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髌骨软化症发病机理,发掘有效治疗手段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认为导致髌骨软化的主要因素为髌股关节半脱位,从而髌骨软化症的治疗要点在于纠正髌股关节的不良序位。以此为基础确定理疗、体育疗法是髌骨软化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髌骨软化;髌股关节半脱位;股四头肌肌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骨性关节炎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髌骨软化症在正常人群患病率高达36.2%,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正确认识髌骨软化症的发病机理,是指导治疗原则与方法的重要前提。如能及时积极地采取防治措施,对防止其发展为全膝骨关节炎是有好处的。
  1 临床表现
  该病初起为膝部不适感和酸软无力, 后为膝关节痛, 活动时和活动后疼痛加重, 尤以上下楼更为难忍,走路打软。膝关节多无肿胀积液, 在髌骨内外软骨缘压痛明显。摩髌试验阳性, 推髌抗阻阳性, X 片早期无改变, 晚期可见髌骨关节面软骨下骨质致密、不光滑、髌骨边缘增生。
  该病症极易与骨性关节炎混淆。但不同点是该类患者关节疼痛加剧是在上下楼梯或半蹲位时发生,无明显骨响音;X线片虽见关节隙狭窄,但无发现骨赘。可资鉴别。
  2 病因病机
  1985 年Sharraree将软骨退变分为四期:一期为软骨溃疡软化;二期为软骨肿胀、表面水疱形成;三期为表面不规则、局部变薄;四期为软骨溃疡,软骨下骨暴露。
  髌骨软化症则是髌股关节软骨的一种退变性病变,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髌骨软化症不是原发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髌股关节顺列的生物力学关系紊乱,造成髌骨半脱位或侧倾,致使髌股外侧小关节压力过度集中和磨损,而内侧则缺乏应力刺激,从而导致髌股关节面的软骨水肿、软化,进而碎裂(Ⅰ-Ⅱ期),逐渐发展则出现软骨面“蟹肉”样变;软骨逐渐脱落,软骨下骨质裸露、增生硬化(Ⅲ-Ⅳ期),最终形成髌股关节骨关节炎。其发生、发展和恶化与髌股关节的解剖关系紊乱密切相关。
  从解剖关系来看,髌骨为人体内最大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肌腱中,是略呈三角形的扁平骨,它参与组成膝关节。前面粗糙,而与股骨相接触的里面,除髌尖部被髌腱附着着占据一小部分外,其他面积被较厚的软骨层所覆盖。所以,无论膝关节做何运动,总有髌软骨与股骨关节面相接触的地方。当膝关节半蹲位起跳“发力”或屈伸扭转时,韧带松弛。关节的稳定作用完全靠股四头肌和髌骨来维持,髌骨负担较重,髌软骨和股关节面之间产生错动、拧转、撞击和摩擦,当这种作用力超过了组织细胞的生理负荷,就影响局部代谢,破坏软骨摄取营养物质的正常机制,影响软骨细胞制造硫酸软骨素的功能,使软骨失去弹性,发生变性。同时,创伤也可使滑液的成分、渗透压、酶的活性发生改变,从而加速软骨的变性,使髌软骨发生龟裂、纤维化、软化等改变。
  3 治疗原则
  如前所述,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髌股关节半脱位,所以在治疗原则上需要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治疗根本是矫正不正常的解剖关系,骨科医生和患者均应明白,止痛药或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控制软骨继续遭受不正常磨损而退变和破坏。在此具体方法很多,但注意着眼点在于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头肌力,从而缓解症状及矫治髌股关节半脱位。
  髌骨软化症早期(Ⅰ-Ⅱ期)治疗推荐两种方法:
  ① 理疗:使用直流电或电脑中频一类设备,通过选择性电刺激股四头肌内侧头使肌力增强,该法用于髌骨软化症Ⅰ-Ⅱ期的保守治疗,其有效率达90% (优良率63%)。[ 1 ]
  ② 体育疗法:该方法主要是为了着眼于患者的远期维持与恢复,可以增强股四头肌肌力的锻炼方法都是可取的。例如直抬腿法、登台阶法、高位(膝关节屈曲130度左右)静力半蹲法等。嘱患者平常多多练习。对于患者而言,平常能够加强体育锻炼这其实是早期髌骨软化症治疗成败的关键,我们临床医生在此应当注意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③ 关于关节镜治疗:关节镜治疗髌骨软化症,国内外也有许多成功报道,包括:关节镜削磨清理术、清理术合并髌骨外侧支持带切开术。但有国外学者比较研究证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磨平软骨及钻孔)效果差,症状仅能缓解6个月-1年不等,这主要由于该方法法并不能解决髌骨半脱位和外侧髌股关节过度磨损问题,因而成为其失败的原因,所以关节镜手术也有一定局限性。
  髌骨软化症晚期(Ⅲ-Ⅳ期),已形成髌股骨关节炎,病变区软骨及软骨下骨已有明显破坏,软骨已无再生修复能力,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最适宜的疗法。
  4 总结
  髌骨软化症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常被误诊为骨性关节炎,在临床实践中,从纠正“髌股关节解剖关系紊乱”的角度考虑治疗原则与方法,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在此将此观点提出供大家探讨。
  
  
