强了作文的多元性视角,让考生普遍有话可说。
  第二,关照现实人生,体现深层理解。2017年高考作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注重引导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而启发考生树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如课标Ⅲ卷作文要求考生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作为副标题来进行写作。这样的作文命题既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现实指向性,同时又展现了高考作文追溯和回归历史的特征,引导青年学子思考现实问题,进而用自己的理性思维来解决现实问题。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各大报刊都作了历史性回顾,许多名人都在媒体上谈自己对于高考的记忆,倾诉了自己参加高考时的真实情感。时代在变迁,作为当下学子,对于高考又有着怎样的情愫呢?在一定程度上,这道作文题目能够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发掘高考的意义,从而展示自己的真情实感。诸如这样的作文题目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如2014年江西卷让考生谈自己对“探究”的认识,2016年课标Ⅱ卷让考生谈自己对“提升语文素养”的认识等。
  第三,哲理思维彰显,生活意象解读。解读意象,从生活中发现哲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解读意象的作文命题有助于考生深度挖掘生活。如2017年北京卷的“说纽带”,“说”表明了是议论文,“纽带”是个富有深度内涵的概念性词语,依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纽带”是指起到联系作用的东西,它具有一个“线状”的意义,比喻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因此“纽带”只是表明了关联,以此为依托,考生可以写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医患关系、干群关系、国家关系等等,写作范围较为宽泛。写作的关键在于把“纽带”明确化,阐明自己的认识。再如江苏卷的“车”,“车”在材料中只是一个载体,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透过“车”这个意象发掘本质。如“车”的变化意味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类文明的推进,站在这个角度,考生可以写科技的作用,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变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同时“车”的形态蕴含着平衡思维、发展观念,站在这个角度,可以写关于“车”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   第四,常规考题浮现,关注考生素养。考试结束后许多老师都感到自己押中了高考作文,因为作文题目和自己以往备考的题目惊人的相似。但押中作文考生就一定能写好么,笔者以为未必,原因在于目下的作文题愈加注重对考生写作素养的考查。如2017年的上海卷作文,要求考生写一篇对“预测”进行认识的作文,以及2017年山东卷的“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话题,都在近年来的作文备考中有所体现。由此可见,命题者的思维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再和一线备考师生进行“躲猫猫”,而是把着力点放在了学生的写作素养上。
  第五,关注新闻热点,体现时代温情。新闻是时代的心声,体现着当下人的心理素养和思考角度,对新闻的关注,有助于考生彰显青年胸怀,树立天下一家的博爱情怀。如2017年的浙江卷作文,要求考生对“三本大书”进行评说。这道作文材料,来源于2015年12月10日的《光明日报》刊载的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这篇文章。所以说高考作文材料源自新闻报道的特征还是较为明显的。同时北京卷的“说纽带”也可引申到近期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让考生通过“纽带”来真正理解同学之间的关系。
  除过这5个方面,考生的想象能力,科技进步带来的时代变化,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情感关系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如北京卷,将视角放在了2049年,要求考生通过想象为祖国画像;课标Ⅱ卷所给的6句名言分别出自于先秦、唐代、宋代、清代、民国和现代,这是一条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线性脉络,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树立起文化自信的时代风尚,增强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天津卷的“重读长辈这部书”则关注家庭,旨在驱除时代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幼代沟。
  三、2018年高考作文的理性思考
  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让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命题者的思路,把握准了命题的命脉,为2018年以及之后的高考语文作文改革方向指明了道路。
  第一,关注核心素养,形成价值理念。长期以来,我们总是用仰视的眼光来看待外国文化,写文章擅长用外国名言,谈科技总是崇尚国外,谈到自我总是自卑与不堪。这样的文化自卑主义思潮, 让我们逐渐没有了自信。2017年课标Ⅰ卷、Ⅱ卷的作文命题从思想上对国人的错误观念进行了革除。因此在今后的作文中要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用理性思维来认识中國,用核心素养来规范自我,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种改变,是作文观念的改变。
  第二,加大阅读力度,形成自我思想。考生的思想有两个来源,一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二是生活中的阅读。因此除了思考之外,要学会向名著要思想。读鲁迅,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关注底层、充分理解国民性的能力,以冷静的思维来了解社会,解读社会;读梁实秋,可以让我们体会雅室的淡然情怀,从而以达观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品味人生,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从而让传统思想在自己的内心生根、发芽。在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势必更加注重对考生阅读素养及阅读积淀的考查,充分关注考生的自我思想。
