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q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83-01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的内容、方法和经验日趋丰富和完善,并已波及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源于人的潜能和天赋的高度自主性、自由性的选择行为,是人的潜在能力的释放过程;学习必须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的个人价值和意义,体现“知觉”的个体性、主观性的情感。案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
   2、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能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境,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4、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无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迫、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5、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造精神是指那种不安于现状、力图改进创新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而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具备的运用一切已知东西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未知的东西。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是的一个两难的困境,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操作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标,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1、准备。案例教学的准备既包括教师的施教准备,又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教师需要调查和选编贴近社会、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学生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案例讨论所需的相关知识。
   2、提示。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启发、提示和引导,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当然,这种提示必须是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引而不发的,并要具体提出自学、讨论的基本要求。
   3、自学。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与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和案例,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情节,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前后联系,条分缕析,归纳整理出案例所提供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抓住本质,分清主次,提出见解。
   4、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寻求案例中的因果联系,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
   5、评价。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和对案例本身的评价,以及对案例中蕴涵的道理的归纳总结。在讨论中,学生们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幼稚偏激,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点拨,做认真细致的总结,指出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要让学生明确一个优秀案例的必备要素,以此来提高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一个思想政治课普通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和程序。值得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案例教学都必须按上述程序来做。
   总之,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它的实质应该看成是新的、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属于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实际,在新课程下大力推广这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69-01    通过数学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其实,中学数学教材和内容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我们去认真挖掘、提炼,加以充实,通过渗透的方法,把德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进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数学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反而会激发学
摘 要: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亲育情、以励育情,让班主任循循善诱的情感教育如涓涓细流和绵绵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触发学生的认知,激起学生积极、温馨、快乐的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摘 要:随着外来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办学校接纳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是构建公平教育和和谐社会的要求。但是,这也给公办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外来人口子女管理 公平 和谐 关爱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76-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外来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迎合民工潮的涌入,为解决
摘 要:任何课程的实施,都离不开一定的课程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也不例外。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资源从概念到内容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影响课程资源开发的和利用的程度和效果。文章从管理要素出发,探讨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人力资源、内容资源、信息资源等三个方面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
目的: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后,常出现便秘、肺部感染、低钠血症等多种合并症,危及患者的生命。颈髓损伤早期,消化系统功能受到影响,进食少且消耗增加,出现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等营
摘 要: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工作模式已从原先的“教育管理”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学生服务和引导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学生工作模式。新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提出,要求学生工作从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学生工作队伍的构成以及学生工作开展的方法上实现转变,并从各个层面来强化服务和引导功能。  关键词:学生工作 服务 引导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