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围绕学生心灵展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感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细节就会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思绪一般都会进入自己熟悉的生活,把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记录下来,形成美文。学生作文就是心灵的写照,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然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初步认识。
  教师,是教学情景的预设者,作文教学可以采取贴近学生心灵的一系列预设,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一.启迪学生自我关爱的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高中学生也有琐事、也有伤感,还会有迷茫和疑惑。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价值,围绕学生的心灵展开教学。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让学生关心自我,把心灵敞开,把自己的生活写在纸上,让感悟体验插上语言的翅膀飞上作文的蓝天。在每一次作文中经历思考,反省自我;在每一次作文中锻炼文笔,提升修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人”的观念,要尊重学生的心灵定位,关注他们的心灵活动轨迹。
  赵谦翔认为,教师教学要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找准“激情点”,激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生命灵感。这样才能激情勃发,文思泉涌,作文与做人齐头并进。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成长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让他们关注自己的发展,由此真爱自己而不厌倦忽视自身。
  我给学生的作文命题“成长中的感动时刻”,包括“开学第一天”、“上学的路上”、“教室以外的天地”、“没有 的日子”系列话题。作文活动时,要求学生从一张照片联想到某些人物和事理。之前,我准备了很多照片,以备学生选用,经过启发以后,很多学生都决定从自己的相册里挑选。有风景的,有人物的,有老的,有新的。他们写亲人的关爱,写家乡的变迁,写个人的生活经历,写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关注自身成长过程,完成一次成功的心灵写真,未尝不是智慧火花的闪现,未尝不是思想成熟的宣言,未尝不是对社会的大胆判断。
  写作情景生活中到处都有,教师要善于利用,从一滴水可以看透世界,看落叶便知秋到,从水暖就判断春天来临。学生心灵有了碰撞,情感自然就会流露。
  
  二.激发学生的节日文化情愫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节日里充满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有中国的、外国的;有小家庭的,有大集体的。如“春节”(俗称过年)、“清明”、“端午”、“中秋”,“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愚人节”、“生日”、“结婚纪念日”、“忌日”等等。不管哪种节日,都包含着人们的真实感情。人们对节日的看重,彰显了对人情的呼唤,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高中学生纯情率真,尤其看重节日,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情愫,帮助他们更好地接触社会,亲近人情,感悟人生。
  每个节日,我都布置一次作文活动,要求把节日体会里最深的细节描绘出来,把感悟到的道理揭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到节日蕴含的深层意义。
  在以“春节抒怀”话题作文里,一个学生写到:“家乡的节日氛围很浓,大年三十,从清早开始,吃饭的鞭炮就陆陆续续响起了。父母在外打工,我和妹妹与爷爷一起过年,可是,爷爷病了,除夕夜都不能起床,我和妹妹尝试着做好了年夜饭。虽然,想念父母,但是,我没有哭,因为我还要给爷爷熬药。”还有一个同学写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准备团圆饭的时候,我爷爷竟然去世了,一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父母悄悄地守着爷爷的灵柩,不让通知亲友。我感到很不理解,埋怨父母心狠,也埋怨父母迷信。父亲说:“不是迷信,是不忍心破坏别人过年的喜庆。”听了父亲的话,我懂了父亲,也懂得了要尊重别人。”
  这些都是学生真切的体会,更是成长中的深層觉醒,它们都是触动了学生心灵的珍珠。
  
  三.引导学生热爱本土文化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草一木皆关情,人人都说自己家乡好,这是朴素的本位意识的反映。教师可以借助这份朴素的情感鼓励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关注家乡建设,关注家乡自然与文化,生态与环境。引导他们写身边的风土人情,写无数次视而不见的高山、沟壑;写勤劳辛苦的农人樵夫。写抒情散文,描摹家乡风物人情;写实用文,拟写家乡特产广告。
  恩施是鄂西南的一片神奇的土地,风光美丽,气候宜人,溶洞,石林,大峡谷都是世界罕见。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在家乡举行各种特色文化活动的时候,我总是不忘提醒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多看一眼”,总是不忘搜寻风物人情资料,让学生了解自己脚下的一方领地,热爱生养自己的皇天后土。
  我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调查任务,题目有“萨尔嗨哟神韵”、“吊脚楼的存在理由”、“土家盛宴摆手舞”等等。在写作活动中,学生在亢奋状态下讨论,在品味情绪中构思,他们突然发现了自己熟视的山水竟然蕴藏着神奇的魅力,在作文里尽情抒发对家乡父老的挚爱,对原生态环境的赞美。学生作文《我爱小河的流水声》、《灵魂的归隐之处》都被我评为满分。
  本土不缺乏写作情景,而是大家缺乏多看一眼的执着,缺乏勤于思考的眷顾。留心观察,多加思考,就会发现本土文化里有很多美丽。
  
