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若干途径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小学生语文基础薄弱,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一切都在刚起步打基础的阶段,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便。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本文主要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入手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途径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指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过程。如何优化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利用少教让学生多学,也就是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教师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越多的教学任务,就代表着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变得日益重要。
  一、认真备课,做好充足准备
  对于教师而言,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只有备好了课,才能“胸有成竹”,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教师的备课,并不是指将课本通读一遍,完成课后问题那么简单,还需要教师结合多方面的资料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在备课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语文的课程标准,知道这节课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然后,教师需要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内容的安排,明确教材编写的目的,同时,对每节课的衔接、侧重点等做详细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讲解的重难点,才能安排好教学计划。
  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课程的导入、理解、深入研究等各方面入手,认真规划,设计好教学中所需要的过渡语、导语、总结语,突出课程的重点。
  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对课本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了解与设计,还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在设计课程时,只有将学生的性格、心理、接受能力等特点全面考虑其中,才能真正的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堂内容。
  二、引导学习,指导学生学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单纯的教授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便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教师的工作也会减轻许多,从而也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来不预习,或者是预习效果不佳,这就造成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没有自己的思考,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预习。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出重难点的范围,要求学生重点预习,同时完成预习提纲。或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解答学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得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听课时更能把握住重点。
  (2)教会学生如何听课。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才能够顺利完成作业,才能腾出时间来对课本内容进行扩展训练,同时,学生的心情也会更加轻松,有利于日后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谈了解他如何听课的基础上,结合对他的了解,对他的听课方式提出一定的建议。比如,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课堂学习的目的,明确教材的重点内容,有重点的进行听讲,同时,对于一些重要内容,要动笔进行记录。在听课时,要跟随教师的思路,并在听讲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有问题及时提问。学生的听课效率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3)教会学生如何复习。复习课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比较有难度的课。一是由于时间较长,很多学生已经忘记了当初所学的知识,二是,复习课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了解透彻,并能将其连接起来。课堂效率的提高除了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之外,还需要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记忆。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比如,让学生查阅自己课本上记录的重难点,将自己错题本上的内容反复研读。这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将所学知识快速的回忆起来。这样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更加顺利。
  三、及时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教训
  做人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做为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结,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的一个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反思,教师了解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变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看似没有固定的方法,但实际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探索,不断反思、总结,一定可以找到适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教学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教学而言十分重要。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灵活的,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勤于反思、努力钻研、善于借鉴,就一定会找到许许多多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自红.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小学》,2015
  [2]郑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若干策略.《读写算:教研版》,2015
  [3]范素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新课程学习》.2014
  [4]张胜梅.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
  [5]王义昌.论如何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中改变教学方式.《速读:中旬刊》.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并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从而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以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意义为出发点,构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典型模式,明确了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教学模式  目
摘 要: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可以促使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本文在先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水杨酸(简称SA)对香石竹切花的保鲜效果,实验用蔗糖、8-羟基喹啉、水杨酸、硝酸银和蒸馏水配置了五种保鲜剂,其中有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配方,意
计算机对账方式是社保经办机构使用专用的对账软件,实现社保基金收支专户从账目核对到余额调节的全自动化处理方式。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社保基金收支业务量越 Computer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语文既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但是语文并非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而,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任务。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话道出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语文情感教育的含义  初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小学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哪些优势呢?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进程的快速推进,更加提倡语文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逐渐成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质量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快速的习作的选材总结及归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简要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
摘 要: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语文的朗读不仅能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还能在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以及审美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说,要加强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并且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习惯教育、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教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规范;小学;语文;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语文阅读
摘 要: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在以权威自居,不在高高在上。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爱护的学生的基础上,和学生作朋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激励性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轻松氛围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