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探究、体悟与渗透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方向是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王俊鹏老师主张的物理教学必须强化科学探究、体悟思想方法和渗透人文精神正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凸显。他和他的团队用实践在丰富物理核心素养内涵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思想方法;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79-01
  【作者简介】陆建隆,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专业学科带头人。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开宗明义,在前言中明确提出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即将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新标准,则提出了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总目标,这里物理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四个要素。前后两个课程标准在物理教育的目标上的衔接是自然的。它包含了养成物理观念的物理基础与方法,通过物理实验与实践学会科学探究、体悟科学思维与思想,以及通过对科学本质、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体现科学人文精神。一线物理教师应在整个物理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同时注重探究式教学的质量、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三者缺一不可。
  王俊鹏老师不管在初中还是高中、不管是普通教员还是行政领导,一直坚持在物理教学实践、改革和研究的一线。他的教学主张和实践也如其性格一样,体现出了那种“求真”“求美”“求全”的风格。他主张物理教学就得遵循物理学科规律,适应学生内在需要,让学生切实理解“万物的道理”,同时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人际交流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等人文精神与素养。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王俊鹏一直以培养掌握高新科技知识、具有道德和文化修养、思维活跃、技艺精湛、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和目标,用自己的行动和汗水培养出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王俊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想。在王老师心中一直有杆秤,能时刻用这杆秤衡量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教学过程。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能做到以下几点:①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保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②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学生思维的刺激物;③给学生知识资料,提供观察机会,引导学生思索问题;④有意识地明确地指导或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⑤与受教育者在认识、感情和行动上进行平等地交流和探讨,给学生提供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⑥有意识地挖掘出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并把它与物理知识相融合,更多地关心“人”和“人文”,使他的物理教育课堂富有生机和人性。
  在这样的一杆秤的指导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王俊鹏形成了“探究—体悟—渗透”的物理教学模式。强调科学探究、物理思想方法以及人文精神的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这些年来,他一直追求着完整的物理教育,强调“没有科学的人文是跛脚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盲目的”。他总是能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物理科学的强大魅力,描绘真理光辉的迷人光彩,讲述科学家杰出的贡献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执着,从而激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或者通过介绍我国历史上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操。
其他文献
【关键词】比喻论证;教学反思;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63-03  【教学节录】  师:大家都进入盐城中学不久,对中考还记忆犹新吧?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句赠言送给你初中的同学,好不好?要求不用白话文表达,而是用文言文表达。(众惊讶)不要紧张嘛!不是要你创作文言文,而是要你直接引用文言文,就是选用今天要学的
【关键词】美国AP音乐课程;中西教育差异;学生立场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3-0058-02  【作者简介】周晔,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无锡,214101)教师,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2009年,江苏省天一中学开设了国际部,引进了AP课程(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笔者担任多年的国际部班主任工作,近距离地接触了由美籍教师任教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自1989年开始,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28年来,“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有效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及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广大中小学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
【摘 要】例题教学的互动过程包括:改编问题,体现讨论的必要;放手展示,暴露真实的想法;师生对话,擦出智慧的火花;回归例题,呈现别样的精彩。师生互动包括师班、师组、师个与生生互动等四种形式,每种形式又都蕴含表达、讨论、思维和情感等四个维度。构建好师生关系、设计好问题串以及运用好教学变通是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保障。  【关键词】例题教学师生互动形式内涵保障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主持人语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各学科的研究者都在自我审视,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找准学科定位,体现学科的独特价值。对技术课程而言,这更是一个难得的系统反思与方向确立的契机。高中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尤其是高中信息技術学科核心素养、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引起了高中学段的普遍关注,也已向下影响与辐射到了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技术课程。在教育部正式发布《高中信息技
【关键词】课堂;生成;学习;真正发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52-03  【作者简介】陈生,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江苏盐城,224700)教师,高级教师,盐城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教学理念】  如何让课堂牵手生成,让学习真正发生呢?笔者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上课时不能有“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想法。因为上
【关键词】虞山文化课程体系;人文素养;探究实践;教育场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63-03  【作者简介】陈炯明,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所副主任,高级教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问;导问;自问;向问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彩的“设问”来启思导学,但更需要通过“导问”,让学生敢于“自问”、善于“自问”,让课堂成为美文的悦读场、思维的训练营和新问题的发源地。  一、设问:以问启思,以问导学  1. 聚焦主问题。所谓主问题,就是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热烈讨论、鉴赏品味、主动探究的重要问题。设置主问题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紧扣
【摘 要】教学首先须确定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只有确定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服务于学和教。教学目标不仅要符合课程、学科、教材的基本规律,更应凸显对“学”的指导、强化和反馈。目前许多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的预设和表述存在内容包罗万象、表述抽象空泛、形式机械僵化等问题。教学目标应围绕“学”进行设计,使各项目标与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目标 预设和表述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数学;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9-0037-03  笔者曾有幸观摩了一节课题为“丰富的图形世界”(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展示课,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然而,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笔者认为本节课在具体内容的教学处理上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