  第三,去除形式主义,提升作文素养。我们要去除形式主义的作文备考思维,切忌在“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等概念上做文章,要树立全面备考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向思想立意要高分,向写作技巧要高分。作文题目的形式千变万化,但写作的素养是不会变化的,因此,2018年的高考作文将会进一步创新作文的命题形式,更加侧重对学生写作素养的考查,在形式多元的思维下真正凸显考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关注时代热点,思考现实人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白居易在唐代诗文运动中提出的写作名言。观照社会人生,思考现实社会是作文的不竭动力。作为高中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思考现实的能力,要学会在史学层面上认识人生,看待社会,要用“核心价值观”来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不能只会造文章、耍技巧,须得有思想、有内涵。因此,2018年的考生,要充分关注报刊读物,特别是《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反映时代心声的报刊,学会用时代声音塑造自我灵魂,用时代的风尚内化自己的写作思维。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以为,随着作文命题思想内涵的加深,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激荡,只有树立阅读意识、积累意识,坚持写作训练,才能用深刻的思想内涵去搏击高考作文,创造佳绩。
  [作者通联:陕西柞水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感受文言的节奏之美,背诵全文。  2.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体会文言经典之作的精致,如句式的整散、句序错落、层次的丰富和文气的缜密等。  3.感受君子对自我品性操守的坚守,体会洁身自好、崇尚独立的人格。  [评 析]三条教学目标,两条关注形式之美,一条关注君子人格之美,体现了形意统一中突出“形”的思想倾向,很好地守住了语文体性。  精致,不仅指句式、句序等形式上的精致,也应指情思上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①。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教师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
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中外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一般而言,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效性,但是经典新闻作品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陈旧被读者遗忘,反而长久地感染着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了类似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深远的影响力。这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究竟源于哪里?  这里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两个经典文本为例,尝试探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那么,21世纪又会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和发明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未来世界,把那些未知的秘密解开吧!    未来的桌子    未来的桌子其实跟电脑差不多,不过功能却比电脑强。未来桌子的桌面就是一个电脑屏幕,上面还有一个玻璃防护网,它跟普通的玻璃不一样,普通的玻璃容易破碎,而它却比钢铁还硬。“电脑”的鼠标就是一个电子笔
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不可或缺的载体,语文教科书不是单纯地为教学提供典范的语言文本,它必须为课程目标服务,有且只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贯穿在整套教科书中,它是选择文本的绝对原则,在单元说明、课后练习里,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个灵魂的脉动。一套丧魂失魄或者意识迷乱的教科书是不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我们现在的语文教科书是否有教科书应该具备的灵魂呢?笔者以苏教版必修三的第一、第四单元为例,谈谈浅陋之见。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不着颜色,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白描手法重在传神,如在水中着盐,看似浅淡实则余味悠长。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是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诗词鉴赏时常常会遇到诗中白描手法的运用问题。鉴赏本是意会之事,所以很多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感到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阅读量小,对相应的表现技巧理解得不够透彻。  本文就古诗词中白描手法的种类谈谈诗词鉴赏中的相关问题。  一、列锦式
一、“微专题”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  “微专题”教学是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实践与思考的。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说:“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单篇阅读教学作为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它是初中生语文素养生成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无论是从学生的成长规律,还是从一线教学的实际教学看,单篇阅读教学都是阅读教学的主战场,如何优化单篇阅读教学,提升其整体阅读效益,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这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本文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郑振铎的《猫》为例,探讨多维层进视域下单篇阅读教学的深层策略。  一、单篇阅读教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支点  教改浪潮下,群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较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从属于“情感”单元。文本含蓄、节制的情感表达方式与浸染宗教色彩的主题意蕴,给执教者与学生理解文本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众多执教者尝试以《圣经》中的“审判”为切入口,探究文本呈现出的人性光辉(母爱、尊严),同时通过解释文本中的疑难细节,填补作者的叙述空白,延续马尔克斯的“孤独”主题。本文尝试从文学伦
《语文学习》2016年11期刊载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成龙老师的文章《〈项脊轩志〉教学价值的取舍、实现及启示》①(以下简称“成文”)。文章首先对《项脊轩志》作为一篇教学文本的教学价值做了深入的分析,得出核心的结论是《项脊轩志》的教学重点应该舍“言”而取“文”,其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理解“文”的深层内涵;接着阐述其教学价值实现的路径,即在6个问题引领下,逐层解读文本,最终得出文本的“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