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星星生锈了,我们该怎么办?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在诗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而《看见》,给了我答案。
  百度百科把《看见》定义为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而在我看来,《看见》更像一本新闻实录,它记录了2003年“非典”以来的各种新闻事件。其中有些新闻我略知一二,而有些则毫无了解,毕竟当时年纪小,还不太关注这些大事。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空白,读完《看见》我才惊讶不已。我惊讶于这个在我看来和谐美好的社会竟然发生过那么多可悲、可怕甚至可耻的事情;我更惊讶于有人敢把真话讲出来,让社会的阴暗面暴露在阳光之下。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毫无社会问题,我们的国家也一样。平日里,我们抱怨交通不畅,抱怨物价上涨,抱怨食品不安全,抱怨高官耍特权……久而久之,我们在抱怨中渐渐麻木,渐渐习惯戴着口罩出门,习惯在货架中费力挑出带有绿色食品标签的蔬菜,习惯在车上听着广播来熬过早晚高峰……可是,我们应该这样吗?我们有权利去呼吸新鲜空气,有权利吃上健康蔬菜,有权利珍惜自己生命的每分每秒。
  毕竟,星星生锈了,总得有人去擦亮它。
  我想起1946年,胡适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的话。他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们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精神。”
  美国的种族歧视观念根深蒂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导火索虽然是1955年的罗莎·帕克斯不给白人让座的公交车事件,但1954年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也至关重要,正是這个案子的胜诉让黑人看到了通过法律途径来争取自己权益的可能性。
  你看,星星虽然锈了,但是可以擦亮。
  柴静在此书的宣传视频上说:“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一点一点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剥开,露出它里头很鲜嫩很青的那个劲儿。如果不试图去抵达独立这两个字当中的内涵,就不足以匹配你这十年当中,生活从你身上流过和发生的事情。不管是两会、不管是奥运、不管是地震、不管是华南虎、虐猫、非典,如果你不能够说去看见,而只是视而不见,那确实是配不上这十年。”
  读完柴静的话,我觉得新《红楼梦》的导演应该让她去饰演探春,看得见清平世界后隐藏的景象,用才智热血,做着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她应该相信“千里东风一梦遥”未必是唯一结局,看见的多了,自然有人想要改变。
  正如朱光潜所说:“此时,此地,此身。就是此时我能做到的事,绝不推诿到下一时刻;此地我能做到的事,绝不想着换另外一个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我绝不妄想于他人来替代。”
  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而我们,就是要成为擦亮星星的人。
  佳作点评
  这是一篇颇具见地、观点鲜明的读后感。畅销书《看见》是央视记者柴静十年积淀的产物,小作者沉浸其中,并将自己的感悟诉诸笔端,针砭时弊,侃侃而谈。文章旁征博引,名言警句信手拈来,层出不穷,显示出小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行文层层深入,论证有理有据,篇末“而我们,就是要成为擦亮星星的人”铿锵有力,振聋发聩,表现出新时代中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传达出积极向上、热血沸腾的正能量,相信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逸然)
其他文献
题目解析  写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反复研读题目材料,聚焦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解读材料中的逻辑层次。这则材料有两个逻辑层次:第一层是“欠缺”和“弥补”这组关键词,第二层是如何发现欠缺进而去弥补,是“自我发现”还是“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做出决定”。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要对材料所涉及的话题做深入探讨,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方向。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欠缺,有欠缺自然需要去弥补。那么,我们如何去发现自己的欠缺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赴梨花之约的时节。空气中似乎都飘着梨花的清香,我的心已经飞到了梨园。  周日,我跟随父亲赶赴这场梨花之约。汽车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车窗外不时闪过梨树的身影:或三两株,或一小片,也有娇小玲珑独自成景的,羞涩地站在某个院子外的墙角处。它也许是多年前一个孩子随手丢弃的梨核,沐浴了春风夏雨秋露冬雪,破土而出,生长成一株戴着花冠如娇羞少女一般的梨树。 
