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没有辅助性的教学模式。学习圈的学习形式对高职课后自主学习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利用学习圈这种形式,促进高职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 学习圈 高职教学 自主学习
一、学习圈模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瑞典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大多数的人口居住在乡村,人均受教育水平尤其是工人和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很低。他们的利益组织认识到,为了提高成员利益,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个体而言,成为一个能力很强的公民很重要。对组织而言,拥有受过教育的成员很重要;受教育的人越多,组织越强大。
瑞典公民可以以三种方式加入学习圈:通过所在的组织加入学习圈;从学习圈在当地报纸或其他媒体所做的广告中找到相关信息;联系其中一家学习协会,就如何与一群朋友、邻居或同事一起组织一个学习圈而向学习协会寻求帮助。加入学习圈学习美学科目,诸如艺术、音乐和戏剧非常受欢迎,按照统计的学习小时数来算,占学习圈活动的一半。在这些学科中,音乐是单科学科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公民和类似的课是第二大受欢迎的,然后是行为方面的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和其他科目。
参加者之间的聚会和讨论是学习圈最具典型的特征。学习圈发扬和继承了一些对话的文化传统。比如:包容不同的观点,尊重基于事实的辩论,尊重所做的决定。这是学习圈开展工作的基础,每个参加者对形成和规划学习圈都有很大的影响。
瑞典学习圈遵从的哲学是:所有居民都是自由和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参加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动,但同时也对社会负有责任。应该提供全面的学习方法,激励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批判思维,这是终身学习的关键。
二、学习圈运作
不考虑如何招募参加者,学习圈的第一次会议尤其重要,因为学习圈的领导要在这次会上提出学习的内容和他对学习资料与学习课程的建议。领导要解释学习圈如何运作,这一点也很重要;第一次加入学习圈的参加者常常认为学习圈就和学校一样,是由老师讲学生听。需要向参加者解释学习圈并不是这么回事,在学习圈里,每个参加者都要积极地贡献知识和智慧。
这个时间,参加者可以讲述特定的兴趣或需求。通常第一次聚会可以这样开始,即要求每个人都告诉其他人为什么自己要加入学习圈。可以讲述知道的与此主题有关的东西,讲述是否有一些有价值的特别的经验/经历与大家共享,讲述想学到或获得些什么。
根据学习主题的不同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假如这是一个为初学者开设的学习汉语的学习圈,那么参加者自然以前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会更多地依赖领导。假如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写作小故事的学习圈,參加者多数在进入学习圈之前就已经写过这样的东西,可能有很多经验与其他人共享,可能或多或少清楚他们需要学些什么。
学习圈里的成员要确定在不聚会的时间里要花多长时间阅读学习资料,这一点很重要。聚会时,也许一周三小时,你不必花时间阅读。阅读要放聚会之后(注:两次聚会之间的时间),聚会时,你们要讨论阅读了什么,可以互相帮助弄明白在书中遇到的困难,一起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参加者不同的背景、生活状况,早期的经验、价值观和观点是获取深入的知识、理解所学的科目方面非常宝贵的资源。
学习期间,你可能会决定是否要进行学习参观活动,比如,你学的是市政政策,你可能会去当地政府参观。或者为了学到关于自然保护的最新发展,或者关于一个特别的艺术风格的知识,你会邀请一个行家或专家出席你们组织的一个聚会。通过这些学习参观和讲座,你会尽可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学习圈的最后一次聚会上,参加者一起对自己学到了些什么和达到了什么目标进行简单的评估。也许他们会同意继续围绕同样的主题进行深入学习,这在语言学习圈中尤其普遍。
三、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和“高中热”的出现,高职院校生源的素质有大幅下降趋势,那些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上不了大学或升不了高中的。这类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英语水平低下,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高职学生的自我定位低,对英语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自己毕业后从事的多是技术性和服务性的工作,是进入社会生产第一线的,根本没有机会使用或接触英语,因而普遍持英语学习无用论的观点,觉得英语学不学无所谓,对英语学习相当抵触,甚至彻底放弃英语学习。
一部分学生虽然对英语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或是对英语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缺乏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还是照搬中学时代学习数理化的那一套方法学习英语。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虽然有兴趣,想学好英语,做了许多努力,但依然屡遭失败,学习积极性受到强烈的挫伤;严重者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把自己英语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或者是能力不足。综上所述,客观上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主观上自我定位低,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英语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十分被动,这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弱的主要原因。
四、可行性分析
基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课在高职五年教学中的地位分析,学习圈学习的优点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组织好小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明确学习活动的任务和目标,使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积极参与,得到发展;控制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确保活动任务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超出学生的驾驭范围,以免使之失去信心;在学生小组活动过程中加强教师的监督,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及时评定小组成绩,集中并整理小组意见,向全班报告。组内其他成员补充发言。一个小组在报告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达到组与组的交流。教师要善于利用“评判”机会,合理而科学地评判,这既能深化已经讨论的内容,又能为下次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雯婷,冯维.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5):53-56.
