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防忽悠手册

来源 :健康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信息的评价
  对于营养信息的评价,中国农业大学的范志红博士介绍过美国的5项原则,这些原则对中国大众理性评价营养信息同样适用。当不确定某条营养信息是否科学时,不妨先从如下5个方面打个问号:
  1信息是否合情合理?
  错误的信息往往不够合情合理,它听起来好到让人难以置信,并非建立在人们通常接受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科学理念基础之上。
  2信息是哪里来的?
  探求下信息的来源,是属于政府的推荐文件还是健康专业人员的忠告?是一项发表在正规学术刊物上的研究成果,还是仅仅是个人意见或体验?抑或是来自新闻故事或广告促销?来源是否可靠,应该作为你采信这条信息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
  3相关研究设计是否严格规范?
  这条信息如果来自实验研究,那么研究的规范性是需要考虑的。比如实验设计有没有适当的对照?研究对象是否恰当,是否随机分组?是否采用单盲研究或双盲研究,对照中有没有设计安慰剂研究?有没有数目足够的研究受试者,以获得可靠的结果?对试验结果的解释是否正确?研究的重要性有没有被夸大?这些都影响到营养信息结论的科学准确性。
  4该信息能否用于人类?
  该研究是否使用实验动物?实验中所用的食物和营养素的量与人类膳食的数量是否一致?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外推到人类健康上?要知道,由某些动物实验或人体体外实验结论并不能直接推导出人体试验的结论,因此,了解研究实验对象是对信息进行判断时需要考虑的原则。
  5谁会从信息中获利?
  这条营养信息的传播会产生什么样的商业结果?比如,是否对销售某一种商品有格外的好处,是否会让杂志封面或者报纸标题显得更吸引人?
  谣言形成的路径
  了解错误营养信息形成的路径,可以帮助你避免对错误信息误听误信。范志红博士分析指出,错误信息的形成通常经由下面几种路径:
  路径 1
  逻辑推理错误,前提事实错误
  A“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其中明显
  存在逻辑推理错误。牛奶是牛喝的没错,但牛奶也是富含多种营养的食物,当然适于人类饮用。
  B“菠菜与豆腐同煮导致肾结石”,属于逻辑
  错误,其问题是把锅等同于了肾。
  C“发达国家都不用微波炉,因此微波食品不
  安全”,属于前提事实错误——微波炉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
  路径 2
  耸人听闻以吸引眼球,断章取义以简化传播
  有些说法是为了吸引人眼球或传播时简短方便而被掐头去尾或夸张化,从而变得失实走形。
  “女性不能吃水果”,原形可能是“体质虚弱的女性在生理期和产后不宜大量吃特别冷凉刺激的水果”。
  路径 3
  推销信息误导商业对手战争
  A“自来水煮饭会致癌”,这可能是销售纯净水或净水机的企业为了推销自家产品的说法。
  B“黄豆泡一夜会产生黄曲霉素”,也是信息误导,主要源于销售干法磨豆的豆浆机企业对湿法磨豆的豆浆机的竞争排挤性说法。黄曲霉素是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的,所以黄豆泡在水里一夜不会产生黄曲霉素。
  路径 4
  国情不同却照搬结论,知识版本陈旧而沿用
  A“钙片补钙会导致肾结石”,这一说法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则不适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摄入的乳制品特别丰富,膳食钙的日平均摄入量已经超过800~1 000 mg,再补充钙片,可能会增加结石的风险;而我国居民的膳食钙的日平均摄入量仅400 mg,离推荐摄入量800 mg距离还很远,通过食物很难补充足量,当然需要通过吃膳食补充剂(钙片)额外补充,所以,“钙片补钙会导致肾结石”的结论对我国大部分居民就不适用了。
  B“肾结石患者不能吃富含钙的食物”,属于知识版本陈旧未更新。以往的研究认为,肾结石患者要控制钙的摄入量,需限制富含钙的食物,但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发现,肾结石患者从食物中摄入钙并不会影响病情。
  路径 5
  以偏概全错误解读
  A“牛奶空腹喝有害”,源于以偏概全。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牛奶容易加剧吸收不良、肠胃不适等,对于没有乳糖不耐受的人来说,空腹喝牛奶,营养完全可以吸收利用。
  B“喝红葡萄酒能预防心脏病”,其解读存在偏颇,忽略了前提条件。完整的研究结论应该是“成年女性每天喝1~2小杯红葡萄酒与较低的心血管发病率相关”。
  C“益生菌或可帮高脂饮食者减肥”。某媒体报道称,由中、法、美学者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益生菌可有效改善高脂饮食造成的肥胖。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健康功效,都存在菌株特异性,也就是说,不可以泛泛而谈“益生菌”,必须明确是具体哪个菌株。
  如何分清“专家”和“砖家”
  营养信息不论真伪,通常都是打着“专家”的旗号出现的。那么,在接触到“专家”传递的信息时,先辨别一下“专家”的身份,对于判断信息的真伪是个可行的办法。《科技生活》周刊的记者洪广玉总结了几点:
  1该专家是否具有学术身份?
