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高考作文变化 改革语文教学方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nggu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高考落幕,看着全国高考Ⅱ卷的作文题,不禁细细揣摩,2015年高考作文中露出的改革苗头,今年终于“真相大白”了,禁不住想梳理一下近三年的变化。
  先看2015年的高考作文材料: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与2014年及以前的新材料作文不同,2015年作文的审题难度下降。“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这一要求明确点出从中选出一个写即可。可是题目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却在暗示,写作过程中应该结合材料,分析人物“风采”,并能体现这种风采在“当代”的价值,也就是你选择的原因。可以说,这是高考作文继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之后又一次变化的信号,这一信号预示着出题者发现了作文中的模式现象、套作现象,这就证明作文考查的方向在变。
  因为是第一次变,不敢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这个作文,只是强调要分析材料,在分析中体现自己选择时的思考。
  再看2016年的作文材料: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相比上一年,2016年的作文就更多地要体现学生自己的见解。你可以谈一点,也可以写二点、三点,最关键的是作文里面的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就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自己的”感受了,目标很明确。所以命題不难,但区分度似乎又是一个问题,学生立意的差别似乎不大,我觉得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展示。
  再看2017年的作文材料: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鱼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一作文题,似乎有了点宋代科举“经义”考试的味道,你最好知道句子的出处、意思,才利于发挥。最难的还要以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说实话,这里面的每一句都代表不同的立意,要组合在一起,得有高水平,大气魄。当然也有简单一点的立意,比如大多数同学可以看出,①⑤和①⑥组合比较简单好写。
  材料中的六句话,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自强不息、家国情怀、自信豁达、包容大度、勇于面对……这六句话,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读书少者可以有话可说,思考深者可以精彩不断,有了很好的区分度,更体现出了作文改革的理念。
  有了前两年的铺垫,今年的改革水到渠成,作文考查的目标也相当明确。对六句话的理解、试题中“合理引用”的要求,可以看出是对积累、理解的考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是对感悟能力、思考能力、思维广度的考查;“请以其中二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是对思辨能力、思维深度的考查……
  这一作文题,切中了语文教学的时弊:这一作文题,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明确了未来的教学方向;既重历史传承,又关注现实生活;既重文化底蕴,又彰显学生个性;既重知识积累,又重哲理思辨……
  面对高考作文的这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调整作文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课文教学中注意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养成思考习惯。比如在讲必修3的《琵琶行》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何说“同是天涯沦落人”,就可以“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问题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白居易和琵琶女共同的身世命运,知道他们为何是天涯沦落人,从课文中生发,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命运相同,就可以达到不相识就相知的地步。学生经过思考,明白相同的经历,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而有心灵的共鸣,就可以成为知音,既然是知音了,那无须相识,便也可以相知。于是学生的思考和认识,由文中已扩展到了全人类共同的情感,思考的深度就上了一个层次。
  二、关注时事,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用新闻评论的方式,养成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只所以选择新闻,是因为它新,学生感兴趣,还因为它是新发生的,许多东西大家还没有定论,是非曲直有待评论,适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发表观点。每两周一次的新闻评论,学生很喜欢。因为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可以透过新闻事件,分析本质,分析新闻发生的必然之因。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养成习惯,就不用在课上练习了,布置成周记,学生自然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且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渐渐地就可以提高思维的深度。
  改革从高考开始,改革在教学中体现,相信同仁都有自己的计划,希望思想在交流碰撞中有升华的火花!
其他文献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当中,离不开字词教学,掌握字词,才能运用字词,完成新课标和考试要求,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功底。一、因形求义的重要性通过一个汉字的剖析,有效可循地解读文言文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强调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在品味作者语言的基础上,理解其思想情感,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其对古诗词语言的感受力。  一、高中古诗词语言教学现状  就目前我国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而言,古诗词语言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就教师而言,在教学环节中存在淡化古诗词语言教学的倾向。由于古诗词教學内容较为复杂
何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在使用定置网的增养殖渔业中,消除附着平和生长在网上的海藻是项工作量很大的劳动。以往一些渔业部门应用化学药品涂敷渔网以防海藻附着。但是药品在水中溶化后会造成海洋污染
在高中语文教学及高三语文复习中,师生在文言文板块花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高考时,做文言文试题又花了较多的时间(高考平均一分题一分钟,但大部分考生需27-30分钟做19分的文言题),挤占了其它题的不少时间。其结果仍是一个丢分较大的题,其丢分率仅次于诗歌题,真是得不偿失。  要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办法是有的。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摸索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在此与同仁分享。  一、提升教师的文言功底  作为
语文学科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与人文内涵相互结合的科目,是初中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科目。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新时期的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一个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笔者尝试建立一种初中语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发现人的价值、深入地开拓人的价值、发掘个人潜力。新课标指出,课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模式,师生要
我国有着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语言精练、章法严谨,而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文言文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何做好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和实践的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和阅读浅易诗词句已然成为语文能力测评的重要指标。辨析诗词句意并能做出表达,已经是全国语文高考的一种常见题型。通过分析这几年的相关试题可以明确诗词运用题综合能力评价的目标与方向。  一、综览发展趋向:注重综合性,富有典型性,彰显灵动性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板块。近几年来全国卷和地方卷进行了一些突破性创新。比如全国卷在填空题设计时将诗词识记与理解、评价结
初中是学生开始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及开始与自己的理解的重要时期,因此,对于我国而言语文在初中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的传授有机结合,重视方法和过程,而并非只求良好成绩这个结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本身能力以及相对的人生经历等,从而获得一个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改变传统管理中与发展不相符的部分
创造力,就是创造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面临全球所共识的必须创新的二十一世纪,新的形势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贯彻创新教育的精神来实施。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给创新教育下的定义是: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