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南昌起义的岳阳人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当时,一批岳阳籍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也参加了起义。因无详细资料统计,已无法知道具体人数。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已知姓名的有10人,他们是:平江县的方维夏、吴溉之,华容县的蔡协民、黄祖轲,岳阳县的彭遨,岳阳楼区的彭援华、彭略林、肖凤仪、肖凤文、罗致夫。这10人的最后归宿如下:
  吴溉之,平江人。1924年入党,南昌起义失败后,回平江参加平江起义,曾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军委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委、中共通化省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书记,1968年逝世。
  彭援华,女,岳阳楼区人。1926年入党。南昌起义失败后,1928年底调中共湖北省委机关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教育领导工作,曾任教育部中学教育司副司长、上海教育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职。1994年逝世于上海。
  方维夏,平江人。1922年入党。南昌起义时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军一师党代表,是参加南昌起义的岳阳人中职务最高者。1934年10月留在湘赣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10月,在桂东县沙田被叛徒杀害。
  蔡协民,华容人。1925年入党。曾任中共华容县委书记。南昌起义时任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某连指导员。南昌起义失败后,随朱德率部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1934年4月16日,在赴中央苏区瑞金途中被叛徒出卖被俘,7月就义于漳州。
  彭遨,岳阳县人。1926年入党。南昌起义时任七十四团某连班长。南昌起义失败后,随朱德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1933年2月10日,在攻打江西南丰战斗中牺牲。
  黄祖轲,华容人。1923年入党,黄埔三期生,曾参加北伐。1927年7月入叶挺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随军参加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曾从事工运工作。1931年入中央苏区,任红军某团政委,参加了长征。后调中共北平市委工作。1945年去山西太原执行任务时被捕牺牲。
  罗致夫,岳阳楼区人。“马日事变”后入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任教导队革命委员会委员。1927年10月,在广东潮汕地区汤坑战斗中牺牲。
  肖凤仪,又名肖舜华,女,岳阳楼区人。1926年11月初,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1927年8月,随军参加南昌起义。11月,调中共赣北特委工作。年底调中共湖北省委机关工作。此后再无音讯。
  肖凤文,女,岳阳楼区人。1926年11月,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1927年8月,随军参加南昌起义,在十一军军部及前敌委员会工作。此后再无音讯。
  彭略林,岳阳楼区人。“马日事变”后在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教导队当兵。参加南昌起义再后无音讯。
其他文献
周美华,原名周福时,字暴阳,1939年7月18日出生于邵东县杨桥镇东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入私塾,1957年7月初中毕业,12月应征入伍。1960年11月入党。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作训参谋、作训科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集团军副军长、军区副参谋长(正军职)等职。1980年毕业于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并先后4次到国防科大进修。1985年,率部队开赴南疆前线,参加对越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读者需求和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图书馆应该有的新的服务理念和宗旨,并结合图书馆已有资源和服务方式,对图书馆的工作提出改进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高校图书馆如何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尊严和信心、
从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现状谈起,重点阐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模式和规范问题,对已经或正在建设的几种模式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对已经实施的一些建设规
资源数字化已经成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明确建立高校图书馆基于共享的数字化资源发展目标,就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校园网的协同、信息资
低碳钢的常规渗碳是在CH4C3H8或CO气中于900℃左右的高温下进行的.真空渗碳时气压为133.32Pa~2666.4Pa,钢件温度为950℃~1050℃.与常规渗碳法相比,真空渗碳干净且耗时短,但渗碳
Zr -2 5Nb合金被用作坎杜堆 (CAN DU)的压力管材料。在锆及锆合金中 ,氢的固溶度很小 ,过量的氢会形成脆性氢化物 ,产生氢脆或氢鼓泡 ,降低材料的断裂韧性 ,对于压力管 ,主
4月24日晚,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惊闻倪志福同志逝世。夜不能寐,命笔成篇,以寄哀思。  1976年前,我并不认识倪志福。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临危受命,治理上海。当时,我是苏振华的秘书,随同前往。在那些战斗的日日夜夜,与倪志福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他的一些事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改革开放后,我还多次专程看望、访问倪志福,更加深了对他的认识与了解。  严于律己,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