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客”是镜像而非同道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心亭看雪》出自明末清初著名小品文作家张岱的《陶庵梦忆》,与《西湖七月半》同为其代表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反复选取的经典文本。两篇文章均以杭州西湖为写作背景,但是其为后人所称赏,并不在于作者对西湖胜景的描摹,而在于高情雅趣的不经意流露,隐藏于字里行间的身世之叹与家国之悲,以及空灵冰雪之文气。特别是洋溢在文中的空灵冰雪之文气,它是一种个性气质、神韵情思,非后天技巧可以练就。用曹丕《典论·论文》的话说,就是“文以气为主”,“不可力强而至”。
  一、与金陵客不期而遇是作者特意为之
  《湖心亭看雪》中特別提到张岱与金陵客的不期而遇,学界的一般看法是金陵客与“我”是同道中人,两人有着共同的高雅之趣。如陈平原先生说:“可到了亭中,突然发现,有人跟我一样高雅,在这个漫天飞雪的晚上,到亭中来喝酒。各自惊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于是同饮。归来途中,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请注意,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我有真性情,别人也有。这么看待世界,就可以避免过分的偏执与孤傲。”夏咸淳先生也认为:“作者和金陵客对山水都有一种痴情,有此痴情,方有雪夜游湖的豪举,方有湖心亭的奇遇,方能发现为一般人所忽略的西湖之美。”吴承学先生在《晚明小品研究》一书中说:“与柳宗元的《江雪》诗相比,《湖心亭看雪》的意境显得不那么孤寂。毕竟他不是‘孤舟’‘独钓’,还有同‘痴’之人,在天寒地冻之际,带来某种温馨之感。”但是,通过仔细品读《湖心亭看雪》,并将之与《西湖七月半》进行比较,笔者发现这一观点有待商榷。
  《湖心亭看雪》不足200字,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意蕴,作者以极为洗练之笔为其注入“冰雪之气”。开篇提到“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颇有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感,也暗示了交通不便;“是日更定矣”交代看雪时间已经是夜晚,人静曰定,此时更衬西湖之静;“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拥”字,可以想象连下三天大雪的晚上是多么的天寒地冻,但张岱仍苦心孤诣地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可见其对雪景是多么痴迷与痴情。开头几句既交代了写作背景,又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一再强调对静谧静洁的外在世界的向往。紧接着描写外出后所看到的景色,也仅寥寥数语,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连用几个“一”字,仿佛一切归一的太初光景,又有清虚、浩渺、旷远之感。在复远辽阔的白色背景下,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越来越小,仅仅如一线或是一点。此处虽运笔寥寥,却如一幅充满意境和留白的水墨画。同时,寥寥数语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倒装句的形式,意在强调人的渺小,颇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慨,用笔极俭省而又余韵无穷。
  继而金陵客出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注意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金陵客是与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了酒、带了童子,见到张岱“大喜”,并拉之同饮。可见,金陵客更喜欢结伴出游,喜欢交友饮酒、享受生活,其看雪动机并不纯粹,更在乎的是与友人开怀畅饮、把酒谈天。
  而对比之下的张岱呢?文章开头部分一再强调其追求的是一种孤独之境,所以会在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毫无寻觅同伴之意。他真的非常乐于与金陵客交往吗?文章写到金陵客是“拉余同饮”,可见张岱与其交往是被动的;而从“强饮三大白”的“强”字也可察觉出,这酒张岱喝得很是勉强;至于双方的交流,张岱仅仅是“问其姓氏”,对方的回答也是寥寥数语——“是金陵人,客此”,且答非所问。很明显,萍水相逢的两人毫无再聚首之意,根本不欲深交,故连姓名都互不告知。
  紧接着,张岱以舟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喃喃低语作结,而其本人并未作任何回应。但是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他的态度。文章开头虽说是“独往”,但其实是有舟子同行的。那为什么又强调是“独往”呢?因为张岱与舟子并非同道中人。舟子的评论,张岱也并不认同,但是又没有解释的必要,因为这种精神和心境上的距离,不足为外人道也,颇有“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感。一旦解释,则如同画蛇添足,境界全失。
  总之,张岱与金陵客并不是真正的同道中人。金陵客雪夜出行主要是来饮酒与享受生活的;而张岱则是真正痴迷于复远辽阔的苍茫之境,他享受的是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境界。
  二、从《西湖七月半》反观,金陵客并非作者同道
  在张岱的另一代表小品《西湖七月半》中,也有类似“金陵客”的人物。明亡前,张岱过着衣食无忧的贵公子生活,长期居住于杭州,有着很深的西湖情结。他在《西湖梦寻,序言》中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可见,作者对西湖感情之真挚。《西湖梦寻》首篇《西湖总记,明圣二湖》云:“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而张岱恰恰认为人迹罕至的冬季、夜晚、雨雪天,最得西湖妙趣。正因为此,他在《陶庵梦忆》中追忆了《西湖七月半》之夜游及《湖心亭看雪》之雪游。
