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音调,中国味道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再现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体现了上海卷一贯的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考查学生思维为目标的特色。但是,今年的作文题,在类型和形式上与往年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
  与从2016年高考开始上海卷作文题出现的“现象类”“泛现象类”作文材料不同,此则材料探讨的是更为抽象的人的认识方法问题,想要阐释清楚并不容易。往年作文材料中都会出现明确的“关键词”,例如2016年的“评价他人的生活”、2017年的“预测”、2018年的“需要”“被需要”,对考生而言,以关键词为抓手降低了审题难度,也减少了完全偏题的风险。但是面对2019年的作文题,如果考生依然选择抽取关键词来替代对材料的认真解读,就可能出现偏题、套题等情况。
  抓关键词是审题的方法之一,但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作文题。审题,是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考查,通讀并整体把握材料、理解材料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材料给出的论题是正确审题所需的基本能力,而所谓的审题技巧、方法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切不可舍本逐末。
  就这道作文题而言,材料由两段话构成。第二段中“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一句明确交代了写作的要求,亦即本文的论题:探讨人认识事物的方法、角度、规律、特点等。而第一段材料以“音乐”为例,则是命题人给予考生探讨的依据,也是启发考生进一步思考的引子。因此,考生在下笔前,必须对第一段材料进行细致解读。
  在第一段材料中,有两个关联词值得注意。第一个是“由此”。“由此”表示前后句子间存在因果关系,“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为因,“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为果。我之所以对中国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是因为倾听、感受了其他国家的音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接触了与我原本熟悉的事物不尽相同的同类事物,能加深我对熟悉事物独特性的认知。这和“如何去认识事物”存在怎样的关联呢?这就需要考生提炼总结。如果我们对这层因果关系追问一个“为什么”,就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事物的独特性往往可以通过与同类事物比较而凸显出来,而“比较”正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至此可以看出,“比较”正是隐藏在材料中的,需要考生通过理解、分析题意,并概括、总结出的材料真正的“关键词”,而不是材料中一眼可见的“音乐”或是“中国味”。
  审题不仅要注重句子间的逻辑关联,同时也强调对材料解读的完整性。很多考生会遗漏第一段材料中的另一个关联词“从而”。“从而”同样也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且有“进一步行动”的意思。“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句话启示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事物的独特性并非是认识事物的终点,认识事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并且还是一个由感知到实践的过程。以深刻感受为基础,不断深入探求甚至有意识地强化事物的独特性,使之具有更鲜明的无可替代性,这才是材料所指的整个认识过程的最终目的。
  从审题角度而言,这个作文题更强调考生与材料的对话能力,考验考生面对材料类型变化的应变能力,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概括提炼的思维能力,从能力要求而言高于往年,因此更易出现套题、偏题的情况。例如有考生盲目从材料中抽取关键词,把“中国味”当作材料关键词,从中国的音乐、饮食、服饰等诸多方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进行了详尽的列举分析,无论事例多丰富,语言多流畅,然而全文不提如何认识事物,与材料要求相去甚远,则属于偏题作文。同样,有的考生虽能抓住材料第二段给出的论题探讨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但是未能关注到材料第一段与论题之间的关系,抛开材料,自己总结认知规律,例如首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其次要不畏惧困难,最后要持之以恒,亦属于偏题作文。
  准确审题是保证文章立意的关键。人们认识“中国味”音乐的过程,究竟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启发,考生立意的角度有很多,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批驳,也可以全盘接受。当然,上海卷作文命题、阅卷始终强调的是考查考生的思辨性,如果考生能够在分析、认可材料观点立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补充,能够体现新时代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立意上无疑更胜一筹。例如,这样的认知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认知对象?这种认知方法是否存在缺陷,使用不当是否有可能陷入某种误区?我们在选择比较对象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为了能够更客观、准确地认知事物,认知主体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素质?甚至可以换个立场,从敌论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观点,检查是否存在可攻击的说理漏洞。考生在清晰有条理地阐述分析材料之后,要能再往前走一步,思考更严谨一些,议论更充分一些。