[2]魏尼亚.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5):54-56.
关键词: 学习圈 高职教学 自主学习
一、学习圈模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瑞典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大多数的人口居住在乡村,人均受教育水平尤其是工人和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很低。他们的利益组织认识到,为了提高成员利益,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个体而言,成为一个能力很强的公民很重要。对组织而言,拥有受过教育的成员很重要;受教育的人越多,组织越强大。
瑞典公民可以以三种方式加入学习圈:通过所在的组织加入学习圈;从学习圈在当地报纸或其他媒体所做的广告中找到相关信息;联系其中一家学习协会,就如何与一群朋友、邻居或同事一起组织一个学习圈而向学习协会寻求帮助。加入学习圈学习美学科目,诸如艺术、音乐和戏剧非常受欢迎,按照统计的学习小时数来算,占学习圈活动的一半。在这些学科中,音乐是单科学科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公民和类似的课是第二大受欢迎的,然后是行为方面的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和其他科目。
参加者之间的聚会和讨论是学习圈最具典型的特征。学习圈发扬和继承了一些对话的文化传统。比如:包容不同的观点,尊重基于事实的辩论,尊重所做的决定。这是学习圈开展工作的基础,每个参加者对形成和规划学习圈都有很大的影响。
瑞典学习圈遵从的哲学是:所有居民都是自由和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参加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动,但同时也对社会负有责任。应该提供全面的学习方法,激励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批判思维,这是终身学习的关键。
二、学习圈运作
不考虑如何招募参加者,学习圈的第一次会议尤其重要,因为学习圈的领导要在这次会上提出学习的内容和他对学习资料与学习课程的建议。领导要解释学习圈如何运作,这一点也很重要;第一次加入学习圈的参加者常常认为学习圈就和学校一样,是由老师讲学生听。需要向参加者解释学习圈并不是这么回事,在学习圈里,每个参加者都要积极地贡献知识和智慧。
这个时间,参加者可以讲述特定的兴趣或需求。通常第一次聚会可以这样开始,即要求每个人都告诉其他人为什么自己要加入学习圈。可以讲述知道的与此主题有关的东西,讲述是否有一些有价值的特别的经验/经历与大家共享,讲述想学到或获得些什么。
根据学习主题的不同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假如这是一个为初学者开设的学习汉语的学习圈,那么参加者自然以前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会更多地依赖领导。假如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写作小故事的学习圈,參加者多数在进入学习圈之前就已经写过这样的东西,可能有很多经验与其他人共享,可能或多或少清楚他们需要学些什么。
学习圈里的成员要确定在不聚会的时间里要花多长时间阅读学习资料,这一点很重要。聚会时,也许一周三小时,你不必花时间阅读。阅读要放聚会之后(注:两次聚会之间的时间),聚会时,你们要讨论阅读了什么,可以互相帮助弄明白在书中遇到的困难,一起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参加者不同的背景、生活状况,早期的经验、价值观和观点是获取深入的知识、理解所学的科目方面非常宝贵的资源。
学习期间,你可能会决定是否要进行学习参观活动,比如,你学的是市政政策,你可能会去当地政府参观。或者为了学到关于自然保护的最新发展,或者关于一个特别的艺术风格的知识,你会邀请一个行家或专家出席你们组织的一个聚会。通过这些学习参观和讲座,你会尽可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学习圈的最后一次聚会上,参加者一起对自己学到了些什么和达到了什么目标进行简单的评估。也许他们会同意继续围绕同样的主题进行深入学习,这在语言学习圈中尤其普遍。
三、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和“高中热”的出现,高职院校生源的素质有大幅下降趋势,那些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上不了大学或升不了高中的。这类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英语水平低下,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高职学生的自我定位低,对英语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自己毕业后从事的多是技术性和服务性的工作,是进入社会生产第一线的,根本没有机会使用或接触英语,因而普遍持英语学习无用论的观点,觉得英语学不学无所谓,对英语学习相当抵触,甚至彻底放弃英语学习。
一部分学生虽然对英语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或是对英语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缺乏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还是照搬中学时代学习数理化的那一套方法学习英语。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虽然有兴趣,想学好英语,做了许多努力,但依然屡遭失败,学习积极性受到强烈的挫伤;严重者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把自己英语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或者是能力不足。综上所述,客观上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主观上自我定位低,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英语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十分被动,这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弱的主要原因。
四、可行性分析
基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课在高职五年教学中的地位分析,学习圈学习的优点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组织好小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明确学习活动的任务和目标,使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积极参与,得到发展;控制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确保活动任务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超出学生的驾驭范围,以免使之失去信心;在学生小组活动过程中加强教师的监督,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及时评定小组成绩,集中并整理小组意见,向全班报告。组内其他成员补充发言。一个小组在报告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达到组与组的交流。教师要善于利用“评判”机会,合理而科学地评判,这既能深化已经讨论的内容,又能为下次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雯婷,冯维.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5):53-56.
[2]魏尼亚.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