  一般来说,有学术身份可以保证两点:他了解和清楚相关科学共同体的共识,他在该领域有发言权,有专业素养来支撑其观点;他发表观点时会顾及自身的学术声誉,会考虑到同行对他的评价(以及所在单位对他的约束)。有学术身份的专家,提供公允观点的概率会高一些。
  公众需要辨别的是哪些身份是真的学术身份。一般来说,与科学共同体长期保持联系,并积极参与其活动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都比较可信,而一些长期游离于科学共同体活动之外的,甚至不清楚科学共同体结论的人士,不知名目的研究中心、协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仅仅服务于某些经济活动的民间学术团体人员,其学术可信度要低很多。比如,某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多年来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对食品安全问题发表见解,但是该协会只是一个在香港注册的普通社团,并非学术组织,秘书长本人也并无食品安全方面的专长,其观点也不被业内认可。   2该专家是否“跨界”发表观点?
  现代学科划分很细,不仅隔行如隔山,即使是同一个领域下的不同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内容也可能大不相同。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只会对自己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发表学术见解,对于不在研究范围的则会如实奉告“抱歉,这个问题并非我专业内的,我无法解答”;相反,只有“伪专家”才敢什么问题都说。比如,某所谓奶业专家谈到纯牛奶要经过超高温灭菌时说,“这么高的温度,包括蛋白质、脂肪、钙等东西,特别是维生素,活性会去掉。维生素保留10%就不错了,蛋白质温度到90℃的时候开始发生严重变性。时间放得越长,里面的氧化程度就越高,营养流失越来越大。”这里关于蛋白质“变性”问题的表述是错误的,蛋白质变性会更易吸收,而非导致营养流失。公众一看是奶业专家谈牛奶问题,以为很专业,其实这里涉及的是营养知识,该专家并不适合谈这一问题。
  3该专家的观点是否过于偏激或绝对化?
  科学是一架非常精密的仪器,为了准确地描述它,有时候科学家必须要附加前置条件,使用限定词语。比如,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限定条件包括“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摄入了多少量”“有多大概率”,然后才是可能出现什么结果。换句话说,“某某东西吃了会致癌”或“某某东西抗癌”之类不加限定的绝对化表述并不科学。
  4同行是怎么评价该专家观点的?
  学术界的规则决定了,如果一个专家发表了与主流科学共识不同的观点,那么他必须有自己的更新研究结果作为支持,同时也会有同行站出来辩驳和讨论,以此来表明其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孤零零地反对科学共同体结论的言论,如果不被同行科学家重视,就表明没有学术价值,对已有科学共同体结论没有影响。当然,有些科学界尚不明晰的问题也会引起争议。所以,对于那些看起来很标新立异的专家观点,你如果无法判断,不妨关注一下其同行的评价。注意,离该领域越近、学术身份越高的专家,其观点可信程度越高。科学共同体尚未有结论的事情,正是科学界正在努力解决中的,一旦突破则具有巨大学术意义,在此之前是不会向社会扩散的。比如,近日媒体以《人类有望“饿死”癌细胞》为题报道了清华大学颜宁教授的最新研究,报道出来后,多位学者包括颜宁本人都在博客上进行了讨论。颜宁认为这是一个“极具噱头”的新闻,报道偏离了她的本意。这些讨论认为,是否能“饿死”癌细胞其实还很难下结论,毕竟这只是一项基础研究,离治疗癌症还差得很远。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五个肾性,二个内分泌性和一个盐型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模型。阐述了这些模型的复制技术和形成特性,尤其是各个模型的形成率和血压曲线的特征。对其中七个模型测定了
立定跳远是一项传统的教材,它的技术比较难,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对利用体操垫提高立定跳远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究,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打造更广阔的平台,获得更为理想的
近日,美国“MSN”网站综合了美国皮肤科、口腔科等多位专家的意见,指出以下10种食物不仅危害健康,还加速衰老,是不折不扣的“年龄加速器”。  糖果。过量的糖果会引起“糖基化”反应,伤害皮肤胶原蛋白,导致皮肤松弛。还会令口腔细菌大量滋生,破坏牙齿。  酒类。喝酒过多影响肝功能,导致毒素蓄积体内,引起人体脱水,影响睡眠,进而影响到皮肤,导致皱纹、松弛等皮肤问题。  烤焦的肉。烤肉令人食欲大增,但黑色烤
全国政协委员滕玉芬,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一干就是38年.
小A和小B今天同时收到武汉某重点大学本科录取通知,她们兴奋地将我抱起“:老师,太高兴了,谢谢您!”是啊,作为班主任的我,怎能不激动呢!因为她们是那么的有个性,而且我们也根
3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推广应用1 998年 ,全国的钢产量达 1 .1 4亿 t,全国冶金行业的加热炉达千座以上 ,年处理钢坯上亿 t,目前我国轧钢加热炉吨钢平均能耗为 60 kg标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和坚持把人文素质与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位一体职业素质教育渗透职业技能教育教学之中,形成了课堂教学、主题教
期刊
有效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和迫切要求。本文试从自己的课堂出发,寻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办法。 Effective teaching is the hot topic and urgent requirement of cu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