  参考文献
  [1]【期刊】 叶启彬等 . 髌骨软化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探索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2001.23(2):181-183
其他文献
【摘要】 当代著名肾病专家、国学大师张琪教授依据我国中医学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创造性地将张仲景汤方应用于肾脏疾病的诊疗,并取得成功。张琪教授治疗运用经方化裁治疗肾病的经验有二:肾性水肿上热下寒者,采用栝蒌瞿麦汤主之;肾性血尿瘀热结于下焦者,采用桃黄止血汤主之。该经验在临床上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 张琪教授;张仲景汤方;肾病;化裁治疗经验  肾脏疾病是临床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民
本文论述了我国合成洗涤剂生产装置现状及市场应用概况,并从表面活性剂性能及我国的资源、洗涤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脑积水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一般选择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部分病人脑室外引流管夹闭后意识障碍加重,形成梗阻性脑积水而不能拔管,使颅内感染几率增加。由于血性脑脊液蛋白高或颅内感染而不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近年来我院对脑出血并发脑积水不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病人采取脑室腹腔引流腹腔端外置术(即将脑室腹腔引流管腹腔端经皮下不进入腹腔而暴露于体外,利用脑室引流管的压力阀及抗虹吸装置防止脑脊液反流),
期刊
个人护理用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不断增长,新的表面活性剂在不断出现,主要是向着节能增效、降低刺激性、提高生物降解性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本文介绍了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糖基表面活性剂蔗糖酯、烷基糖苷、山梨醇酯和还原葡糖胺的合成及应用,重点介绍了烷基糖苷的一步法和两部法合成工艺,糖醇比和催化剂浓度对合成反
会议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对MES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状况,讨论了MES生产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ME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要】 主要论述了辛开苦降法的历史沿革,脾胃的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以及辛开苦降法通过调节虚实、调和寒热、升清降浊、清热利湿、化寒除湿等综合作用治疗脾胃疾病,说明辛开苦降法是临床上治疗脾胃病较多的一种治疗法则。  【关键词】 辛开苦降;脾胃疾病;中医药疗法  辛开苦降法,亦称辛开苦泄法,是通过辛温与苦寒药物的有机结合,巧妙配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1]。此法源于《伤寒论》,后世医家加以发扬
本文介绍了双星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讨论了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双星表面活性剂合成路线,论述了它具有高表面活性的内因,指出该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的前景.
主动脉夹层(AD)具有突然发病、病情复杂、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较易漏诊和误诊等特点。我科从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了主动脉夹层7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男5例,女2例,年龄42岁~76岁,平均年龄59.8 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10h,平均4.7h;症状:以胸、腹痛为主者4例,胸闷、憋气为主者2例,烦燥伴左下肢活动障碍为主者1例;均有高血压
期刊
【摘要】 系统总结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套管针的应用范围、穿刺方法。  【关键词】 套管针;应用;体会  套管针是一种由空芯金属针外层包有特制塑料套管所组成的静脉输液、输血穿刺针。它的优点是:进入血管后塑料导管在血管中可随血管的变形而变形,便于固定,病人可随意翻动穿刺肢体,此种穿刺针适用于躁动病人、儿科病人、以及手术病人的静脉穿刺。由于具有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低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已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