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的力量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问,而且也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对一个合格的教师来说,他除了要具有专业的知识素养,还应对学生有一颗“爱心”。这种爱,不是父母对孩子的宠爱,而是以所有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己任的一种心态。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灵魂。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之所以能够获得弟子们的尊敬和爱戴,“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原因就在于他对弟子们的爱。他的弟子中,有的聪明、有的愚钝,有的富贵、有的贫穷,有的性格温和、有的脾气暴躁,但他都能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要是没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一、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师爱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优秀教师能在教学方面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学生怀有深情而又无私的爱,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做人,从而发挥师爱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二、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和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更要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励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就要做到既表扬学生的优点,又要发现学生的不足;既要关心好学生,也要关爱后进生。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基础不好,有的是贪玩好动,有的是家庭原因。对于这个群体,教师的冷漠只会伤害他们的心灵。其实他们也渴望教师的关怀、微笑和表扬。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是农村来的孩子,学习态度非常认真,但接受能力却很差,同学的嘲笑使他一度很自卑。后来,笔者多次找他谈心,先肯定了他的学习态度,并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下去,然后帮他纠正了一些不好的学习方法,最后告诉他,可以把别人的嘲笑作为自己拼搏的动力,并给他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和春秋时期让晋国称霸的君主重耳的故事。之后,他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三、师爱是开启师生心灵交流通道的钥匙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能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真诚的爱护,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几年前,笔者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从不认真听讲,在课堂上不是说话,就是画画,所有任课教师都对他直摇头。有一次,他老毛病又犯了,趁此机会,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不仅没有责骂他一句,反而让他画一幅老师的肖像画。他立刻认真地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幅惟妙惟肖的肖像画就画好了,“画得不错,你简直就是一位小画家了!”我先真诚地表扬了他。紧接着,笔者又问他:“我看你很喜欢画画,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画家呢?”通过这样的交谈,他的戒心慢慢消除了,并逐渐和笔者聊了起来。最后,笔者指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破坏课堂纪律是不对的,并希望他能认真改正,他虚心地接受了笔者的教诲。现在,他已经是一所美术学院的学生了。
  通过从以上两个事例和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和总结,发现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的发展就是在教师的关爱下发生着日积月累的变化,教师的爱往往能唤起学生对生活、人生的信心与乐趣,使得学生在团结、尊重、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学习、喜欢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从中获得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让课堂“活”起来是学生迫切期待的,也是很多教师长期追求的。尽管当前不少课堂存在沉闷和低效的现象,但有些教师一直在努力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本文从精心引入、引导质疑和巧用幽默三个方面探讨了让物理课堂“活”起来的艺术。  关键词:物理课堂 精心引入 引导质疑 引用幽默  当代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特级教师钱梦龙曾告诫他的同行:“一定要把学生教活。”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中建构人文精神体系,把课堂变成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舞台,才能使学生接受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那么,如何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律动的场所,焕发人文的光彩呢?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教学观念上应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并从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一是“磁化”,增加教学的吸引力;二是“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吸引学生 教学实效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当体育教师在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后,学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