这世界上的山谷、小溪、花海、繁星,都可以映在我们的眼中,但内心的世界,只能靠自己建立。  小时候,我最爱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插播的旅游广告。这些旅游广告或是塞上无边的沙漠,或是黔南秀丽的山水,或是承载着独特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令我心驰神往。当我看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时,欣喜不已,觉得它完全道出了我的心声,心中的冲动瞬间喷涌而出,想马上背起行囊去旅行,看尽这世间的美景。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道,马可·波罗曾容光焕发地向忽必烈描绘威尼斯的美妙,忽必烈却摇摇头,一脸茫然。  忽必烈的脚下是黄土地,自然想象不出水城的梦幻。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共享经济发达的今天,足不出戶便可在网上搜索到各种旅游攻略,驴友们在用一张张图片向你诉说他们的旅游感悟。然而,共享的仅仅是图片罢了。你可以看到定格的风景,却无法体会到旅游的劳累或欣喜;你可以想象清风拂
各位同人:  写下这封信时,我已经在监狱中服刑了。可能有人会疑惑,作为一位知名律师,我为什么会锒铛入狱?那是因为,我触犯了法律。如今的我追悔莫及,深深地体会到:公正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当年,初入职场的我怀着满腔热血,全心全意,秉公办案。我接手的第一个案子的委托人,是一位小姑娘。她家境不好,却乖巧懂事,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可谁知,她在学校遭遇了校园霸凌,被同学欺负。那个学生是“官二代”,是臭
去年,我买了一本书,书的封面设计就像一封老旧的信,由此激发了我写信的欲望。我决定给远在老家的表妹写一封信。说写就写,我绞尽脑汁地写完信,贴上邮票,将信封好投进校门口的邮筒里,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  等待的过程五味杂陈,却压抑着所有的忐忑,只留下满心的期待和欢喜。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可表妹说一直没有收到信。  终于,我拿着手电筒,来到校门口的邮筒前,往里一照,那封信仍原封不动地躺在里边。我有些难过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大概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但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阅读并没有如此大的作用,甚至认为读书是无用的、过时的,是本该被丢掷于故纸堆中的陈年旧事与落日余晖。比起理工科肉眼可见的利益兑换,阅读更像是一条漫无目的且收效甚微的孤独苦修。但我对此不能苟同。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自古以来便是一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独木桥,是属于少部分“精英”阶层以及渴望加入这个队伍的人的,是一条
“我不愿站在云端跳舞,我只愿贴着地面慢慢行走。”面对这纷繁喧嚣的世界,我只愿独守一隅坚实的土地,以成小我。  “小”,听上去只是微末一芥,过于轻飘,不足为众人所道。可是“小”亦有自己的光辉。  做“小”并不是卑微无为,也需要精耕细作。日本有一家小食店叫“小笹点心”,每日只做两种糕点,几十年如一日,深受人们喜爱。这是因为他们不断打磨自己的手艺,只将自己的视线聚焦在眼前的一块糕点上,所以才能以小见大,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都昌妈妈耗时6年绣成《清明上河图》,为孩子树立榜样  提起《清明上河图》,大家并不陌生。这幅名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现属国宝级文物。而在江西省都吕县也有一幅《清明上河图》,不过它不是画的,是家住都吕县城的黄淑群女士耗时6年,每天从早绣到晚,一针一线绣成的。《清明上河图》全图有800余个人物形象、26座桥梁,如此浩大的工作量让很多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但黄淑群却不分昼夜地
我曾不止一次地好奇,那些生动而鲜活的光彩是怎样悄无声息地汇集在简短的词句里,经过无数次磨洗与冲刷,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于是,我放下一切,去找寻那孕育了灵感的土壤。  一  我撑着油纸伞,走过春季里的烟雨江南。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在江南,在雨中,我輕轻地吟着郑愁予的小诗,耳边响起哒哒的马蹄声和那温柔细腻的吴侬软语。三月的江南,杨柳如烟,细雨如丝,空气中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