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转化后进生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稚嫩可爱的学生,由于不同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性格和习惯的不同,受教育的效果良莠不齐,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后进生。后进生就是思想道德、学习态度、遵规守纪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也是让老师教管棘手的学生。本着教育初心,教育好后进生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初心;耐心对话;热忱奉献
   一、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教师是学生可效仿的先生。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端庄的仪容仪表、高尚的道德品格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学生的榜样,能不断地传递正能量。因此,教师必须要有美好的形象,用良好的修养感化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温暖学生,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二、用丰富的知识陶冶学生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塘活水”。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使教育教学得心应手。作为一名教师,要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充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吸收新知识,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坐不住,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或者玩这个动那个,甚至影响全班学生,直接造成自己学习成绩下滑。遇到这样的学生,除了说服教育外,还得在如何上课方面下功夫。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饶有趣味的知识传授中扣住学生的心弦,用幽默诙谐或时尚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追求知识的热情。同时,教师用灵活的方式教学,如让学生唱一首歌、做游戏等,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兴奋中驱散迷闷,在宽松中产生灵动和自信,增强求知的欲望。如果一堂课枯燥无味,波澜不惊,学生便会昏昏欲睡,个别问题学生也会蠢蠢欲动,总想干点别的事情。因此,教师既要有知识的深厚积累,又要有教学艺术的磨炼。
   三、用赞赏的方式渗透爱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充要条件,对学生赞赏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迸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能,反之则会让学生厌学。
   “冷言一句三春寒,好言一句三冬暖。”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赞赏是相当重要的,赞赏就要放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觉得“我能行”“我也棒”。运用赞赏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后进生树立坚定的信心,鼓足前进的勇气。
   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因为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要善于洞察后进生的闪光点,扬长救短,不能完全否定,盖棺论定。“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要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理想的教育效果。有一位姓乔的学生,阳光帅气,招人喜爱,可是在课堂上老是与同桌及周围的同学说话,别的同学不说,他偏要撕扽着和其他同学说话,时间长了,导致自己的学习水平下降,还拖了其他同学的后腿。有一次,我抓住他在课堂上玩耍的事实,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他顿时脸色发红,瞪着眼,努着嘴,很是不满意。此后,我在课堂上多次专门提问他,答对了当即表扬,“你能行”。逐渐地,他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后来的几次考试,这位学生的成绩连续进步。说明后进生不一定是笨,而是在学习方面缺乏良好的习惯,缺少浓厚的兴趣,缺少走在前列的自信。教师的责任就是驱动学生的内力,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点燃学习的激情,促使其积极向上。
   四、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打动学生
   “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教师不仅要有责任感,还要有仁爱之心。教师要深入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和睦相处,对后进生更应如此,要有雪中送炭之情,春泥护花之意。良言是開心的钥匙,如果真正能够和学生心灵相通,使其心悦诚服,那么对每一位学生的教育都有可能会出现满意的结果,对后进生的转化效果会更明显。
   教育是热忱奉献的艰辛复杂过程,需要与学生耐心对话!转化一名后进生甚至要比培养一名尖子生还费力,作为教师,必须要有高深的专业素养,坦荡无私的胸怀,真正的良心。“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把一个又一个的后进生教育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那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吴小霞.班主任微创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4:23.
   [2]熊华生.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6
   作者简介:栾志游(1967—),男,汉族,甘肃定西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汉字是母语的文字符号,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以《紙船和风筝》一课中识字教学为例,探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经验和汉字的结构规律,大胆猜字,发挥汉字笔画、结构的组合特点及特有的联想功能,引导学生自主猜字的读音和字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汉字审美能力,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关键词:自主识字;猜字方法;课堂教学   2
摘 要:例题是教学的初始素材,并非是教学内容的全部。从听评课发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关于“一图四式”教学“贬值”的原因。以“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为例,在理清教材、明确重难点的基础上,以实际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提升教学效果研究。总结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瞻前顾后”使用教材的意识和能力,深入研究教材,深层次关注学生知识原点,凸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一图四式;教学目标;关联   一、
摘 要:模型认知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化学知识也是新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因此在电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复杂模型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合理拆分,形成简单的基础模型;然后对基础模型进行重组,外延成新的教学内容。高中电化学教学贯彻模型认知素养,利用模型认知思想解决电学中化装置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分析能力,促进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模型
摘 要:在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通过科学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而整体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主要探究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法在初中体育跳远下肢爆发力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关键词: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法;初中体育;下肢爆发力   人体的肌肉在锻炼过程中,会先进行离心收缩,再进行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的力量便可通过肌肉的弹性功能和神经系统进行高
摘 要:循环日记,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小组,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小组成员之间轮流习作,互相批改,互相学习,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批阅和评价,从而提高全班同学习作水平的一种习作方式。循环日记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四个必不可少的策略:循环形式促合作;日记内容巧引导;评价方式重多元;激励方式靠群体。循环日记,是一种特殊的习作方式,它使一个小组、一个班级成为一个习作的共同体,使读、写、评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摘 要:随着国家对信息设备资金的大量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执教《水墨改画》一课,通过反复思考、尝试,以及对其他老师优秀课例的观摩,对信息技术在《水墨改画》一课中的运用有了一些感想,也对信息技
摘 要:跳绳之所以成为学生普遍喜爱的一种健身活动,不仅在于它是一项简单易学以跳跃为主的运动,还在于其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集娱乐与健身一体。通过各种跳绳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合作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关键词:跳绳;“体艺2 1”;健身活动   一、产生背景   跳绳之所以成为我校学生普遍喜爱的一种健身活动,不仅在于它是一项简单易学以跳跃为主的运动,还在于它花样繁多,可简可繁
摘 要: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它对学生后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讲究教学策略,从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良好习惯   小学低年段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面对汉字教学,教师如果不以全新的教学策略去教学,则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影响学生后续阅读能力的提
摘 要:教育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康乐、幸福社会的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县域内通过实施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的举措来破解城乡教育公平缺失、人力资源配置公平缺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城乡学校间教师的教研交流合作机制,从而尽可能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县域内;教师;教研;城乡交流;方式   教育部201
摘 要: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点,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依然会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在纠错以后,碰到相似的问题依然会出错。这类困扰老师和学生的问题,从表面看是教学中的屏障,但它却有着潜在的重要价值,只要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好这些“宝贵”错误,找准“病因”、挖掉“错根”,就能确保相关知识点学通悟透,进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能够化“错”为宝、“错”出价值。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