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尝出水中的盐味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不着颜色,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白描手法重在传神,如在水中着盐,看似浅淡实则余味悠长。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是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诗词鉴赏时常常会遇到诗中白描手法的运用问题。鉴赏本是意会之事,所以很多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感到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阅读量小,对相应的表现技巧理解得不够透彻。
  本文就古诗词中白描手法的种类谈谈诗词鉴赏中的相关问题。
  一、列锦式白描
  列锦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在古代诗歌中,白描手法的使用有时是通过列锦来体现的。最现成的例子就是古代声律启蒙里的那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用列锦的方式列出鸡鸣、茅店、晨月、人迹、板桥、秋霜六种事物,描绘了一幅清冷悠远的山乡早行图。对于这两句诗,赏析时要点出修辞手法,即列锦;再分析此法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既然是白描,就可以用“描绘了……”的句式完成;最后阐述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即以形传神。可以这样表述:这两句诗,诗人通过列锦手法,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山乡早行图,用语简练,耐人寻味。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诗人用的也是列锦式白描,全诗一共罗列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一系列具有清凉孤寂之感的事物,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并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天涯游子之悲,用语巧妙,浑然天成。
  二、叠词式白描
  叠音词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它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助于作者尽己之意,写情状物。清人陈负这样阐述它的作用:“一言不足,则重言之以尽其形容。”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使用叠音词的古诗也很常见。比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里:“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远。”这两句诗里诗人用了两个叠音词“苍苍”和“杳杳”,前者描绘了竹林之深,后者描绘了钟声之远,这两个叠音词用得绘声绘形,形神兼备。做赏析题时可以这样表述:这两句诗人用了两个叠音词绘声绘形,表现出一种竹林苍悠钟声杳渺的意境,用词精妙,余韵悠长。再如苏轼《浣溪沙》里“簌簌衣襟落枣花”一句,“簌簌”一词形象地展现出夏初时节枣花纷落的情景,读之让人感觉寂而有声。古代诗人里,李清照似乎是最善于使用白描技巧的诗人了,请看她《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赏析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指导学生从叠词式白描的角度入手,即:在这首词里,诗人连用了七个叠音词,既将国亡家破的凄惨心情勾勒而出,又对这种心情进行了极有层次的渲染,可谓淋漓尽致,情致绵邈。
  三、数字式白描
  古代诗歌里,许多数词和量词不是抽象的,它们用在写景状物中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鉴赏古诗时,揣摩数量词的运用技巧,既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获取审美享受,又可以领略古人遣词造句的功夫。比如苏轼的《水龙吟》里这几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作者运用数量词“分”,巧妙地把春天分为三份,化抽象为形象,在他看来,象征春天的杨花有三分之二飘落于路旁尘土,三分之一飘落于水面,随着从“二分”到“一分”的数字推移,“三分”春色飘然流逝。再比如柳宗元《江雪》里的这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的景物描写也使用了数字式白描手法,作者用“千山”和“万径”描绘了一幅广阔无垠的荒寒画面,“千”,“万”两个字使诗歌的意境阔大而广袤,并通过这种阔大而广袤来衬托雪天寒江独钓的孤高绝俗,可谓是用语简洁朴素,意境苍茫高远。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辛弃疾《西江月》里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商隐《锦瑟》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等。
  四、比喻式白描
  白描重在描摹事物之形,所以,在使用了白描手法的文句里,名词的集中密度相对较大,如第一点里我们所说的列锦式白描,文字之美就是通过一系列名词的罗列来体现的。
  比喻这种修辞侧重于物与物的互映和关照,所以,我们可以把比喻看做是一种名词性的修辞(它不像拟人,侧重于动词的使用),这样看来,比喻这种修辞和白描这种表现手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共通的。
  让我们来看一看那些比喻式白描。
  如李清照《醉花阴》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几句词主要描绘词人后期生活的状态,经历了国仇家恨,她满眼悲凉,秋日向晚,悲从中来。在这几句词里,词人孤独凄凉的形象主要是通过“黄花”这个喻体来体现的,夕日欲颓,一茎黄花传神地再现了词人的瘦弱形容,如果掌握了比喻式白描的手法,学生就能很好地对其进行赏析了:这几句词,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主人公消瘦的形象,暗示了家仇国恨,相思之苦,情致优美,耐人寻味。再如王观的《送鲍浩然之浙东》里这两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诗也运用了比喻式白描,诗人用“眼波”“眉峰”两个喻体生动地描绘了山水之貌,并以此传达出脉脉的离别之情。所以,引导学生赏析时不妨这样说:这两句诗,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成眼波,把山比成眉峰,描绘了山水之貌,暗示了离别之情,用语巧妙,新颖别致。还有李后主那首有名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作者用“钩”字绘月之形,寥寥几笔就给读者勾画了一幅凄清的月夜图景,笔意纤巧,读之令人侧目。
  五、反复式白描
  反复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有增强语势,凸显内容的作用,用在诗歌里,它能够强调主题,深化感情。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里有这两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写李清照前期的少女生活,一群少女出去游玩,酒醉而归,把船划到荷花丛里怎么也出不来,因此大家争着撑船,争来争去惊起了栖息在荷塘里的一群水鸟。“争渡”,“争渡”这两个词反复使用,描绘出少女们争相撑船的情景,生动形象,极其传神。反复这种手法被使用最多的还要算那部流传千古的《诗经》了。在那里,反复被叫做“重章叠唱”,“重章叠唱”能起到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比如《蒹葭》里这样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依人,在水一方。……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依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依人,在水之涘。”来自民间的诗人一唱三叹,深情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芦苇茂盛,白雾迷茫,美丽的少女在水边悄然而立的艺术图景,通过这种反复吟唱,又表现了主人公急切地欲追寻之的强烈情感。
  六、朴拙式白描
