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本色阅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__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感悟情感。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还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鉴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小学高年级为研究对象,探究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返璞归真,本色阅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我们正处于知识时代,知识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特征,阅读成为知识获取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生活的必备技能。同时,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终身学习理念被推崇,而这些均需要阅读作为支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阅读教学,不只是引导学生对教材课本进行深入阅读,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能力。
   一、感悟课文魅力,让学生爱读
   教师应带着精心预设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从容应对、驾驭自如,让学生潜心会文,有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静静品读,细细思考,慢慢感悟,让学生收获着、品尝着课文的魅力,得到阅读的乐趣。
   (一)张开发现的眼睛
   学生如果可以大胆发现,既可对课文魅力有所感悟,也能激发出阅读兴趣,从而使阅读能力得以培养。例如,《少年闰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进行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从鲁迅个人散文、小说着手,掌握其理念与思想。同时,教师注重阅读交流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切身感受阅读的乐趣,表达阅读体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启思索的大门
   教师应将课文的重点抓住,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引发学生思考,一边思考,一边积累与升华,感悟课文的魅力。以《穷人》一课为例,本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是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尾,学生的好奇心极为浓厚,此时教师可以顺势给予学生启发:“渔夫和桑娜将两个孩子收养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学生听完教师的提问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一些学生说:“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但是他们的心态却十分乐观,相互支持和鼓励,一同渡过难关。”还有一些学生说:“孩子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健康成长,十分懂事,长大后很孝顺渔夫和桑娜。”然后,以这一悬念来激发学生兴趣,开启思索的大门,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去阅读课文。
   (三)拨动情感的心弦
   之所以我们喜欢阅读,很大程度是由于文字可将我们的心打动。教师在教学时应带领学生和课文对话,拨动其心弦,将其情感激发出来,对课文的魅力予以感悟。首先,教师要以情感人,把导语与情绪准备好,让学生身临其境。
   以《詹天佑》一课为例,文章开头第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统领全文。课上把这一关键句抓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哪里又可以看出他非常愛国呢?以课文的重点词句为切入点,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将学生思路打开,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使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需把时机选准,在愤悱之时开始,在矛盾之际提问,方可把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给诱发出来。
   二、立足文本,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
   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材其实就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要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熟练掌握阅读技巧。”[1]在学生阅读时,老师应给予有效指导,把学生带入“文字”的世界中,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掌握“语文”的真正内涵。
   (一)粗读法
   粗读,也就是粗略阅读,是一种课文预习。这种阅读方法不要求学生借助预习阅读掌握文章内涵,只要求把文本大概内容理解和掌握后便可以自主对生字词进行查阅。
   (二)通读法
   通读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朗读,从而使学生深刻记住文章,从而灵活引出课堂问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少年闰土》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在开始自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对文章大意有初步了解后,引出“鲁迅”先生简介,并提出相关问题。
   (三)精读法
   精读也就是给予学生指导,让其对文章中的优美词句等进行认真、详细阅读,并给予学生鼓励,让其选择自己欣赏的段落反复阅读,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感悟文章。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伯父深受人们爱戴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其重点学习课文中两个部分,也就是“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为了让学生准确、充分了解鲁迅兄弟两人为受伤车夫治疗的场景,让学生找出描写鲁迅先生的动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和画面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出鲁迅先生对劳动人们的怜悯之心。针对“关心女佣”这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女佣说的话,充分体现出鲁迅先生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学习锻炼,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心系他人,很少想到自己的中心思想的了解。
   (四)诵读法
   诵读也就是声情并茂地朗读,着重在于对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想象力和语感进行培养[2]。以《老人与海鸥》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带领学生对“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这段文本语言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大脑中浮现一幅碧水蓝天、海鸥、草地、老人遗像等元素构成的画面,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其阅读效果的有效提高。
   三、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输入、输出的逆过程,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扎实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写作时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
  意思[3]。
   (一)边读边悟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对常见的写作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比如,在描写人物时需借助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等表现出人物精神状态,且还需引导学生感悟部分比较隐含的写法,这一点非常重要。以《老人与海鸥》一文为例,文章对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事进行了描写———多年来,老人在喂海鸥、关心海鸥上从未停歇,海鸥和老人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在老人离世时,海鸥就如同他的子女一般为其送别,当人们在搬离老人遗像时,它们奋力阻止。整篇文章较为复杂,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使之知晓若要对甲乙二者之间的事进行描写,就必须先将甲对乙的做法、乙的反应写出来,接着重点描写乙对甲的做法和甲的反应,其中描写谁,重点对象就是谁,将其作为详写内容。与此同时,这一课的场面描写也有其特点所在,老人喂海鸥及海鸥的反应,结合两者的动作来写,均给予学生启示。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写法进行学习,能够为活动类文章的写作提供指导,比如在对节日、比赛等进行写作时,教师就可让学生对演员的表演、运动员的表现、观众的反应等进行描写,既要有场面描写,也需要点面结合,如此就能够有序、具体地呈现内容。把这样的方法掌握了,并与学生的学校生活联系起来,就能够将“自己和老师”之间的事叙述清楚,也可以对“庆元旦”等做出精彩的描写。    (二)借助典型课文展开续写、补白、仿写
