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本活动经验,提升认识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的认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童话故事。基于学生的这些活动经验,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课提供的素材就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境图,在这幅情境图中,一个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车的人及一些树,让学生在已学过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人物和物体的数量。
   第一环节:从生活中的数导入
   师:老师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数,看它们分别是谁?
   【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教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已有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当重点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环节:从操作中探究新知
   1. 数数,并理解10个1是一个十
   (1)猜小棒,师出示一堆杂乱的小棒,生猜有多少根?
   (2)要想知道你猜得准不准,我们可以怎么做?指名数一数。
   (3)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感知“十”并集体交流,总结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或圈一圈的好方法。
   ……
   【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渗透对应思想。通过圈10,数形结合,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2. 数的组成
   (1)师摆小棒,学生说说是几个10和几个1,它们合起来是几?
   (2)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3)11~18各数任选一个,用你喜欢的方法摆一摆,跟同桌说一说。
   (4)摆19根,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5)延伸:3捆是几个十,是多少?4捆,5捆呢?
   【意图: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最后的延伸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3. 看直尺,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1)看直尺上的数,说说这是谁的座位(1~10)
   (2)猜一猜10的后面有哪些数?
   (3)指名数数,从( )数到( )。
   (4)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什么?【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渗透逆向思维的训练。】
   第三环节:从练习反馈中强化新知
   ……
   1. 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7、20页。介绍好方法,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2. 我们的礼物
   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赶快按顺序连一连!
   3. 实际运用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颗星星,并圈一圈。(2)比一比谁的星星多?
   【意图:通过翻书不仅能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能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学生的数感。通过让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学生既可以从大到小连,也可以从小到大连,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渗透了逆向思想。】
   【反思及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點。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是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我从以下几方面对本堂课进行了反思:
   1. 从现实情境中引入学习内容,尊重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与人的现实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所以,课始就设计了找生活中的数引出课题,同时通过数主题图中的数量,不仅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而且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即掌握了学生的已有水平。
   2. 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我特别注意将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操作(摆小棒)提出问题:“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有12根呢?”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10以内的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然后,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说等多种实际操作,真正深刻认识11~20之间的数,获得11~20之间的数的组成的知识,初步认识单位“一”和“十”,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为将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培养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力求通过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4.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11~20以内的数生活中经常用到,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贴近,知识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
   (乐清市柳市镇一小)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怎样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对美术持久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及怎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表现形式来参与美术学习,这些都是我们一线美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追求的目标。大多数学生在低年级时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常常造成学生在美术课堂活动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捕捉一些
当这本杂志寄送到您手里的时候,已是新的一年,《现代养生》杂志社全体同仁在此谨向诸位读者表示真诚的祝愿,并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杂志的支持与厚爱,感恩有您,一路相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86年《中国气功》正式创刊并对外公开发行,到2001年更名为《现代养生》至今,2019年已经是我们与您一路同行,共同走过的第三十三个春秋。  三十三年来,作为中国传统养生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养生类科普杂志,我
摘 要:舞蹈基训是以训练人的身体动作形态为其主要目的,是最具基础性的舞蹈训练活动。通过严格的基础性把杆训练后,能够培养规范的动作姿态和正确的肌肉用力的方法,建立起正确的舞蹈动作概念,为后续训练部分跳、转等技术技巧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舞蹈基训;扶把训练;动作分析;控制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动作是舞蹈的本体存在要素,要从事舞蹈活动必须经过人体在动作方面的职业训练。因为,职业各方面技术的精通
弹指一挥间,亚当·萧华执掌NBA已经3年了。自2014年2月成为总裁以来,萧华做了哪些工作,他让这个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篮球职业联盟发生了哪些变化?和前任完全不同人们喜欢拿萧华和前任总裁大卫·斯特恩来比较,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斯特恩把NBA带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萧华再进一步,必须付出更多努力。萧华有些温和,与强势的斯特恩形成鲜明对比,《华尔街日报》称“萧华与斯特恩性格迥异”。确实,斯特恩善辩、激进,有些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的三维纳米结构,使电池在几分钟内即可快速完成充电。这一研究成果,将大大缩短电动车、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充电时间。研究人员表示,除了能够加快充电速度,这种电池还具有更强的蓄电能力。这两个特点对电动车、医疗和军用设备、激光的运用都至关重要。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材料工程学教授保罗·布朗表示,利用三维纳米结构制成的电池具备电容器的功能,但是蓄电能力更强。当电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规模急剧扩大,就业竞争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同时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在高校实行并轨制后收费标准的大幅度提高,许多大学生需要解决日常生活上的经济问题,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选择了打工和兼职,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渠道来解决就业经验的积累和经济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打工的职业分布及其成因。  关键词:大学生;打工;职业分布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竞
王炎新著《美国往事:好莱坞镜像与历史记忆》,收入他近年所写关于美國当代电影与政治文化的十几篇文章。文章往往从现象和个人感受出发,由分析而逐渐写到思想与文化问题。这类文字近年来日渐流行,可称为文化随笔或评论,意义都在于做一种“文化研究”。但王炎与众不同之处,是他的“文化研究”异常鲜明地突出个人的切身经验直感,思想与阅历紧密勾连,二者甚至不可分离。书中第一篇文章《世贸大厦之后》,即是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教育的目标也应由过去培养科研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应用型和技术型的普通劳动者转变。相应的教育理念、意识也需要转变。大学教师必须要结合新形势,树立新观念,以适应新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教师;教学理念     从上世纪末至今,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里程碑
这种锻炼方式是1984年选定的。  那一年秋天,魏老师给同学们读鲁光写的报告文学《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文章记叙了中国女排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夺取世界冠军的经过。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激励着同学们,中国女排姑娘们说:“苦是一服灵丹妙药,我们要想强大起来,就得天天吃它。”  同学们说:“老师,咱们也该找副灵丹妙药来吃,使我们也强大起来。”  “大家讨论一下,我们上哪儿去寻找这样的一副苦药。”  “女排的训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获得体验与感受,促进分享与感悟,从而达到心理课的目标。一堂好的心理课一定是“动情”的课、“走心”的课。因而,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维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活动,是心理教师在备课和磨课过程中要关注的。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展示了如何针对上海和新疆喀什学情的不同来调整课程设计方案,做到“动情”与“走心”的。  〔关键词〕心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