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探讨作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心灵感受世界,用理智认识世界,用文字表现世界。”作文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为一体,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一项内容。小学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欲速则不达,如何让学生将“眼中之竹”化为“手中之竹”,是每位中年级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难题。我觉得,塑造优效作文课堂,首先要营造优质作文氛围。
  
  一.关于选材
  
  面粉发酵需要酵母,而作文发酵则离不开氛围。孩子怕作文,不外乎两个原因:没有东西可写,以及有了东西,但不知道怎么去写。给五彩的校园生活加点佐料,在文质兼美的课文中渲染情绪,给学生提供一个情境,让他有点想说什么的欲望,我想接下来对于语句语法的望闻问切便顺利多了。
  1.瞄准突发性事件,捕捉预约之外的精彩。
  小意外就如小石子,最能溅起一串串涟漪,在学生的讲述和描写中折射光彩。学生流鼻血了,课堂上出现了小蚯蚓,英语老师的小宝宝进教室了……这样的小插曲俯拾皆是,皆可入题。
  一次,我进行文具盒突击检查,缴获橡皮七八块——它们无一例外地被调皮的学生扎上了铅锌,拔开来便两面透风——我的原意是整顿习惯,但是看到那些被缴获“罪证”的同学的表情,我想:又一个好素材来了。“山雨欲来”的气氛酝酿得差不多了,我却奇峰突转:如果橡皮有感情的话,我想它们会流泪。而后板书:流泪的橡皮。学生先是错愕,而后动容。这次当堂练笔,不少人写得很动情,有人是抗议:我万万没有想到,小主人把一枚铅锌刺入了我的心脏。我想大声呐喊:我是你的学习伙伴,不是你的玩具!
  2.预设性训练目标明确,或说或写,多多益善。
  (1)望文生义,言不尽之意。
  教材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课文,其文字之凝炼优美,其意境之耐人寻味,其思想之隽永深刻,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不过,对于刚刚在作文的门口举步四顾的三年级学生而言,不妨抓住课文中的言外之意大动笔墨,小做文章。把它的留白直白化,把它的精炼具体化,这样,既加深了理解,也锻炼了文笔,可谓一举两得。
  记得听一位老师上《第八次》这篇课文,学到布鲁斯王子唉声叹气时,有孩子举手发言,说布鲁斯肯定是觉得对不起那些战死的士兵,老师顺水推舟,启发学生思考,身负重任的战败国的王子,狼狈地躲在磨坊里,会想到谁?有人说想到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有人说想到望眼欲穿等待捷报的老百姓,有人说想到年迈的父母,甚至有人说想到帝国的侵略者正在自己的土地上耀武扬威。
  (2)功能训练,磨基本手法。
  短小精悍的片段训练依然是中年级组日常作文的重点。总分片段,比喻句专题训练,心理描写,动作刻画,场景素描,听音响作文,等等。林林总总,都是惯用的手法。辅导完钢笔字回忆握笔姿势,动作要领,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学完了《做一片美的叶子》,去赞美身边“美的叶子美的人”,是“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的提点。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尝试各种手法,从不会到会,从不掌握到掌握,是一个磨合的过程。
  
  二.关于修改
  
  修改是件比写作更花力气更花功夫的事。写可以一气呵成,改却往往要精雕细琢。所以,一篇练笔,几易其稿,往往便能脱胎换骨,语言能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1.用词准确,有时应锱铢必较。
  听过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课,我想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对遣词用句的顶真。有一次,他写下这样一句话:妈妈扯下两条鸭腿,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另一条放在我的碗里。说:“两个‘放’用在一起不好,‘放在奶奶碗里’的‘放’要修改一下。”见学生都懵了,他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提手旁,然后紧接着做了个按的动作,说:“奶奶舍不得吃,要让给妈妈吃,但妈妈硬要奶奶吃,两人你推去我推来,应该改成……”学生马上接上,这个字是“按”,贾老师又说:“这个‘按’体现了小的敬老,老的爱小,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贾老师这一点评,令台下所有老师叫绝。小小一个动词,却是画龙点睛。
  2.描述生动,时时可锦上添花。语句的修改真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工程,足以让人“白头搔更短”,有时它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小小火花。但光有火花是不够的,老师会更希望是火种,燃烧学生的灵感和活力。所以应该更倾向于发动学生一起来修改,希望老师投下的石子,能问出许多条路。希望示范的修改,既如枝枝锐箭,一下便击中要害;又如绵绵细雨,将语法和修辞悄然渗透。
  中年级的作文,受阅读量的限制,受认识深度的约束。既然走不快,那就要走得稳。选材时投其所好,使之不以为苦;编辑时精益求精,使之乐见其成。谋篇在巧,谋句在精,如果指导者能于细微处精心策划,让学生在作文时渐入佳境,自然能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扎实提升。
  
