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前行的船桨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欠债还钱,天經地义。无论那些失信被执行人如何耍赖,在依法曝光他们的信息后,迫于压力,他们还是乖乖履行了应尽的责任。事实再次有力地告诉我们:法治,是惩恶扬善的利器,是中国前行的船桨。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亚里士多德曾说:“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马克思曾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无论什么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在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只有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才能在急速发展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特殊公民存在。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无一不奉公守法。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他的军队英勇无畏,令敌人闻风丧胆,这与他治军严明是分不开的。他训练的戚家军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即使面对至亲也不例外。有一次,他的舅舅违犯了军纪,他严格按军法行事,当着将士的面,审问并处罚了舅舅。正是因为戚继光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才有了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戚家军。
  国外一些经典的执法案例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新加坡素以执法严厉著称。当年,美国青年费依曾在新加坡酒后滋事,把油漆倒在别人的汽车上。按照新加坡法律,他不但要被处以高额罚款,而且还要当众被抽打五鞭。虽然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为他求情,英国舆论界也大加干涉,但新加坡政府的态度十分坚决:“新加坡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任何人都必须受同一部法律的约束。”费依最终未能免于笞刑。试想,倘若新加坡政府迫于外界压力而屈服,不能秉公执法,那么新加坡的社会秩序何存?国家威严何在?长治久安何保?
  王夫之曾说:“文无法则文亡,国无法则国乱。”法治,是国家文明的标志。众所周知,如今我国的法律逐渐完善,然守法执法情况尚不尽如人意。“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哄抢”“中国式霸座”“中国式城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知法犯法、徇私枉法的事时有发生;藐视法律、亵渎法律,甚至践踏法律的闹剧时有上演。一位中国游客在洛杉矶机场免税店因信用卡遗落而掌掴女店员,被当场制服,以攻击罪被逮捕关押,折射出一些国人的法律意识仍然淡薄,他们把脸丢到了国外,不仅影响了个人形象,更有损国家颜面。由此可见,知法守法,任重而道远。
  《吕氏春秋》有言:“治国无法则乱。”的确,家无家规则难保家兴人和,国无国法则难保国泰民安,国际之间无国际法则难以维持世界和平。让我们乘着中国这艘大船,摇动法治的大桨,扬起复兴的风帆,在梦想的大海上乘风破浪,高歌远航。
  教师点评
  文章紧扣材料立意,标题生动形象。开头引用题目材料,引出论点,做到有的放矢,论题鲜明。本文最大的亮点是论据丰富,论证充分堪称“猪肚”。选用的素材可谓包罗万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国外的,有国内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经典事例,有名言警句。丰富的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证明了观点,使论证有信度,有力度。整句、引言和比喻论证,大大增添了文采。(韩延明)
其他文献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都昌妈妈耗时6年绣成《清明上河图》,为孩子树立榜样  提起《清明上河图》,大家并不陌生。这幅名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现属国宝级文物。而在江西省都吕县也有一幅《清明上河图》,不过它不是画的,是家住都吕县城的黄淑群女士耗时6年,每天从早绣到晚,一针一线绣成的。《清明上河图》全图有800余个人物形象、26座桥梁,如此浩大的工作量让很多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但黄淑群却不分昼夜地
我曾不止一次地好奇,那些生动而鲜活的光彩是怎样悄无声息地汇集在简短的词句里,经过无数次磨洗与冲刷,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于是,我放下一切,去找寻那孕育了灵感的土壤。  一  我撑着油纸伞,走过春季里的烟雨江南。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在江南,在雨中,我輕轻地吟着郑愁予的小诗,耳边响起哒哒的马蹄声和那温柔细腻的吴侬软语。三月的江南,杨柳如烟,细雨如丝,空气中弥漫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星星生锈了,我们该怎么办?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在诗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而《看见》,给了我答案。  百度百科把《看见》定义为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而在我看来,《看见》更像一本新闻
故宫,我只在很小的时候参观过。那时的我为它的高大雄伟、富丽堂皇而惊叹。如今回想起来,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有些昏暗的展厅里,透明的玻璃展柜中,橙色的暖光映在精美古朴的文物上,仿佛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因为这份神秘,我翻开了这本书。  爱上它不是一时兴起的轻率。它有一种扣人心弦的魔力,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阅读之后才发现,它承载了十二位顶级文物修复大师的匠人精神,承载了泱泱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瑰宝。这,
真题再现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题目解析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体现了上海卷一贯的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考查学生思维为目标的特色。但是,今年的作文题,在类型和形式上与往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杭州李先生前不久遭遇了一场家长群“危机”。因为他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建议,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理由是会诱导其他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李先生回怼: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开跑车有什么不对?难道还要为照顾其他孩子的心情,特意买一辆普通汽车来接送孩子吗?为此,李先生被踢出了家长群。  要求:综合材料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龙岩火车站宣传垃圾分类  “小朋友,你知道你手上的塑料袋属于什么垃圾吗?”201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身穿绿马甲的南昌铁路局龙岩车务段青年志愿者正在给候车的小旅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废旧电池、过期药品等属于有害垃圾,对环境具有很大危害,需要通过特殊手段处理……”在售票厅、电梯口,随处可见“绿马甲”们的身影,他们有的向旅客发放环保宣传资料,有的向旅客讲解垃圾的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综艺节目《明日之子》的某场比赛中,有四首歌供参赛选手随机抽取并当场演唱。其中一首是无字歌,抽到的参赛选手只能用“啦啦啦”的旋律来表演。有位参赛选手为了增强表现力,便自行对“无字歌”做了填词演唱。  表演结束后,评委宋丹丹与华晨宇发生了争执:前者认为参赛选手不符合比赛要求,是一次失败的表演,而后者认为参赛选手填词演唱是有才华的表现。 
高考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题目解析  材料内容并不多,一共三句话,被分为独立的三段,这显然是命题人有意提示考生:这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部分。因此,我们可以分层解读题目。 
最近,一位26岁的海归女硕士走红网络。她就是肖源,1994年出生,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镇人,本科毕业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结束7年的海外求学生涯后,她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一口气承包了2400亩荒山,成为一位职业农民。  肖源放弃了读博机会和高薪工作,带着故土情怀当起了农民。这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有些老乡开玩笑说她“读书读傻了”。  “现在是水稻快速生长的季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