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此,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过多强调语法,语言的组织,学生学起来难,而且与现实生活不太融合。因此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实用性不太强,没有充分发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功能和价值。如今,我们不难发现,课改后的英语教材与学习、工作、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可以从现实的生活中找到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可以从这些兴趣点入手,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就在身边。这儿不妨举例来说一说:在上 Where are the jazz CDs? 这一课时,笔者抓住了学生对音乐(music)感兴趣这一点,上课铃一响,我戴着耳机,哼着音乐,快乐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一下被我这一特别的举动吸引住了,都好奇地望着我,猜测老师听的什么音乐,他们也想听。于是我马上提问 Can you guess what kind of music it is? 同学们积极参与“猜一猜”的活动。有的猜Classical music,有的猜 Dance music,有的猜 Pop music,我摇摇头,最后大家都异口同声地答道:“Oh! Jazz music!”。我笑了,接着我又问:“Would you like to listen?”“Yes!” 同学们都大声地回答。我马上设置悬念:“OK. Now we need to buy Jazz CDs. Where are the Jazz CDs?” 带着这个悬念,我们进入了这一单元的学习。由此看来,从学生兴趣点入手,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氛围是实现新课程中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英语学科的教学方式应怎样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呢?在笔者看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景,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为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应想方设法为英语教学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用英语思维,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语言实践。在做中学,学中用,真正实现英语的价值。大家都知道,圣诞节(Christmas Day)是西方最隆重的节日,犹如我们的春节一样。学生都知道圣诞节,但对它缺乏具体的了解。怎样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节日,掌握有关这一节日的知识呢?笔者在教这一课时,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学生结果的这一方式,而是让学生置身于圣诞节节日氛围中,在装扮圣诞树的活动中去进行语言实践。课前,和几个学生一起把教室装点了一下,贴上彩纸,挂上气球、彩灯等,让教室充满节日的气氛。上课时,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一颗圣诞树,然后让他们各自装扮自己的圣诞树。在装饰的过程中,他们会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运用decorate,Christmas ball,Christmas card;put a star on the top of the tree;pass Christmas lights around the tree等词和短语交际,还会想尽办法发挥小组各个成员的优势,为小组服务。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装饰圣诞树的活动中,而且各尽所能,相互帮助。那些平时觉得自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显示出了自己另一方面的优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有闪光点,也能为小组服务、添彩,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笔者也参与到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动手、动口,同时帮助、引导他们学习,和他们一起置身情景中练习口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2.把学生当作课程资源。大多数的老师都不敢相信学生,总是自己讲得多,担心学生这没有学会,那没有掌握好,不敢把机会交给学生。实际上,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那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授者的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都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这些方式也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源。本文前面所举的 《Christmas Day》一课的教学方式就充分地体现了老师相信学生,把机会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能力,发挥自我的空间这一教学特点,各组的表演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果表明: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也十分愉快,他们也懂得了探寻知识的方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全达到。这样的教学方式难道不好吗?
  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与提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应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向着“更好”迈进!
其他文献
近两年江苏高考物理卷分别考查了“轻绸带(轻绳)、轻弹簧、轻杆”等轻质模型,虽为常见模型但出题角度独特、构思巧妙,确实是亮点不断,而对于考生来说亮点却是难点,2011年第9
期刊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基本步骤,听说读可以通过日常的积累和学习得以提升,因此,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为中学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中学生在生活中疏于积累,写作起来单词贫乏,言之无物,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可读性,也成为不少学生头痛的部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找出问题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为学生制定出一套有用的教学方案,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听、说、读、写样样行。  一、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期刊
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对今后的学习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常言道:“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除平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巩固练习等习惯的养成教育外,还要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注重培
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笔者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学(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的经历,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利用,课堂阅读的保障,文本的理解,
以学生发展为本始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为了有效实施课改理念,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变革,使课堂教学与课程理念相吻合,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实施有效教学.在多年的教改实验中,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否自主学习;二是学生能否自主探究;三是学生能否体验学习成
为了分析该题的题意及解答,现将原题重复如下:题目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A.下落的时间越短B.下落的时间越长C.落地时速度越小D.落地时
期刊
期刊
新课程改革提倡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有效性。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是指符合初中英语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知识积累的结果。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个英语教师不懈的追求。  下面我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知
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的第5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动态平衡问题,题目比较新颖,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空间转换能力、必要的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本题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