  秦秀琴,教师,现居江苏靖江。
其他文献
在晏殊的闲雅而有情思的《珠玉词》中,《蝶恋花》以其清雅之气、深挚之情而动人心扉。在苏教版必修四教学参考中对这首词的上阙有这样的鉴赏:“上阙之中,‘槛菊愁烟兰泣露’,此皆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燕子双飞’,‘明月穿户’,皆是令人悲愁恨恼之物,皆以乐景写悲,以无情反衬有情。前者在艺术上可称作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
语文教学的生命在课堂,而个性化语文课堂教学又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实施新课程后,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本人有幸观看到浙江省两位优秀语文教师授课《杨修之死》的精彩课堂:  浙江温州的杨聪老师教授此课时紧紧抓住一个“才”字,让学生从“字缝”里读出“杨修之才表现在哪里”。再围绕“恃才放旷”与“数”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历数杨修恃才放旷的事件,并根据重点词语分析理由,加深学生对杨
话题作文以其话题范围广,有话可说的特点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切入点,但有时又因为这个特点,使学生在写作中不知如何把握话题作文的材料和中心,思路打不开,思路肤浅,思路老套等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话题作文的构思技巧。  一、关注话题的提示语。提示语是一个重要内容,往往包含了出题者的意图,要想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一定要认真阅读、领会。如写“风”这个话题作文,它的提示语是:风,按季节
人们常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无疑突出了作文的重要。一份语文高考试题,60分的作文分值,的确让师生们不敢小觑。为此,各种类型的作文讲座和各种版本的作文秘籍层出不穷,仿佛有了这些高人指点,学生就能妙笔生花了。虽然学生在学业的重压下希望求得捷径在情理之中,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花招”,而是长期积累修炼的“内功”。我们无法给学生充足的作文训练时间,可我们完全可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感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细节就会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思绪一般都会进入自己熟悉的生活,把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记录下来,形成美文。学生作文就是心灵的写照,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然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初步认识。  教师,是教学情景的预设者,作文教学可以采取贴近学生心灵的一系列预设,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一直都认为,只有路经生活坎坷的,才能写出那样悲伤,隽永而又优美的文章。归有光一生遭遇忧伤,八岁丧母,由祖母抚养长大,二十九岁丧妻,四十三岁丧子,人生旅途颇为坎坷艰辛,尝尽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他这一生中,不停地在时光中挣扎,不停地在对生命进行感叹和扣问。终于发现,世间最痛苦的事,不是疾病不是贫穷,而是身边所有的人都离开了,独剩自己活在在空阔辽远的天地间,孤单而又绝望。  让我们拨开时光的雾霭,循着归有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抓住教学的切入点,并在“课程性質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有明确的提法,“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一、感知——创设
从教学楼到宿舍是一段坑洼小路,从宿舍到教学楼还是一段坑洼小路。  师生每天从坑洼之中走过,又从坑洼之中走来。任谁也无从记起在这重复的步履中摔过多少次跤?任谁也无从想起从坑洼之中升腾起的叹息?  每逢雨季,师生依旧从坑洼路上纷至沓来,又纷至沓去。也许是如此平凡的、平常的生活惯了,脚下的路啥时平整了些,啥时见路边绿了些也无人问津。我因常年忙于班务工作,适当起早到校办公渐成习惯。一个雨雾朦胧的春晨,我照
这是一个老旧的故事,《论语·侍坐篇》记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