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读写课中的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tt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一谈到写作,教师不知如何实施,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学生对于写作缺乏热情,更是不知如何入手。近年来,部分教师积极探索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新途径,如,他们更加重视“过程写作”的教学方式,也有部分教师潜心研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正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通过开展“支架式”教学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是开展写作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师把教学任务的设计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际上就抓住了促进他们发展的核心。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诫广大教师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并通过教学帮助儿童消除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即“最近发展区”)和原有能力(即“已有发展区”)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手段之一,就是采用不断帮助学生从一个智力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水平的“支架式”教学。“支架”(scaffolding)原是指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比喻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III)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策略被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的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 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与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式教学一般把教学分成这样几个环节,以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分析学生起点水平——创设任务情境——提供系列支架——学生独立探索——师生协作学习——教学效果评价。下面以笔者的一节读写教学公开课为例,探讨支架式教学的“支架”的具体搭建。
  二、教学案例说明与分析
  (一)分析学生起点水平
  本教学案例选取的教学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二第一单元Boy Missing , Police Puzzled的阅读文本。该阅读文本为一则新闻报道,文章围绕一个叫Justin Foster的男孩失踪以及对其失踪是否与外星人有关的调查展开。文体结构图式与一般新闻报道完全符合,结构呈“倒金字塔”型。文章的导语部分(lead),为文章的第一段,作者陈述新闻报道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等信息。在随后的正文(body)部分,作者按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说明具体细节内容。新闻报道题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且十分实用的文体,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开设一节读与写结合的课型,以此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巩固阅读教学的成果。
  在第一课时结束后,学生基本了解文体的特征,对内容掌握情况良好,对阅读此类文章的策略也有所体验。然而,要把学生从知识的领会转化为知识的活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在实现由“读”过渡到“写”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搭建“脚手架”。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在学习内容已确定和学情分析之后,本节课要实现下列目标。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s will be able to:
  1. recall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各学科的研究者都在自我审视,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找准学科定位,体现学科的独特价值。对技术课程而言,这更是一个难得的系统反思与方向确立的契机。高中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尤其是高中信息技術学科核心素养、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引起了高中学段的普遍关注,也已向下影响与辐射到了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技术课程。在教育部正式发布《高中信息技
【关键词】课堂;生成;学习;真正发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52-03  【作者简介】陈生,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江苏盐城,224700)教师,高级教师,盐城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教学理念】  如何让课堂牵手生成,让学习真正发生呢?笔者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上课时不能有“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想法。因为上
【关键词】虞山文化课程体系;人文素养;探究实践;教育场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63-03  【作者简介】陈炯明,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所副主任,高级教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问;导问;自问;向问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彩的“设问”来启思导学,但更需要通过“导问”,让学生敢于“自问”、善于“自问”,让课堂成为美文的悦读场、思维的训练营和新问题的发源地。  一、设问:以问启思,以问导学  1. 聚焦主问题。所谓主问题,就是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热烈讨论、鉴赏品味、主动探究的重要问题。设置主问题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紧扣
【摘 要】教学首先须确定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只有确定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服务于学和教。教学目标不仅要符合课程、学科、教材的基本规律,更应凸显对“学”的指导、强化和反馈。目前许多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的预设和表述存在内容包罗万象、表述抽象空泛、形式机械僵化等问题。教学目标应围绕“学”进行设计,使各项目标与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目标 预设和表述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数学;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9-0037-03  笔者曾有幸观摩了一节课题为“丰富的图形世界”(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展示课,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然而,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笔者认为本节课在具体内容的教学处理上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整理成文
【摘 要】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方向是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王俊鹏老师主张的物理教学必须强化科学探究、体悟思想方法和渗透人文精神正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凸显。他和他的团队用实践在丰富物理核心素养内涵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思想方法;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
[摘要] 目的 探討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4例,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强化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8周后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 结果 干预8周后
【关键词】地理;主题活动;地理思维;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69-03  【作者简介】居加莉,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江苏扬州,225009)教师。  【教材版本】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材料;阅读指导;阅读反馈;阅读时间;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7-0045-03  在新的学科目标要求下,英语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王蔷,2017) 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