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教学建立在教学双方高度认同的基础之上,并且包涵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对所学科目的认同、学生对执教老师的认同、教师对学生的认同、教师对科目的认同。美术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得成功与学生学得成功两个方面,这是辨证的两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只要双方和谐统一,那么美术教学就能取得成功。因此,美术教师必须以“教得好”来带动“学得好”,从而使美术教学更加有效、高效。现笔者谈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产生强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把广大学生带进一个理想的艺术教学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美术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本课播放运用4色彩色图钉完成的肖像作品的视频,反响很大,很多同学在说:“天哪,他在做什么?”“这真的是画吗?太神奇了。”这样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教师趁机抛出问题:视频中的人是用什么工具完成这件作品的?你觉得这样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他们过去可能闻所未闻的作画过程。教师以此作为兴趣点,通过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
  作为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在对比自画像的时候,我选择了芝加哥艺术家玛丽·艾伦·克罗图(Mary Ellen Croteau)的《自画像》,画面中画家着装随意、打扮自由、人物造型写实,一看就是生活状态的形象。同时,最主要的是创作工具来源于生活。克罗图是一名热衷社会活动的艺术家,她用自己的作品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事物。她与环境保护组织“回收瓶盖协会”合作创作了这幅作品,她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组织的存在,并告诉人们瓶盖的回收率其实非常低。就这幅作品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很多时候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手段。
  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得更为合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是一直困扰美术教师的地方。在设计过程中,我几次修改了,比如原来在导入部分我安排的4张招贴大广告,分别是旧上海20-30年代招贴、二战时期招贴、文化大革命时期招贴和现代招贴,由学生抢答出时代。我希望通过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理解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审美要求发生了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美术的审美标准也会产生变化,可以说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审美标准。
  实际证明,这教学方法效果还不错,但是上下环节联系不紧密,而且会觉得图片过多,信息量过大。思考后,我发现出现的图片以女性形象为主,就有选择地保留一部分图片,设计导入为选美比赛,用各个时代最经典的仕女绘画来由学生选择出符合他们审美的美女形象,而下面顺着这条主线探索《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和《夏闲图》(现代赵国经、王美芬)2位古今画家创作的唐代仕女有何不同?这样一来能和上面的作品形成共鸣,运用同一主题下的横向对既能让学生理解,又过渡自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课堂效果非常好。
  四、正确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本课中,我让学生比较《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和《夏闲图》(现代赵国经、王美芬),要求学生评价这2幅画,并且谈谈看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很多学生都提出喜欢现代的这幅,认为人物形象更真实。有的学生提出一点也不喜欢《簪花仕女图》,认为画面上的人物一点都不美,太胖了,身材也不好看;这下课堂可热闹了,学生争论不休,又一个学生站起来反对前面同学的观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盛唐时期随着社会繁荣,人们的审美观不再是封闭保守禁锢的思想,不再是欣赏西施病态之美,而是以开放、健康、健壮为美,欣赏雍容华贵之美。接着,再对人物的装饰、服饰及造型进一步分析,以丝绸之路的开通给唐朝带来的文化、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再进一步提问:如果有时空机,我们把《夏闲图》送到唐朝,你们觉得唐朝人会怎么看待这2幅图?听了这样的话,很多学生都开始低头思索,再总结:美术作品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面貌和审美特色,他们之间没有对错高下之分,都是受到特定时期审美风尚的影响。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同一题材在不同社会审美标准下的变化,让学生意识到在不同时期受当时社会审美观的制约,美与丑的标准不一致,甚至会相反。
  在现代美术教学发展迅速的时代中,只有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活跃的思维力。“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就是现代美术教学实现创新的目标。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意义  1.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政治课堂中,利用有效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起以情境为依托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克服以往政治课堂因内容抽象而带来的沉闷与枯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常把班干部比作教师的左右手,可见班干部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班干部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培养班干部首先得从思想观念上入手,适当加以技术指导,因此,本文在对培养我班班长黎某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独特的班干部培养方法——三步“洗脑法”。三步“洗脑法”,步步为进,使你的班干部“愿意干、想干、想干好、能干好”,从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  一、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选出令自己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是微妙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很多音乐制作精良、内容精要、意味深长,为广大中学生所喜闻乐见。在思想品德课上适时、有针对性地响起节奏适当的音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辅助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应该有一个好的导入,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笔者教学《孝敬父母长辈》导
一、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俗称“小高考”一贯坚持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学习潜能强、知识全面的优秀考生(得A),又要有利于中学教学改革和稳定的原则。2013年历史“小高考”试卷充分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坚持能力立意,凸显了新课标的要求。试卷秉持“新情境、新材料”的命题理念,旨在考查学生对主要史实的了解状况、历史思维能力和必备的人文素养。高考试题从来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使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解决复杂的历史问题的一个伟大创新,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考虑了港、澳、台的现状,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坚定为祖国统一而奋斗的信念。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一国两
近几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成为众多考生无法翻越的“雷区”“暗礁”,错误率居高不下。选择题之所以成为雷区,笔者认为复习和平时训练中陷入太多误区是关键因素。笔者结合近两年的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部分代表性试题加以分析。  误区一:做题脱离“纲本”。“纲”即大纲,“本”即教材。近几年随着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不断加大,已经突破了广大中学生所能承受的极限。历史学科平均分在文综各科
轮滑运动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和休閑性,随着阳光体育的不断推进,轮滑运动正以燎原之势风靡校园,深受高中生的喜爱。有研究表明,轮滑运动是一项低冲击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高中生身体形态的发育,能够提高高中生的呼吸系统和心脏的机能,因此轮滑运动非常适合高中的体育教学。那么,究竟如何进行轮滑教学呢?  一、加大师资建设  目前,高中轮滑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
我校是美术特色高中,长期以来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不足,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态度偏激,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毅力,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实践,认为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学习动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影响学生地理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ARCS动机模型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索该模型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ARCS
差异化教学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方向和教育理念,也是目前正在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此理论提出,教育教学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发展,开展有差异的教学。不言而喻,学生的主体性在差异化教学中是关键。如何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思想品德课程的差异化渗透,实施差异化教学,挖掘学生的差异化资源一直是笔者在苦苦思考的问题。为此,现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探析,以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
教师支持材料是教师在实施本单元(课题)教学时要使用的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站。教师支持材料包括:本单元(课题)的简单介绍,对本单元(课题)出现的新概念或主题的介绍,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项目的安排,本单元(课题)教学活动的安排,向学生提供的本单元(课题)所需使用的网站的链接和说明,向学生提供的本单元(课题)的参考文献或资料。  笔者创建的《中国的疆域》教师支持材料,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形式。  第一部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