  《西湖七月半》开篇云:“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七月半,月满枝头,影彻湖面,本是赏月的绝佳时机,可是蜂拥而至的游客破坏了清夜赏月的兴致。美好的景致虽已无从欣赏,却成了遍观众生相的绝佳时机。他紧接着细致地描摹了五类人的看月之态。其中的第三类人和第五类人值得注意。第三类人有名妓闲僧陪侍同游,浅斟低唱,颇有雅兴,绝非等闲之辈,但是他们“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的心态则太过做作,实为附庸风雅的“伪”看月人;第五类人是乘着一叶轻舟,船舱门口还挂着一层轻柔细薄的帷幔,很明显是想要把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他们带着好友和佳人,带着精致的茶具,与其说是赏月,不如说更享受的是友朋佳人品茶清谈的乐趣。作者虽然最后与“浅斟低唱”的第三类人、“匿影树下”的第五类人“往通声气”,但他真的引之为同道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往通声气不过是打个招呼,在一起唱唱歌,喝点茶酒。等到“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这时候的西湖才是张岱的西湖。他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张岱真正想要传达的意图,只有他自己才是真正融入自然山湖之中的雅之至者,只有他自己真正痴迷于夜深人静之后的空旷之景。   反观《湖心亭看雪》中的“金陵客”,他也是与好友结伴而行,而且还带了酒、带了童子,赏雪景之心有之,但更多的是享受与好友品酒闲谈的乐趣。与《西湖七月半》描摹的第三和第五类人倒是很有几分相似之处。张岱虽然与“金陵客”都有着高雅脱俗的性情,但是他赏雪不带同伴,也不带茶几暖炉等清雅之物,他纯粹是为看雪而来,不想为任何外物所累。
  三、金陵客角色旨在塑造自我“冰雪”人格
  张岱为什么如此痴迷于大雪后的景色呢?这与张岱的文化人格、审美追求及其自身的心境息息相关。
  首先,张岱非常推崇“冰雪之气”的文化人格与有“冰雪之气”的空灵之文。他在《一卷冰雪文序》中说:“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静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此处“夜气”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上》:“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夜气”指夜深人静后,人的本性之善方才显露;而在白昼就会被外界的物欲所掩盖。张岱在其《四书遇》中表达了对孟子“夜气说”的认同,他说:“至无平旦之气,方才说夜气……若夜气足以存,犹不失为可与为善的,可见气善是才善处。”张岱认为夜气存才能为善,平旦之气尽消,夜气乃足。这种“夜气”是“一种脱去世俗诸累,生命本来面目因而显现的状态”。《湖心亭看雪》所写正好是在夜间人定清静之时,并在幽远的山林之所,如此方能显示人之本性——洗尽铅华的纯善冰雪之心。在《石匮书》中,张岱亦谈道:“世间肉汗易冻,而坚小如冰,无其洁也;莹不如冰,无其明也;刿不如冰,无其刚也。而冰之为体,不受纤尘,虽尘埃满盎,而冰之所结止一水晶映,而尘垢皆无所着,则其劲气之肃也。”作者赋予冰雪以“冰清玉洁、清正刚毅”的人格之美。张岱本身也在践行这种“冰雪人格”。明亡后,他避居山中,生活贫寒常至断炊,但也不曾出仕,极具民族气节。从《湖心亭看雪》开头采用崇祯纪年这一细节也可以看出其眷恋故国的情感。于文学创作来说,张岱也推崇有“冰雪之气”的空灵之文。其《一卷冰雪文序》云:“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文论主张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可谓一脉相承。他认为“苟不忘利禄,赋诗焉得工”(《和贫士七首·其六》),被功名利禄所蒙蔽,就会心性不洁,文章也不会呈现出空灵之美。
  其次,张岱痴迷于雪景有着魏晋风度式的文化根源。魏晋时期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由于江浙一帶山川风物的美好,加之玄学清谈风气的影响,人们对于山水的品鉴欣赏能力也不断提高,出现了很多精于品鉴山水的人。如《世说新语》载王献之言:“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王献之对于美好的山水景物可以说是一往情深,魏晋时期也非常推崇这种对山水等审美对象的深情表现。如《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张岱也非常称赏这种一往情深,在其著述中多次引用或是提及“一往情深”这个典故。如其《四书遇》评述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云:“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夫子于此,亦有一往深情。”其在《五异人传》中也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对于西湖的秀丽景色也是一往有深情,所以晚年专门写作《西湖梦寻》详记西湖及周边之胜,在《陶庵梦忆》中又反复提及西湖。
  张岱与王献之一样,从小生活在浙江山阴,对于美好的山川风物有着真切的体会。此外,“由于越中面海傍山,人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与幻想;越中信鬼崇巫的氛围,也助长了人们空灵、飘逸的神思。他们习惯于用一种诗化的语言去思考事物,表达日常生活内容”。张岱的创作即是如此,他的《湖心亭看雪》所营造的复远辽阔、淡远静洁的湖山雪景,看似非常随意的几笔点染,却充满旷远的诗意哲思;《西湖七月半》中的“我”“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亦充满诗意的况味。
  最后,张岱有意追求一种凄清、恬淡、孤独的审美境界。《西湖七月半》中,等他人全部散去之后,他“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最享受的还是寂静中自在的独处。《湖心亭看雪》中,他乐于享受的也是那个天大地静、上下一白、杳无人烟的静洁空旷之湖。张岱前后迥异的生活经历对其这种空灵、恬淡的审美追求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出身于世代簪缨之家,家中颇富资财,青年时期曾过着锦衣玉食的贵公子生活,年过半百却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伤痛,生活境遇也是一落千丈。他自云:“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于是他晚年把记述西湖风光名物的集子称为《西湖梦寻》,把回忆前朝旧事的文集命名为《陶庵梦忆》。其感情寄寓与孟元老创作《东京梦华录》、吴自牧创作《梦粱录》以及其后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可谓情理相通。张岱经历了太多人世的沧桑风雨,悲欢离合,晚年再度回首,颇有万事成空、看破一切之慨。此时此刻再去行文,已经无意于求新求奇,反而寄寓着一种苍凉、凄苦、孤独之叹。
  张岱生于繁华,终于沦落,饱经国破家亡、升降浮沉,形成孤高耿介、高洁白守的文化人格,以及空灵飘逸的文学观念。他向往孤独,痴迷于素雅静洁的山水。在面对自然美景时,他期待的不是与众同乐,而是沉浸在景与我的共同世界之中,这在《陶庵梦忆》的诸多作品中都有表现。通过互相比照可以发现,《湖心亭看雪》中邀请好友雪中饮酒谈天的金陵客角色是作者特意设置的,与张岱并非真正的同道中人,而只能充当作者自我“冰雪”人格塑造的镜像角色。
其他文献