  所谓白描,就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最有效地表达内容。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使用白描,越是看似平常就越见功力,所谓大巧若拙,大音希声。请看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那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看似简单的十个字,却把边塞的壮阔之景描绘得形神俱现,就像《香菱学诗》里香菱所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白描的好处,寥寥几笔,若不经意,却在方寸之间化腐朽为神奇。这种朴拙式白描还有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词人这样写道:“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几句看上去真是直白之至,但细细品来它却直白得可爱,词人心如止水地向我们言说着几个农家儿郎都在做什么,看似没话找话,实则恬淡自然。再看吴均的《山中杂诗》:“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两句诗用语简洁,描绘了鸟向檐上倏然飞去,云从窗里飘忽而出的情景,看似平常实则有趣。或许,陶渊明的朴拙式白描是用得最好的,请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都是那样的朴实自然,又都是那样的深入人心。
  《西清诗话》里讲:“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秘藏也。”让学生了解白描手法从而尝到水中盐味,实是引其进入了诗家秘藏之地。
  [作者通联: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一直被编入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但这篇课文到底经典在哪?在它高超纯熟人物描写,精彩绝妙的语言运用?在它鲜明、立体,精妙绝伦的形象塑造?  当然是,但肯定不全是。说是,是因为这样的解读并没有什么错误。说不是,是因为这样的解读更多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未能真正深入文本,对文本作深入的理性思考。用孙绍振先生的话说,就是“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提到了“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学生阅读,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指导。    当前阅读教学的误区     阅读教学不是道德教化的手段,而是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  旧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参考样卷中的作文题:“……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而且“论述类”三字黑体加粗加点以作提示。这就意味着,论述文可能是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考查的主要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写一篇高分论述文呢?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应慈军老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写一篇高分论述文》的专题讲座。他认为,论述文是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旨在影响读者
一、对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清晰化認识  散文是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主导文类,阅读教学主要是散文的教学。而在散文教学的过程中,问题很多,由于散文的文体特征,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是随心所欲。究其原因,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教师拿到一篇散文,首先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要教什么,这就导致了散文教学的现状非常不尽如人意。  要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对散文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教材上所选的一般是文学性散文。文学性散
一、水杯透镜    盛满了清水的玻璃杯,就是一个透镜。玻璃杯的侧面使水形成一个弯曲的表面,这很像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实际上是圆柱形透镜)。水杯透镜可以像放大镜一样把东西放大。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水杯透镜来观察一页书。把书页紧贴在水杯的侧壁上,透过水杯,就会发现书上的字被放大了。    二、水滴透镜    在桌子上放两支铅笔,它们之间的距离约为四厘米。在两支铅笔下面铺上一张人民币做我们观察的对象
【教学目标】  1.感受文言的节奏之美,背诵全文。  2.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体会文言经典之作的精致,如句式的整散、句序错落、层次的丰富和文气的缜密等。  3.感受君子对自我品性操守的坚守,体会洁身自好、崇尚独立的人格。  [评 析]三条教学目标,两条关注形式之美,一条关注君子人格之美,体现了形意统一中突出“形”的思想倾向,很好地守住了语文体性。  精致,不仅指句式、句序等形式上的精致,也应指情思上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①。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教师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
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中外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一般而言,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效性,但是经典新闻作品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陈旧被读者遗忘,反而长久地感染着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了类似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深远的影响力。这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究竟源于哪里?  这里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两个经典文本为例,尝试探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那么,21世纪又会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和发明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未来世界,把那些未知的秘密解开吧!    未来的桌子    未来的桌子其实跟电脑差不多,不过功能却比电脑强。未来桌子的桌面就是一个电脑屏幕,上面还有一个玻璃防护网,它跟普通的玻璃不一样,普通的玻璃容易破碎,而它却比钢铁还硬。“电脑”的鼠标就是一个电子笔
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不可或缺的载体,语文教科书不是单纯地为教学提供典范的语言文本,它必须为课程目标服务,有且只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贯穿在整套教科书中,它是选择文本的绝对原则,在单元说明、课后练习里,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个灵魂的脉动。一套丧魂失魄或者意识迷乱的教科书是不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我们现在的语文教科书是否有教科书应该具备的灵魂呢?笔者以苏教版必修三的第一、第四单元为例,谈谈浅陋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