  四.鼓励学生关注时政新闻
  
  任何人都不是独立存在,信息的时代,不能让高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了,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所处的社会,了解自己周边的各种民生状态。
  最近几年,国家大事不断,社会、民生大事层出不穷。奥运,地震,三聚氰胺,“躲猫猫”,荆州救人群体,残杀亲人的悲剧等等,不管那一件时事都足以充当作文教学的活教材。
  10月1日,新中国“六十周年大庆”,我精心组织了学生观看,那场面,那气势,那雄伟壮观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感动了学生,学生经受一次爱国洗礼,也经受一次理想志向教育。我出了半命题“祖国,我为你 ”,学生尽情地表达了自豪,骄傲,奋斗的意念。
  孩子的天空是需要大人装扮的,孩子成长的路途是需要前辈指引的。高中生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段,教师要多提供给学生比较真实的社会状态,使他们目见耳闻,以便他们认识社会感悟生活。
  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就是要围绕学生心灵开展,教会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让学生记录成长历程,反观流逝岁月,从容地踏上人生的精神高梯。
  
  高久云,教师,现居湖北宣恩。
其他文献
人间报告  从脚底,撕下皮癣  脸庞是枯燥的公文  朗诵自己的人,歪着头  远处,群山之巅  庙小如星辰  空得没香火,风塞满耳朵  鸟鸣渐弱,吃力地撕掉  我们脚掌上的路  野草还是春天胡乱画下的批示  最后,我们以为会看见骨头  垂涎的黄狗,皓月如磨盘  碾压着时间,人间  被黑暗驮着它的温情  会议室里,有人在灯光中鼓掌  没有手,也没有喉头  可是我们看见,几块岩石  堆砌为窗户,让我们热
《夕阳真美》是苏教版小语第三册的最后一篇课文。与本单元的主题一致。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其生动地描述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巧妙地寓自然知识于美文之中。课文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十分流畅。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的内容,供学生观察。可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此外,全文还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以下就是我的几点感悟:    第一、感受课题之美    夕阳的美包括了夕阳本身和天
我们知道,作文困难生之所以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其很大程度就在于他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常常是视而不见。因此,要让这些作文困难生想写、乐写,教师首先做的是要打开他们心里的“结”,要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那么生活中的故事能否会自动地跑入学生的头脑中去呢?罗丹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要提高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引领学生学会观察。而多媒体在显示中具有定格、
心灵的港湾  杨 湄    在我内心深处,有个风平浪静的港湾,一直是我遮风避雨、孜孜求学、健康成长的依靠,她就是我的母亲。  我咿呀学语时,家住红钢城,母亲是武钢冷轧厂工程师,工作非常忙。每天清晨,母亲总是第一个起床,忙这忙那。因为当时我父亲远在深圳,母亲就一肩挑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每当我从幼儿园捧着奖状回到家里,母亲抱着我开心地笑个不停,我家就成了邻居们羡慕的对象。  我上小学,母亲更是一个人忙
古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评定有三个标准:“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三者为其一,便是不朽。这也是众多的才子名将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当不朽与做人的基本信念发生冲突时,是活着还是死去这一难住了哈姆雷特的选择题常常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而这一难题,由于不朽概念的存在,就使得人们无论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都无法用勇敢和懦弱来衡量,人们通常把在危难面前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人,称为英雄。我们感叹那“粉身碎骨浑不怕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鲁迅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那么我们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有一生意人说:如果对方瞳孔扩张,你就大胆地把原价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条项链没能使对方张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换一条……总之,盯着对方的瞳
在晏殊的闲雅而有情思的《珠玉词》中,《蝶恋花》以其清雅之气、深挚之情而动人心扉。在苏教版必修四教学参考中对这首词的上阙有这样的鉴赏:“上阙之中,‘槛菊愁烟兰泣露’,此皆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燕子双飞’,‘明月穿户’,皆是令人悲愁恨恼之物,皆以乐景写悲,以无情反衬有情。前者在艺术上可称作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
语文教学的生命在课堂,而个性化语文课堂教学又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实施新课程后,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本人有幸观看到浙江省两位优秀语文教师授课《杨修之死》的精彩课堂:  浙江温州的杨聪老师教授此课时紧紧抓住一个“才”字,让学生从“字缝”里读出“杨修之才表现在哪里”。再围绕“恃才放旷”与“数”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历数杨修恃才放旷的事件,并根据重点词语分析理由,加深学生对杨
话题作文以其话题范围广,有话可说的特点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切入点,但有时又因为这个特点,使学生在写作中不知如何把握话题作文的材料和中心,思路打不开,思路肤浅,思路老套等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话题作文的构思技巧。  一、关注话题的提示语。提示语是一个重要内容,往往包含了出题者的意图,要想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一定要认真阅读、领会。如写“风”这个话题作文,它的提示语是:风,按季节
人们常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无疑突出了作文的重要。一份语文高考试题,60分的作文分值,的确让师生们不敢小觑。为此,各种类型的作文讲座和各种版本的作文秘籍层出不穷,仿佛有了这些高人指点,学生就能妙笔生花了。虽然学生在学业的重压下希望求得捷径在情理之中,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花招”,而是长期积累修炼的“内功”。我们无法给学生充足的作文训练时间,可我们完全可