【教学案例】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教材国标本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充分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像这样一篇课文,如何利用网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呢?我在一次赛课活动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我预先设计制作了网站《二泉映月》,课上让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对阿炳的人生和《二泉映月》的风格曲调及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有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以画为媒的“绘画日记”正是美术学科和语文学科间有机整合的产物。  什么是绘画日记呢?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招他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图画配合文字,创
对于《最后一课》的解读,近年来出现一种新的观点,研究者从中日教材、中法教材的对比出发,并结合当时的历史事实,考证出阿尔萨斯居民使用的阿尔萨斯语原本就是德语语系,并且建议学生在阅读时要有批判性思维,用思辨的方法重新解读。这些观点都是学术进步的表现,但如果能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我们更能发现“感知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错位与重合的线索。  一、叙述框架中的感知者:“我”眼中的世界  《最后一课》的副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反映,中国古代文学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重视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春秋时代的人认为,一个士大夫只有能够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君子登高必赋”),才是合格的士大夫。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更是无不与古代文学作品构建的人格和道德典范相契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诗文鉴赏与人格修养》就是一本从人格修养角度编写的古诗
【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以数字开头的成语,扩大词汇积累,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 提前两周让学生收集以数字开头的成语,办一期手抄报。  2 班内办一期以“数字成语天地”为主题的黑板报。  3 教师制作活动课所需的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成语吧?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积累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人探索最多、疑惑最多的热点。学生在长达六年的小学阅读生活中,通过教师的精心引领,要做到如悠闲散步,不经意抬眼间繁花似锦或蓦然回首处灯火阑珊。因此,我以为阅读教学不仅是惬意地徜徉在文本语言文字中,而且一定是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指向目标的徜徉。    目标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关注语言文字,准确理解思想内容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主旨,并关注具有本学科特点
案例描述    听过一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其中一个教学片断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请一名学生朗读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这名学生读得平平,教师觉得没有突出泼水的欢乐,便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瞧,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正在使劲地互相泼水,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个个都张大嘴笑哈哈!”“人人脸上笑开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具体描写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句段,品悟谈迁治学的刻苦和在厄运降临时坚定的信念。  2.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    教学流程  一、由词入手,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并指名读准下列词语: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家徒四壁 化为乌有夜难安寝终日奔波奋笔疾书名垂青史   2.要求学
在实施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富于特色的情境教学显现出了它越来越多的优越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学习氛围为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鲜活、生动、有趣。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和能力。然而,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语文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
书名: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  给语文教师的建议  作者:王荣生  出版单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ISBN:9787501998845  定价:36元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学科学习与考试的基础之一。大语文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什么、怎么教,是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解决的问题。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编著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