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上的“提优拔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360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道德思想的建立形成等阶段教育时期。小学数学教育原则上属于能让小学生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并应用就可以,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建立养成,重在培养小学生成长,成人。但是,国家要发展,需要大量建设型人才,更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往往来自于各阶段教育的优秀生、尖子生,培养优秀生尖子生从小学生抓起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实践中总结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抓起..
  一, 对学生从思想上树立目标,方法上重视手段
  教学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数学成绩一般或中等下等的班级或学生,优秀生或尖子生少或数学成绩不突出。接手这样的班级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这样的班级学生从接手到小学毕业这段时间数学成绩提升空间大,提优程度高,比如:从接手一个有3个优秀生的普通人数班级可以提高到优秀生半数或更多。劣势是,教学这样的班级教师往往需要费很大精力去查漏补缺,而且需要时间去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养成。
  1、思想方面:培养优秀生拔尖生,先从思想上培养要当优秀生尖子生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渗透拔尖提优思想意识,更主要培养学生树立“我能行”的思想,“我要认真、细心、专心的去做,去检查,争取得满分”的思想。当学生不细心时,教师问:“你能考满分吗”?经常的提醒督促,日久时长,孩子门中的一些会在教师的鼓励鞭策中明显竟部,由中等生到优秀生到尖子生,“矮子子里拔将军”,,往往就是这样的教学中,使一些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显露出数学成绩突出的教学效果,取得这样的成绩老师高兴,学生高兴,家长高兴。当然,也有一些孩子课堂配合不好或一些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能提高到优秀生,更不能提高到尖子生,教师要因材施教,对这样的学生就不能要求太高,基本数学知识基本公式掌握会用能跟上全班走就行。不求成材,只求成人,允许有中等生差等生存在,普通小学一般情况全班级不可能都成为优秀生和尖子生。
  2、方法和手段: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培养优秀生尖子生的方法上,教师要多加注意从三个方面做起:
  (1) 读:读标题,读例题,读公式,读法则,读文字,读句子,读图,读出关键字,读知识点,读出隐性条件和含义,为接替找准条件。在读题时一定要细心,认真,看清楚单位是否统一是否需要换算,读懂题意,读清楚题的要求,读仔细需要用哪部分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题中的问题。在读中思考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写:在读题审清楚题意后,要提醒学生认真书写数字列式和计算公式或步骤,书写要工整,端正,正确,清晰,按照题中要求写出计算式子或步骤过程,结果,答案。
  (3)算:计算一定要认真,细心,正确,注意单位统一或换算正确后再计算。计算细心正确,才能保证一道题的最后完整正确算对。最后,注意检查或验证,看是否正确。
  经过一个活几个学期的努力,认真学习,训练,一些学生会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解题方法,逐渐变成优秀生、尖子生,从思想上到能力上都有质的转变。
  二,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新授课教学上注意几点
  1、注意细节,关键字,知识点,重难点,这些细微之处往往都是解题关键,学生们能把所学的知识点逐一掌握,积累,聚沙成塔,自然面对难题也会找出解题思路和方法,再加细心计算,正确计算出结果,每一道题都这样细心去做,满分高分的的可能性就大。要使学生多注意这些“小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提醒,抓住“小点”,精讲,细讲,重点讲,像迈过门槛一样每到此处都要慢下来停下来引起学生注意,久之,学生自然养成读题审题细心习惯,并根据要求能正确列出算式或选择正确的计算公式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2、知识综合复习创造演变式教学情境。孩子们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感受,对新颖的新鲜的接触或教学方式往往感兴趣。变化式的游戏式的玩乐式的课堂模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复习多变形面积计算计算时,可以突破常规复习公式法,求新求变,综合演变式的复习,效果会更好。在板书版画过程中,引导或提问学生创造条件,结果,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和影响,提高复习效果。比如:创设适合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变变变”教学环境。变化长方形的长宽成正方形,成三角形,成梯形,成平行四边形,求其面积,或请学生上讲台实体操作用学生人数排成各种多边形进行计算。学生们边玩边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开拓了孩子新颖的思维模式。玩中学,学中运用,灵活教学,复习,练习,巩固,愉快课堂教学,提优、拔尖效果更好。孩子们知道掌握了怎样计算多边形面积,也知道加深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计算,思想上更清晰了,更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了。其他学生也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兴趣来了,自然教学效果就提高了。
  数学课堂上,学情不同,情景教学环境也千变万化。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学生一部分严格要求,高目标,对另一部分学生放低要求,能成才的成才,能成人的成人,分层次,设目标,让所有所教的学生数学都有适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有不同的进步培养优秀生拔尖生是给初中高中的优秀生做储备,为将来的名牌大学打好初级基础,尽量多的培优拔尖,做个真正的好老师。个人认为,优秀生拔尖生是国家科技进步的希望,是科学家的苗子。当然,做普通劳动者也很重要,先成人再成才。能成人很好,能成才更好。
其他文献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困扰着这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是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各国的政府和学术界所一直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中
摘要:新一轮的课改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现代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了巨大的影响。新课标提倡的是自主学习,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通过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如果从内心对学习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他们的学习也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改革我们要达到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爱上数学的目的。而研究型学习正符合这一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强调
[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策略 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要从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有些细节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有些细节会改变学生对数学
【摘要】非智力因素,广义而言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的所有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是指个体内所具有的动机、兴趣、态度、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如果说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先天条件,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后天因素。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习成绩很差,这就是因为没有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本人从事教学实践多年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近四十年的历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深化,开发区已经成为驱动各地区经济甚至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动力。当前,开发区的社会治理问题及其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深切的感受到数学阅读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而现在许多题目叙述长、条件多,不知如何取舍。还有些条件就更难理解了。因此,阅读作为一种学习的技能,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1.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重点、目的、要求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学习。那么如何进行有效追问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一些数学案例中谈谈有效追问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有效追问的价值功能与意义  有效的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钥匙”,是将学生的思维条理化的“纽
【摘要】现在的社会是数字化的社会,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还可以帮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人们的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数感 建立 形成 发展 强化  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