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的红细胞被自生抗体包被会干扰交叉配血,要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输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指由于自身红细胞膜分子构象改变、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某些遗传因素等,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结合在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疾病。它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常有干扰。本院遇到1例特殊的AIHA患者,其正反定型及交叉配血均受到干扰,经省血液中心参比室一系列实验最后确证为”A”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腹痛、黑便一月,加重伴头晕、乏力20天”在本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胃溃疡、重度贫血”。查体:体温36.3℃,贫血貌,精神差,眼睑苍白,心肺未见异常,查胃镜示:胃溃疡;临床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实验室检查:红细胞(RBC)0.81×1012/L,血红蛋白(HB)34g/L,血小板(PLT)123×109/L,检查患者血型 “AB”型,Rh(D)阳性,因临床治疗需要输血,故进行同型血交叉配血实验,盐水法主管凝集,付管阴性。聚凝胺主管凝集,付管阴性,重新抽取标本,进行另外一袋同型血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同前,后随机抽取出院病人“AB”型血标本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同前,为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特将该标本送省血液中心进一步检查并查找配血实验不合的原因。
  1.2 试剂抗-A抗-B单克隆抗体,标准A、B红细胞,有效期内。抗D、E、C、e、c血清、抗人球蛋白试剂、谱细胞均为上海市血液中心红细胞、菠萝酶均为省血液中心自制,有效期内。
  2 结果
  2.1 用抗-A、抗-B、抗AB抗血清鉴定患者血型抗原,结果均凝集。
  2.2 用A、B、O试剂红细胞检查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果均凝集。
  2.3 患者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IgG、抗-C3 均阳性。
  2.4 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鉴定及自身对照检查试验阳性。
  2.5 将患者红细胞在45℃ 热放散,放散液凝集ABO试剂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其红细胞对ABO抗血清也呈凝集。
  2.6 氯喹放散试验放散液凝集A与B试剂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而其红细胞与抗-A、抗-AB抗血清发生凝集,符合A型红细胞特点。
  2.7 将患者血清与等量已除自身抗体的压积红细胞混合,于37℃孵育30min吸收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吸收后的患者血清仅凝集B试剂红细胞,而不凝集A与O试剂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符合A型血清特点。
  2.8 将经过吸收的患者血清作不规则抗体鉴定及自身对照检查试验阴性。证明患者血清中无不规则抗体,只是自身抗体。
  2.9 交叉配血时选择与之凝集最弱的血液给予洗涤,要求临床输注时放慢速度,密切观察。先后给患者输入A型洗涤红细胞10U,无不良反应。再经临床对症治疗后,Hb上升至100g/L,痊愈出院。
  3 讨论
  本例患者直抗阳性,结合临床确诊为AIHA。患者红细胞被自身抗体包被,在蛋白质介质(如ABO抗血清)中会发生非特异性凝集,用A、B、O试剂红细胞检查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由于有自身抗体的存在,以致正反定型均出现凝集,导致血型发生错误。但患者血清经吸收自身抗体后仅凝集B试剂红细胞,自身红细胞无凝集,将经过吸收的患者血清做不规则抗体鉴定及自身对照检查试验阴性。而对放散处理后的红细胞与抗-A试剂凝集,可说明患者血清中无同种抗体,只有自身抗体存在。
  由于AIHA患者血清中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可与各型红细胞发生凝集,给AIHA患者的输血带来许多困难,且AIHA患者病程长,因反复输血而产生ABO以外的抗体,若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则可掩盖同种抗体,会使交叉配血实验发生困难或错误。将患者的血清与红细胞经吸收、放散实验处理后再定型,以检查有无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的存在。虽然并不积极主张AIHA患者的输血治疗,但是当贫血严重时,仍需要输血,由于该病本身的免疫血清学特点,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输血过程检测等方面均需引起高度关注。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红细胞的相关内容。以确保AIHA患者的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78.
  [2]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0
  [3]贾嫈 浦晶淼.实用血型抗体免疫疾病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5(1)50-55
  
  作者简介:
  司淑萍,女,(1972.6-),青海人,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负责血库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糖基表面活性剂蔗糖酯、烷基糖苷、山梨醇酯和还原葡糖胺的合成及应用,重点介绍了烷基糖苷的一步法和两部法合成工艺,糖醇比和催化剂浓度对合成反
会议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对MES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状况,讨论了MES生产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ME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要】 主要论述了辛开苦降法的历史沿革,脾胃的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以及辛开苦降法通过调节虚实、调和寒热、升清降浊、清热利湿、化寒除湿等综合作用治疗脾胃疾病,说明辛开苦降法是临床上治疗脾胃病较多的一种治疗法则。  【关键词】 辛开苦降;脾胃疾病;中医药疗法  辛开苦降法,亦称辛开苦泄法,是通过辛温与苦寒药物的有机结合,巧妙配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1]。此法源于《伤寒论》,后世医家加以发扬
本文介绍了双星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讨论了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双星表面活性剂合成路线,论述了它具有高表面活性的内因,指出该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的前景.
主动脉夹层(AD)具有突然发病、病情复杂、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较易漏诊和误诊等特点。我科从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了主动脉夹层7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男5例,女2例,年龄42岁~76岁,平均年龄59.8 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10h,平均4.7h;症状:以胸、腹痛为主者4例,胸闷、憋气为主者2例,烦燥伴左下肢活动障碍为主者1例;均有高血压
期刊
【摘要】 系统总结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套管针的应用范围、穿刺方法。  【关键词】 套管针;应用;体会  套管针是一种由空芯金属针外层包有特制塑料套管所组成的静脉输液、输血穿刺针。它的优点是:进入血管后塑料导管在血管中可随血管的变形而变形,便于固定,病人可随意翻动穿刺肢体,此种穿刺针适用于躁动病人、儿科病人、以及手术病人的静脉穿刺。由于具有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低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已越来越
【摘要】 本文认为导致髌骨软化的主要因素为髌股关节半脱位,从而髌骨软化症的治疗要点在于纠正髌股关节的不良序位。以此为基础确定理疗、体育疗法是髌骨软化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髌骨软化;髌股关节半脱位;股四头肌肌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骨性关节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髌骨软化症在正常人群患病率高达36.2%,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正确认识髌骨软化症的发病
【摘要】 目的 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彩超检查的应用与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00例胎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检查,观察胎儿四腔心、心室流出通道、轴切面与三血管平面等,并适当配合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经诊断,确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6例——室缺8例、单心房3例、左心室发育不良3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心包积液3里、法洛氏四联症2例、主动脉狭窄1例、总动脉扩展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2
1995年Okamura等在鼠内毒素休克的肝中分离并克隆出一种由应激而诱导产生的蛋白,该蛋白有着与IL-12相似的生物学活性,但诱导产生IFN-γ能力比IL-12强的,初始命名为IFN-γ诱导
会议
本文评述了新型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化妆品领域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新型表面活性剂是20世纪90年代在洗涤剂/化妆品工业中有突出影响并在商品中普遍的应用.叙述了它们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