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叫李洪彬的五年级小学生曾在北大电教中心,当众表演了正、倒背《老子》81章全文。据他的父亲称,孩子前几年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逐篇背诵《老子》等经典古文,现在还开始背诵起了《新概念英语》课文。李洪彬本人告诉现场的观众,“我背诵时就好像照着大脑里的一张图念下来,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难。”
在笔者的印象中,小学生倒背《老子》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从报上见到。到网上一查,果不其然,在长沙召开的一次教育交流会上,就曾有一位11岁的男孩李杰馨,给大家表演了正、倒背《老子》的绝技。不同的是,李杰馨背诵的对象还有圆周率小数点后2000位。
能倒背《老子》的两位小学生,无疑都是记忆能力极强的孩子。事实上,对《老子》等古籍的学习者来说,背诵其中的一些篇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有助于自己掌握和理解。甚至对《老子》特别感兴趣者,将其全部背诵下来也未尝不可,它一共也只有5000来字。可是,对《老子》的内容进行倒背,却只能说是没什么意义的行为。
我们学习古籍的目的是什么?是了解古代人的思想与文化。将《老子》的文字前后颠倒过来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变成“门之妙众,玄又之玄”,背的人自己能够听得懂、解释得了吗?将内涵丰富的文字变成一堆“乱码”来背,绝对不是正确学习文化典籍的方法。能够对《老子》81章内容倒背如流,除了能够证明有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之外,只能证明自己已走上一条学习的旁门左道。
李洪彬的父亲称儿子对古文有浓厚兴趣,李本人也觉得倒背没大家想的难,这些或许都是完全真实的情况,但笔者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倒背《老子》81章并公开进行表演,不会是一位小学生自己想出的点子。笔者认为,李洪彬的父亲很可能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证明自己的家庭教育超乎寻常,而事实上他的做法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有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种完全不可取的错误做法。
在家长安排下苦练倒背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已经不再属于他自己。他们就像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一样,只是家长进行展示和炫耀的一个玩偶。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大声疾呼,家长们应当“解放自己的孩子”,时至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一些家长却仍在乐此不疲地拔苗助长,将孩子当成教育实验的“小白鼠”,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大的悲哀吗?
在笔者的印象中,小学生倒背《老子》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从报上见到。到网上一查,果不其然,在长沙召开的一次教育交流会上,就曾有一位11岁的男孩李杰馨,给大家表演了正、倒背《老子》的绝技。不同的是,李杰馨背诵的对象还有圆周率小数点后2000位。
能倒背《老子》的两位小学生,无疑都是记忆能力极强的孩子。事实上,对《老子》等古籍的学习者来说,背诵其中的一些篇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有助于自己掌握和理解。甚至对《老子》特别感兴趣者,将其全部背诵下来也未尝不可,它一共也只有5000来字。可是,对《老子》的内容进行倒背,却只能说是没什么意义的行为。
我们学习古籍的目的是什么?是了解古代人的思想与文化。将《老子》的文字前后颠倒过来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变成“门之妙众,玄又之玄”,背的人自己能够听得懂、解释得了吗?将内涵丰富的文字变成一堆“乱码”来背,绝对不是正确学习文化典籍的方法。能够对《老子》81章内容倒背如流,除了能够证明有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之外,只能证明自己已走上一条学习的旁门左道。
李洪彬的父亲称儿子对古文有浓厚兴趣,李本人也觉得倒背没大家想的难,这些或许都是完全真实的情况,但笔者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倒背《老子》81章并公开进行表演,不会是一位小学生自己想出的点子。笔者认为,李洪彬的父亲很可能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证明自己的家庭教育超乎寻常,而事实上他的做法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有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种完全不可取的错误做法。
在家长安排下苦练倒背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已经不再属于他自己。他们就像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一样,只是家长进行展示和炫耀的一个玩偶。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大声疾呼,家长们应当“解放自己的孩子”,时至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一些家长却仍在乐此不疲地拔苗助长,将孩子当成教育实验的“小白鼠”,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大的悲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