   高年级的课文很多均有鲜明的写作特色,我们需把这些范例利用起来,有更多的机会练笔。诸如仿写、写读后感、文章留白的补白、续写等均是和课文相关的练笔[4]。以《穷人》一课为例,学完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我们启发学生,把前文人物的品质结合起来对之后或许会发生的故事进行想象。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两课,故事中的主人翁均是与学生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学习后,他们十分同情文中孩子的悲惨生活,也对西方社会表示强烈愤慨。对此就可启发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文章对主人翁苦难的生活进行了描写,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实际与之做比较,在不断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有了想说的话,也对自己的幸福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感悟,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如此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写作机会,也使之接受了思想教育。借助选文展开适当练笔,要求教师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可快速地找到练笔的契机,把学生的思维打开,将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写的内容,也能够按照一定方法与顺序写作。如此反复练习势必会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注重单元整合
   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不论是选文,还是习作几乎均以一个主题为中心,通常需何种主题的文章,则单元习作就会安排相应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学习时,应重视整合,把单元习作要求考虑到,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单元习作涉及的写法进行学习。以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初识鲁迅”为例,其中的两篇选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均是通过多件事例来对人物品质进行表现的。而单元习作即借助一两件事例来把小伙伴的特点表现出来。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借助一两件事例对人物品质进行表现的写法,所选事例必须要把人物品质体现出来,且事例之间必须要有序连接,如此文章还可对人物典型的外貌特点做简单描写。在进行事例的描写时,教师可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我”的心理活动作为重点内容。若一篇文章中的事例超过两件,则需做到详略得当。在阅读中把这些写法领悟了,大多数人就能够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5]。”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短时间便可完成,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应从三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包括感悟课文魅力、掌握阅读方法、读写结合,如此方可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语文素养予以有效培养,真正实现“悦”读,使阅读成为他们一生的有氧呼吸。
   参考文献:
   [1]陈丽霞.在阅读中感悟 在品鑒中升华: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叙事性文本“品鉴式”阅读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84,86.
   [2]汪淑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阅读的策略[J].学周刊,2019(28):125.
   [3]商小丰.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78-79.
   [4]游美淑.如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构建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36,142.
   [5]邓乃霞.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5):118.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稚嫩可爱的学生,由于不同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性格和习惯的不同,受教育的效果良莠不齐,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后进生。后进生就是思想道德、学习态度、遵规守纪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也是让老师教管棘手的学生。本着教育初心,教育好后进生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初心;耐心对话;热忱奉献   一、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
在忙碌的闲隙里,拿起《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这本书,马上被书中那朴实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平常而睿智的做法、真实的情感等深深地感染了!看书中的真知灼见、高深的智慧令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犹如一股涓涓溪流涌进心田,深感“相见恨晚”,令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   书中不但给我们老师提供了非常多的、我们渴望知道怎么做的理论方向,还给了家长独具魅力、最正确、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使既当老师又当家长的我受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繁杂的工作,看起来简单,要真正做好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几年,我连续几年都接“二手”毕业班,每一年的学生最初都把我弄得焦头烂额,最后又很留恋我。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这几年比较有效的做法。   一、每个月只提一个养成目标   由于是新接的毕业班,还是一帮没有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学生,我并没有一下子提太多的要求,每个月我只提出一个养成教育目标,例如:九月份,我提的养成目标是上
摘 要: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性,这一特性容易让学生感到音乐是抽象、难懂的。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让抽象的音响富有情境感与画面感,让学生从不同的感官体验中去感受与理解音乐。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基于实践,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   生活是教学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将回归生活、服务
摘 要:到底什么样的历史公开课才算得上优质课,这似乎是近年来老师最为关心的教学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当前新课标的标准下,一堂优质的历史公开课,必然是教者讲得清楚,学者学得明白,观者听得轻松。一堂优质的历史公开课必须要做到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文化,融合核心素养,关注课堂人。   关键词:历史公开课;课堂文化;核心素养   到底什么样的历史公开课才算得上优质课,这似乎是近年来老师最为关心的教学问
摘 要: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特别依赖于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对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和提升作用。21世纪的高中德育工作者应具有宏大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整合,应进一步贯彻民主平等和科学严谨的精神。   关键词:视野;德育;教育   高中阶段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首先应该是思想、观念的熏陶和培育。在学生对社会、人生、家庭、学习及
摘 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而目前学生的书写状况不容乐观。激发学生书写行楷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行楷字;书写;兴趣;习惯   学生学习规范的行楷字,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促进学生全面
摘 要:新课标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因为学生会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自主学习,进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收获较高的学习效率。语文科目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以及获得良好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落实。以八年级上册“黄河”为例,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反馈的有效性三方面阐述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练习反馈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依据课标、教学资源、学情制订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教学目标是
从广泛意义上讲,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特定知识的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养成、道德情感的感染。语文课程的道德教育力量不是道德知识的直接灌输,而是借助“语言”这一特殊的载体,将丰富美好的形象、情感通过熏陶、浸润植根于学生的心田,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发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一、课程性质,决定“立德树人”的必然使命   (一)由新课标看育人目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