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化学阅读学习方法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认为,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适当运用阅读方法,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依赖性、增强独立性、提高自学能力,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阅读学习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心理 阅读习得 阅读策略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信息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信息题的基本特点是:通过材料展示陌生的化学情景,要求学生阅读题中的知识信息,运用这些知识信息来分析和解决题中的问题。信息题的时代气息浓厚,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成为高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由于考生阅读能力的缺乏,加上此类题目多为最新的科研成果或某一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考生来说,既陌生,又平淡无味,因此相当一部分考生不能细心地阅读题干,抓住题干中重要的信息,其结果是大量失分。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进行以下几点尝试:
  
  一、调动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阅读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参与的过程,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活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阅读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兴趣的阅读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创新阅读教学入门的钥匙,学生面对庞杂繁复的课业压力,是积极参与,还是被动应付,抑或厌恶排斥,直接影响到阅读质量及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颇费心思的,所谓“冥思苦想”,即阅读当中必须时时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在各种学习习惯中,思维习惯是核心的环节。正由于如此,学生在阅读中,一旦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将使得阅读的功效大打折扣。要扭转这种颓势,就要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新思维的训练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积极的阅读习惯。
  理论知识都难免抽象和枯燥,为了使学生获取的积极阅读心理得以持久保持,就必须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有趣”,为学生构设良好的阅读情景。例如,在讲“铁的性质”时笔者根据教材知识的逻辑程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引用了以下这篇拟人化的阅读内容:
  我的名字是铁,符号是Fe。自春秋时期,人们通过火的洗礼,使我从矿石中现出原形。从此人类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你们想一想,工业、农业、交通、航天和日常生活,哪一样离得开我?有人说我外表长得很黑,其实我非常白并具有金属光泽;有人说我长得丑,其实我很温柔。总的说,我的性格较活泼,虽然比不上镁和锌,但比铜要活泼得多。我与氧气接触时,因反应条件不同而异:在纯氧中,将我点燃,会剧烈燃烧;在干燥的空气中,我无动于衷;在潮湿的空气中,我将“遍体鳞伤”、锈迹斑斑;如果在高温下,给我“洗个蒸汽澡”,会越洗越黑。如果把我投入到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我会生“气”;如果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则会变“色”。
  由于其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情景,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在阅读的这篇短文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对铁的形成过程、铁的性质、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产生了疑问,这就很好地营造了学生对课本的阅读氛围,产生了对课本的阅读需要。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课本阅读将这部分知识内容充分掌握。
  
  三、筛选习题,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策略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大多要通过解题来体现,因此读题能力也尤为重要。现在习题中尤以信息题、试验题、图像题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最高,这几类题也一直是近年高考的热点题型,此类题一般阅读量大、问题多,往往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就必须将阅读得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最后从中剔除糟粕或干扰信息,提炼出精华,找出问题的突破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策略。
  1.重视试题中的问题。问题是试题的归宿,不弄清问题就没有解题的方向。不同的问题包含着不同的要求,只有弄清问题是什么才能在题干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例如,如果问题是求质量,那么就要在题干中找与质量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如果题目问的是物质的量,就要在题干中找质量、微粒的个数等与物质的量有关的信息。
  2.“倒读”。“倒读”的阅读策略,也就是先读问题,再带着问题读题目内容,即再根据问题在题干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将问题逐一解决。这类方法在有机合成题和框图推断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倒读”也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逆推法”,“倒读”可以增强阅读的针对性,缩短解题的时间。
  3.寻找“题眼”,即找关键语句。试题给出的信息既有必要信息,又有无效信息,甚至有干扰信息,这些无效、干扰信息起着鱼目混珠的作用。阅读这些信息时我们应细心缜密。“题眼”往往将题目中的问题一脉贯穿,通过找“题眼”、找关键语句,不仅可以找到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而且可以窥见到作者布局的巧妙和独具的匠心。
  例如,近年高考中的一道试题:化合物A涂在伤口上数秒钟内因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应而固化,是一种固化迅速缝合材料。化合物A是___________________态,这里的固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化合物是由三种单体合成的,(1)合成化合物A的三种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生固化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在阅读此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应从一个“涂”字想到化合物A是液态,因为气体物质和固体物质是不能涂的,这里的“固化”是指化合物A由液态变固态(或具有止血作用,使血液凝固)。化合物A可用于涂在手术后的伤口上,是因为它具有固化迅速的性质,是一种固化迅速的缝合材料,它为什么能固化呢?这需要分析它的结构。化合物A是一个小分子,而固化应该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能使化合物A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因自然就落在了“C=C”的身上,所以发生的反应应是加成反应,书写化合物A发生的固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水到渠成了。在学生对本题的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涂”、“固化”提出问题,积极思考找到答案,充分发挥它的“题眼”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忠实听众”的学习方式,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不再是仅仅去听、记教师讲授课本上的内容,从而在课堂上营造出“教是为了不教”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向阳.目前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5.6.
  [2]顾雯莉.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2000.1.
  [3]彭贤智.对中学生学习方法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个人防守战术行动是全队防守体系的基础,也是防守队员个人独立性的具体表现。无论防无球队员还是防有球队员,都是通过防守队员个人合理运用防守技术完成的。因此,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必须对个人防守战术行动予以重视,并应从理论上和实际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篮球比赛 个人防守意识 防守技巧与能力    前言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战术行动是全队防守战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以队员独立防
摘 要: 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线。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把学生懂得的道理教得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践行。这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多种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参与,并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情育人,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谈一些认识。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实效性 具体实践    在日常的教
地理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学科,但课本中的许多实例、数据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尝试着在地理课中适时引入一些时事热点知识,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极大地活跃了学生思维和课堂教学气氛,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时事热点实例的新奇性、热点性会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困扰阿以关系的巴勒斯坦问题,朝鲜半岛的朝核六方会谈,令俄罗斯头痛的高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下的思品课教材弱化了以往课程内容的学科化倾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古人云:“志不强者知不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如何让学
在北美的多次砂金采选技术会议上,都有人提出砂金颗粒的形状及其对重选过程的影响问题,这是因为在决定矿粒重选行为的三大内在因素——比重、粒度和形状中,后者往往未受重视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因为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故而影响了历史科目的成绩。但是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学生就真的对历史不感兴趣,只要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我们的历史课就有希望,而对于如何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确实需费一番心思。从教以来,我一直在进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且小有收获,下面介绍一些做法
一、设计背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讲的是由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一段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三极管的管理及管脚的辨别方法,以及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 三极管 管型 管脚 工作原理    一、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辨别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辨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  (一)三颠倒,找基极。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需的,也足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
2009年3月2日至3月6日,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校长海伦娜·于华妮(Helena Hyvnen)教授一行访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海伦娜·于华妮教授本人从事染织艺术设计和教育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