其他文献
这世界上的山谷、小溪、花海、繁星,都可以映在我们的眼中,但内心的世界,只能靠自己建立。  小时候,我最爱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插播的旅游广告。这些旅游广告或是塞上无边的沙漠,或是黔南秀丽的山水,或是承载着独特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令我心驰神往。当我看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时,欣喜不已,觉得它完全道出了我的心声,心中的冲动瞬间喷涌而出,想马上背起行囊去旅行,看尽这世间的美景。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道,马可·波罗曾容光焕发地向忽必烈描绘威尼斯的美妙,忽必烈却摇摇头,一脸茫然。  忽必烈的脚下是黄土地,自然想象不出水城的梦幻。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共享经济发达的今天,足不出戶便可在网上搜索到各种旅游攻略,驴友们在用一张张图片向你诉说他们的旅游感悟。然而,共享的仅仅是图片罢了。你可以看到定格的风景,却无法体会到旅游的劳累或欣喜;你可以想象清风拂
各位同人:  写下这封信时,我已经在监狱中服刑了。可能有人会疑惑,作为一位知名律师,我为什么会锒铛入狱?那是因为,我触犯了法律。如今的我追悔莫及,深深地体会到:公正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当年,初入职场的我怀着满腔热血,全心全意,秉公办案。我接手的第一个案子的委托人,是一位小姑娘。她家境不好,却乖巧懂事,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可谁知,她在学校遭遇了校园霸凌,被同学欺负。那个学生是“官二代”,是臭
去年,我买了一本书,书的封面设计就像一封老旧的信,由此激发了我写信的欲望。我决定给远在老家的表妹写一封信。说写就写,我绞尽脑汁地写完信,贴上邮票,将信封好投进校门口的邮筒里,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  等待的过程五味杂陈,却压抑着所有的忐忑,只留下满心的期待和欢喜。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可表妹说一直没有收到信。  终于,我拿着手电筒,来到校门口的邮筒前,往里一照,那封信仍原封不动地躺在里边。我有些难过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大概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但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阅读并没有如此大的作用,甚至认为读书是无用的、过时的,是本该被丢掷于故纸堆中的陈年旧事与落日余晖。比起理工科肉眼可见的利益兑换,阅读更像是一条漫无目的且收效甚微的孤独苦修。但我对此不能苟同。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自古以来便是一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独木桥,是属于少部分“精英”阶层以及渴望加入这个队伍的人的,是一条
“我不愿站在云端跳舞,我只愿贴着地面慢慢行走。”面对这纷繁喧嚣的世界,我只愿独守一隅坚实的土地,以成小我。  “小”,听上去只是微末一芥,过于轻飘,不足为众人所道。可是“小”亦有自己的光辉。  做“小”并不是卑微无为,也需要精耕细作。日本有一家小食店叫“小笹点心”,每日只做两种糕点,几十年如一日,深受人们喜爱。这是因为他们不断打磨自己的手艺,只将自己的视线聚焦在眼前的一块糕点上,所以才能以小见大,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都昌妈妈耗时6年绣成《清明上河图》,为孩子树立榜样  提起《清明上河图》,大家并不陌生。这幅名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现属国宝级文物。而在江西省都吕县也有一幅《清明上河图》,不过它不是画的,是家住都吕县城的黄淑群女士耗时6年,每天从早绣到晚,一针一线绣成的。《清明上河图》全图有800余个人物形象、26座桥梁,如此浩大的工作量让很多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但黄淑群却不分昼夜地
我曾不止一次地好奇,那些生动而鲜活的光彩是怎样悄无声息地汇集在简短的词句里,经过无数次磨洗与冲刷,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于是,我放下一切,去找寻那孕育了灵感的土壤。  一  我撑着油纸伞,走过春季里的烟雨江南。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在江南,在雨中,我輕轻地吟着郑愁予的小诗,耳边响起哒哒的马蹄声和那温柔细腻的吴侬软语。三月的江南,杨柳如烟,细雨如丝,空气中弥漫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星星生锈了,我们该怎么办?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在诗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而《看见》,给了我答案。  百度百科把《看见》定义为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而在我看来,《看见》更像一本新闻
故宫,我只在很小的时候参观过。那时的我为它的高大雄伟、富丽堂皇而惊叹。如今回想起来,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有些昏暗的展厅里,透明的玻璃展柜中,橙色的暖光映在精美古朴的文物上,仿佛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因为这份神秘,我翻开了这本书。  爱上它不是一时兴起的轻率。它有一种扣人心弦的魔力,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阅读之后才发现,它承载了十二位顶级文物修复大师的匠人精神,承载了泱泱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瑰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